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口味还是要健康

2011-03-14 02:36刘坤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1年1期
关键词:味精中餐口味

刘坤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尤其强调口味。古人就说过: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就是说,饮食没有固定的味道,只要好吃就行。一项调查显示,用餐时通常优先考虑的诸要素中,47.8%的人选择了“口味”,比位列第二的“营养”多出16个百分点。于是,大众的口味越来越重,无辣不欢、老感觉菜没味儿、炒菜离不开各种调料……总之,饮食口味的趋势是——更香、更辣、更咸、更鲜。

营养界有一种说法,外国人用“脑”吃饭,中国人用“嘴”吃饭。日本、法国、西班牙等饮食较健康的地区,是根据营养结构决定吃什么、怎么吃,我们则根据味道决定饮食。中餐的菜品变化多端,但基本上都是围绕“口味”展开,很少考虑营养和健康。这种对口味的极端追求,已经在悄悄伤害我们的健康。

烹炒煎炸是中餐的传统烹饪方式,其中炒是最有中国特色的烹饪法,国外是没有的,以至于“炒”没有合适的英文翻译。炒菜要求旺火旺油,有句俗话叫“毛厨子怕旺火”,能驾驭旺火旺油,才算是有手艺。正因为如此,炒是十分用油的,煎炸自不必言。烹炒煎炸做出来的菜好吃,但是费油,又破坏了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近年来,川菜风靡全国,这也是口味重的写照。前不久,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中国人的饮食状况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川菜以51.2%的投票率位居受欢迎榜之首,其他依次为东北菜、湘菜、鲁菜及粤菜。该调查还表明,各种口味中,喜欢“辣”的人最多,占40.5%;其次是“甜”,占28.4%;然后是“咸”,占17.3%。一项2253人参与的调查也显示,47.28%的人每天至少吃一顿辣菜,23%的人两天吃一次,18.78%的人一周吃一次。

一般厨师做菜“逢辣必咸”,辣和咸如影随形。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盐摄入量是每人一天6克,但调查显示,我国北方地区一些城市的食鹽摄入量已达到人均15-16克/日,有些人甚至超过20克/日。以前饭菜的鲜味靠的是高汤,现在有了味精、鸡精,轻松实现“清水变鸡汤”,于是很多厨师变成了“味精厨师”,有的大厨平均每一道菜要放3小勺味精。

有关调查显示,中国人的食盐、食糖、味精等调味品的日常摄入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以说,中国人的口味毫无疑问是全世界最重的。在全球大力提倡健康饮食的大环境下,我们的饮食习惯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不仅餐馆过于注重口味。加工食品也是如此。全麦饼干要加入大量油脂,饮料要加入香精、糖类,无数次调查显示,消费者购买加工食品,首要考虑的就是口感,厂家当然要投其所好。

这种“重口味、轻营养”的饮食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陷入生活方式病:热量过剩、营养不足。国际肥胖病大会宣布,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胖死的人比饿死的人多,其中包括中国,专家表示,口味的改变,可以给身体带来几十种疾病。吃盐过度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慢性肾病等;吃得油腻会导致脂肪肝、癌症等;吃得太甜会带来龋齿、糖尿病;吃得过辣会导致溃疡、胃食管反流……不仅如此。口味过重带来的健康问题,还可能影响妊娠期、哺乳期的母亲和她们的胎儿,把一些疾病传给下一代。更有研究显示,人的口味也是会“遗传的”,父母口味过重,孩子也不能免受其害。

如今,崇尚食疗养生的人很多,与其一迷信“食物能治病”,不如从口味清淡做起,少一些口腹之欲,才真正是健康的做法。

猜你喜欢
味精中餐口味
海外中餐繁荣基地齐聚扬州,共商海外中餐发展
以食为“桥”推动中餐文化走向世界
味精究竟是不是“害人精”?
A QUESTION OF TASTE
河中餐厅
中餐餐具包装设计略论
口味重
味精有毒论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