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1-02-21 12:41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校园文化中医药

段 辉

(西安技师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7)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段 辉

(西安技师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7)

作为职业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招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本文指出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问题;对策

招生管理是学校招生的目的、方针和实施办法等的总称,是常规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关口。招生工作完成质量不仅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而且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虚假或夸大宣传 在各种类型的职业院校中,中等职业学校最注重招生宣传。但是近年来,有些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宣传逐步偏离了学校形象宣传的本意,出现了三种趋势:一是夸大其词,在学校师资、设备、办学成绩等方面言过其实;二是虚假承诺,例如部分学校承诺百分之百毕业、百分之百就业等,迎合家长的需求;三是诋毁其他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在招生宣传方面的这些不合理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在校生流失率高,不少学校的在校生流失率在10%以上,有的达到20%。招生中的虚假宣传行为使职业学校对社会丧失了诚信,给职业学校近年来招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招生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学校的教师及学生,也有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许多学校为了多招生忽视招生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调查发现,许多工作人员回答不了学生或家长的提问,需要现场翻阅招生简章或经过电话咨询第三方才能给出答案,在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时也往往难以提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建议。

招生策略与措施不得当 一方面,采用变相的“激励”机制,给招生代理各种“回报”及“中介费”。另一方面,为招得生源降低录取标准,从而降低了生源整体质量。这样就造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层次迅速下降,使职业学校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招生更为困难。

招生状况区域差异性大 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难易度存在区域化特征。一些地区招生困难,学生入学率低,而另一些地区则极易招生,有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宁愿放弃高中来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在调查中就发现存在类似的现象,一些地区的群众对职业教育的看法普遍较乐观,对学校的就业状况信任度高,而有些地区却恰恰相反。

问题产生的原因

观念因素 有些地方政府领导没有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把职业教育摆到和基础教育同等重要地位。一些部门和企业领导认为职业教育是教育部门的事,与自己不相干。许多家长认为,读初中—考高中—上大学是孩子成才的唯一出路,宁可花高价上普高,也不愿读职校。另外,新闻媒体对普通劳动者、岗位能手宣传极少使社会更加不重视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自然比较困难。

政府职能部门重普教轻职教、督导评价普教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职业学校的生机与活力,进而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一是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作祟。二是评价标准普教化。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督导检查往往与普通中学用同一个标准,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只能随着指挥棒转,忙于应付检查,学校办学机制普教化,不能适应企业、行业的要求。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学校缺乏应有的职业教育特色,学生毕业后缺乏应有的动手能力。

部分学校办学质量低 职业教育一直主张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继续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是以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保证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为前提的。但如今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还存在以下问题:(1)学校办学规模不合理。近年来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职业学校在招生数量上盲目攀比,数量成为职业学校办学成绩的重要标志;二是在生源许可的情况下,职业学校均不顾条件突破招生额度扩招。这些都直接导致学校运行困难、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以及学校教学质量的下降。(2)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到目前为止,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已有80多万,但教师队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教师数量不足;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以及相关制度还不完善。(3)专业设置不合理。近年来,职业学校的招生专业数越来越多。有的学校多达十几个、二十几个,与一所中等规模的大学招生专业数相当。学校不断增加招生专业数,究其原因:一是观念的驱动,二是竞争的驱动。职业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学校很自然地认为,“你有我也有”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受这两种因素的驱动,结果是职业学校逐步办成了什么专业都有的“百货店”,并最终导致专业重复,教学资源浪费;主体专业萎缩;专业分散,增加教育成本;职业学校的特色与优势不断丧失。

总之,这些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中等植物。校园内道路和桥梁将全部以中药药材或中医药先贤命名,校园内种植数百种药材,制作标牌(或立牌)介绍其名称、所属种类、原产地、药用性能等相关内容。

(二)校园环境体现“绿化”和“香化”

我校在遵循校园总体规划设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校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药用植物为基础,发掘中医药院校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把校区的科学绿化和云台山药用植物园林保健功能的研究与开发结合起来,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将校园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绿化区,分别对应木火金水土五行,绿化时采用不同的主色调。在植物配置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在香味搭配上,一定时期内确定1~2种芳香植物为主要的香气来源,并控制其他芳香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避免香气混杂,形成与云台山相呼应的“四季常开之花、八节不绝之果”的宜人景色。

(三)实训基地着重“药化”和“产业化”

我校在继承中华医药历史文化、哲学文化、伦理道德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从“药化”和“产业化”着手,开发探索中医药的“养生文化”、“种植文化”、“旅游文化”。充分利用连云港市旅游城市的特点和自身位于花果山大道的地理优势,将药用植物园、中医药标本馆等教学和实习基地作为旅游资源和科普资源统一进行开发。药用植物园和中医药标本馆的建立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研发功能和科普功能,使整个校园成为一个游憩、学习的园地,为学生和来访者提供一个寓学习药用植物知识于游乐的优美场所。此外,为使实训基地将消耗性实训转变为生产性或低成本性实训,产生较好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校积极建设中药饮片厂、GMP车间和社区医院,设备配置以领先或同步于国内目前大多数医药行业为原则,最大限度地真实显现药厂、医院以及质检部门等实际工作场景和岗位要求,服务地方百姓,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并最终使中医药文化得到更广泛的宣传。

总而言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积累、沉淀、提炼。下一步,我校将继续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校园文化建设理论,在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同步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最为直接的途径和最为坚实的支撑。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温景文.建设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N].光明日报,2005-08-01.

[3]袁轩宇.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J].中国建设教育,2009,(12).

G710

A

1672-5727(2011)05-0049-02

张扬(1983—),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秘书,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校园文化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