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再思考

2011-02-21 18:55沙晓艳崔永红
职教论坛 2011年14期
关键词:人文职业改革

□沙晓艳 崔永红

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再思考

□沙晓艳 崔永红

针对目前职业教育课程特点,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需求等方面论述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解决课程目标的社会定位、课程设置应体现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广泛参与等策略来保证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体系;课程目标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近几年,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各省、各行政区域、各高职院校等研究机构都针对课程建设与改革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总体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我们应该针对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在思考,找出应对策略。

一、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目标具有定向性。因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职业工作岗位一线从事操作、服务或管理的应用性人才,所以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应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行业需求为导向,以群体职业能力为基础、岗位专门能力为重点发展目标,采用职业分析的方法来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二)课程内容具有应用性。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职业实践,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能在生产、服务或管理的第一线直接应用。因此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应以职业行动任务或职业能力单元为依据而开发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要紧密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或任务,有目的地将专业知识的内容根据心理认知规律,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展开,创设学习情境,体验“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使课程内容更实用,更具特色。

(三)课程的实施具有整体性[1]。爱德华·迈德和马文·福德曼曾经指出“职业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职业教育是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工作中具体问题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的课程是工作过程系统整体性的反映,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致力于构建一种整体性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独立评估计划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具有灵活性。职业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所需能力为基础,确定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理论教学“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在整体上适应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五)课程评价具有导向性。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价原则,实施过程性评价,注重结果的生成性,强调评价与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

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的定位不准,不能体现学生的“社会价值”[4]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面,针对课程目标存在以下三种不同观点:

1.以“能够胜任某种岗位需求”为出发点,这种观点着眼于企业、就业,完全以功利的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完全不考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就如同安装了某种程序的机器,缺少人性方面的思考,目光较为短浅。

2.以“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为宗旨,要求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目标定的长远,但忽视了职业院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这一不争的事实,没有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心理发展阶段、心理趋向等方面进行考虑,忽视了学生的特点。

3.以“既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又能胜任某一岗位”为原则,这种观点从理论上来讲是最理想、近乎完美的目标,也是最符合社会发展的,但基于现实中职业教育自身条件(师资、生源状况)似乎又感到力不从心。之所以出现不同的观点或定位,完全是基于对现实社会情况的不同认识,有些受传统职业观念的影响较深,忽略社会需求的变化,目标过于保守,有些则过于理想化,强调学科完整性和系统性,忽视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课程目标论证不充分,造成了实践中课程改革的取向模糊,课程内容在“基础”与“实用”间摇摆不定。

(二)缺乏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理论指导

近几年来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在实施课程改革,点点滴滴的改革成果也取得了不少,但都如同隔靴搔痒,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因此也就缺少划时代的创举,而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的理论研究跟不上实践的节拍,“实践先行”,在实践的强烈要求下,被动的进行着理论的更新,因而就更谈不上理论指导实践。同时,我们是关起门来搞学问,没有重视社会的广泛参与,忽视了社会、各行各业对职业教育产生的积极作用。课程设置缺乏社会调查,没有和用人单位协商,只是凭借个别领导的经验和爱好来设置课程,文化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结构体系,甚至相互脱节,学生所学课程与企业和市场的要求脱节,毕业生从业与所学的专业脱节,严重影响学生就业。

(三)课程改革缺乏合理的运行机制

由于政府统筹协调不力,政策措施不配套,企业参与度不够,学术力量薄弱,缺乏横向交流与合作,近几年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运行机制除少数是行政组织外,大部分还是学校自发进行的。自发进行的改革存在不少弊端:由于社会参与不足,在改革设想方面易出现低水平重复,浪费人力、物力资源等现象。各项改革策略缺乏可靠的质量监督和科学的评估体系,使改革流于形式。课程开发、实施、评估无法形成制度化,改革成果的检验,缺乏科学、系统的标准,造成教育质量下滑。

(四)人文素质课程开发迟缓,忽视学生的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大多数职业院校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基本建设和招生就业等源头性工作上,即便是意识到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主要精力也是放在专业课程的开发上,从而导致与素质教育关系密切的人文素质课程开发举步为艰,造成学生的人文、历史、地理等知识贫乏。

(五)课程改革设计规划存在盲目性

职教课程改革自发分散的运行机制,使改革都由行业、部门、学校各自独立进行,各项改革的策略往往出于局部之计,或出于就业因素,或出于生源、经费等因素,虽然能起到局部完善的作用,但成果难于发挥稳定持久的作用。同时,没有行政的干预和社会的支持,很难进行推广,没有经过大量的实践也就很难有实际意义。从横向看,缺乏合作与交流,使改革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创新。

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一)明确目标导向,引领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作为直接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专门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无可争辩的永恒目标。笔者认为,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

1.以“学生为中心、与就业目标相一致”的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群体职业能力和岗位专门能力为课程目标;

2.应以面向工作、立足岗位、实用为先来整合课程内容;

3.以群体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岗位专门能力为重点发展目标;

4.坚持课堂与车间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学生与学徒一体、理论与实践一体,使教学目标真正与社会需求相衔接,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处理好社会需求、知识体系、个性发展三个方面的关系。课程开发应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即以实践的行动内容为主、理论的学科内容为辅,并在人本性原则的基础上将获得的过程性和陈述性知识内化为能力。

(二)社会广泛参与,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课程开发、审核和评价上。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系统中,均体现社会的参与,是“社会”在办学,并设有由企业界人士、社会界人士、教育界人士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委员会,主要负责开发、审核和评价所有专业课程的实施情况。对课程的开发不只是针对某一特定的阶段,而是面向所有从业人员的任何阶段。专业和课程的取舍或更新方面,均严格按照职业群或行业的特点与需求来确定,并根据社会变革对人的知识、技能和品质的要求以及个人发展的需要进行课程的调整。

1.我们应适时调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专业研究队伍的结构。汇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方专家共同参与,与实际教学工作者、行业专家、职业教育研究者共同探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各方专家均能站在各自领域的前言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课程发展的基本问题。

2.我们应打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通道,面向社会广泛吸取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同时要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到实践中学习的培养制度,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水平。

(三)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实施课程设置改革

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说,比业务能力更为重要。将人文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首要途径。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一方面,应结合专业教学开设人文素质方面的必修课,同时有目的地开设包括艺术在内的“少而精、管用”的人文选修课程,并将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寓人文精神与知识传授之中,使学生通过公共课的学习获得必要的人文知识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专业技术课程也承载着丰厚的人文价值。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潜移默化地将专业学习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并使之内化为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比如,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和操作程序时,可以与认真做事、严谨做人和敬业精神联系起来,追溯专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展望专业技术未来的前景,也可以反思技术的应用给自然界、社会及人类带来的危害,来促使学生关注和思考历史、社会、文化与人类的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破单纯的学府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与工作实际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四)完善运行机制,保障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正确的规划、合理的步骤、完善的组织机构是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职业教育课程定向性的特点决定其课程改革比其他教育涉及的面更广,需要有专门的责任机构负责规划、协调、管理,让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健康成长。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在两方面不断完善和创新。一方面,要汇集职业教育研究者、教学工作者、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职教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制定合理的课程改革方案。另一方面,要完善管理、监督机制。政府发挥宏观统筹作用,协调各方,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改变目前企业人员到学校任教难、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难的“两难”局面,打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通道;在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切实解决职业院校实训场地不足、设备落后的问题。

(五)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加快课程改革

课程评价是整个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环节,评价体系应由教育系统内部和教育系统外部两部分构成。

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依据设置专业和开设课程,根据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发展和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变化,不断更新充实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以“一条主线,四种能力”为目标,即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人格人品力、学习创新力、就业技能力、社会活动力,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就业本领大、创新能力强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应用性人才。教育系统内部,我们应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培养模式,建立“尊重个性差异,评价激发学生潜能”、“以能力为本位”、结合“职业资格考核”的评价原则,实施多元性评价。教育系统外部,根据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技术的不断变革,我们应重视教育系统外部的课程评价,即行业、企业、社会对职教毕业生思想品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的评价。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用人单位对人才使用的需求与要求调查,形成一个良好的课程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和社会要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总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讨的课题。只有不断地研究和改革课程,才能愈来愈接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才能体现“以生为本”、“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满足学生未来生存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知识底蕴,实现可持续发展。

[1]刘如松.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突出“能力本位”[J].职教新观察,2008(9).

[2]栗建,高静.结合示范院校建设探讨职业教育的课程整体设计[J].辽宁高职学报,2008(9).

[3]游庆军,卢云峰.课程改革要体现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J].辽宁高职学报,2008(11).

[4]李铁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社会学思考[J].吉林大学,2008.

[5]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沙晓艳(1972-),女,陕西高陵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崔永红(1963-),男,山西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

G712

A

1001-7518(2011)14-0023-02

责任编辑 谢荣国

猜你喜欢
人文职业改革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改革之路
职业写作
人文绍兴
改革备忘
我爱的职业
改革创新(二)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