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冰硼散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2011-02-27 09:12王德启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1年2期
关键词:平皿试液菌液

王德启

(安徽孟仁寿制药有限公司质检中心,安徽 宿州234300)

在2005年以前的《中国药典》版本中未规定对供试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进行验证,造成在实际检验工作中,由于某些药品成分具有抗菌活性,抑制了药品中部分微生物的生长,按常规法检验得到的结果不准确[1]。为确保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科学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005年版《中国药典》开始规定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应进行方法学验证,以确保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准确可信。珍珠冰硼散是由珍珠、朱砂、冰片、硼砂(煅)、玄明粉等5味药物组成的散剂,具有去腐、解毒、消炎止痛功效,临床用于口舌生疮、齿龈腐烂、肿痛、急慢性咽喉炎等症[2]。本文就分别采用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直接接种法[3]对其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了方法学验证。

1 材料

1.1 样品

珍珠冰硼散(安徽孟仁寿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5 g/瓶,批号:20070415、20070416、20070417)。

1.2 菌种

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菌[CMCC(F)98003]、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所)。

1.3 培养基

胆盐乳糖增菌液、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4 稀释剂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自制)。

2 方法

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4]进行试验。

2.1 菌液制备

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 h;各肉汤培养物分取1m L,加9m L生理盐水,10倍稀释至约含50~100 cfu/mL的菌悬液,备用。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于23~28℃培养24~48 h,取经培养好的白色念珠菌真菌斜面培养物,加入生理盐水4m L,洗下孢子,吸出转移至无菌试管内,取1m L,加9m L生理盐水,10倍稀释至约含50~100 cfu/m L的菌悬液,备用。接种黑曲霉菌斜面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于23~28℃培养5~7 d,使大量的孢子成熟。取黑曲霉菌斜面培养物,加入生理盐水4m L,洗下孢子,吸出,转移至无菌试管内,取1m L,加9m L生理盐水,10倍稀释至约含50~100 cfu/m L的孢子悬液,备用。

2.2 供试液的制备

取供试品10 g,加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 L,混匀,作为供试液。

2.3 回收率试验

2.3.1 平皿法

2.3.1.1 试验组 取供试液1m L和50~100个/m L试验菌,分别注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置规定温度培养24~72 h,逐日观察结果。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

2.3.1.2 菌液组 取上述试验菌液,测定每一菌株所加的试验菌菌数。

2.3.1.3 供试液对照组 取供试液1m L加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置规定温度培养24~72 h,逐日观察结果,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2.3.1.4 稀释剂对照组 以稀释剂替代供试液,加入上述试验菌菌液,置规定温度下培养24~72 h,逐日观察结果,按试验组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菌落计数方法测定其菌数。

2.3.2 培养基稀释法

2.3.2.1 试验组 取供试液分别按0.5m L/皿、0.2m L/皿加入平皿后,加入上述50~100 cfu/m L的试验菌,立即倾注2005版药典规定的琼脂培基,置规定温度培养24~72 h,逐日观察结果。

2.3.2.2 菌液组 同平皿法。

2.3.2.3 供试品对照组 除不加菌液外,同试验组测定方法,置规定温度培养24~72 h,逐日观察结果,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2.4 结果判断

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均应不低于70%。若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均不低于70%,照该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计数法测定供试品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数。

2.5 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2.5.1 直接接种法

2.5.1.1 试验组 取供试液各10m L,分别加入100m L营养肉汤和胆盐乳糖(BL)培养基中,加入上述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菌液各1m L,按相应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检查法进行检查。

2.5.1.2 阴性菌对照组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检查,取上述大肠埃希菌菌液各1m L,分别加入100m L BL增菌液和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大肠埃希菌检查,取上述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1m L加入至100m L BL增菌液中,方法同试验组。

2.5.2 培养基稀释法

2.5.2.1 试验组 取供试液10m L加入400m L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加入上述50~100cfu/m 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m L,置35℃培养24 h,按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法检查。

2.5.2.2 阴性菌对照组 取上述大肠埃希菌菌液1m L,加入400m L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方法同试验组。

3 结果

结果见表1,表2。

表1 回收率试验结果

表2 控制菌试验结果

4 讨论

从验证结果分析,本品具有一定的抑菌性,只是在相同的浓度下对不同细菌的抑制能力不同。从表1可以看出: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数检查方法采用平皿法时,对大肠埃希菌的回收率高于70%;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5 m L/皿)时,对黑曲霉的回收率能达到70%;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 mL/皿)时,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桔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均能达到70%。从表2可以看出对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查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检查均可采用直接接种法。

验证结果表明,本品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均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 m L/皿)测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查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检查均可采用直接接种法。

[1] 吴晓玲,李春蓉,陈引秀.清热解毒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的研究[J].中国药事,2006,20(8):496-498.

[2] 国家药典委员会.卫生部药品标准(第7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11.

[3] 马绪荣,苏德模.药品微生物学检验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2.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一部附录:70.

猜你喜欢
平皿试液菌液
PCR仪温度过冲特性有限元仿真研究
EasyDisc法与传统平皿计数法检测水中菌落总数的比较
多糖微生物菌液对油菜吸收养分和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
Bonfire Night
柠条种子伞形采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通过吸光度值测定菌液浓度的方法研究
空气微生物检测平板暴露法平皿支撑架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伺服控制的平皿自动分装系统研究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皮试液集中配置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株在疫苗效力检验中保存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