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培养思考

2011-03-18 09:45刘长玲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职业

刘长玲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240)

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培养思考

刘长玲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240)

针对当前我国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对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进行探讨,并提出加强教育形势与政策学习;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开展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营造激励教师教学创新的氛围和机制是培养教师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为规划纲要)中提出,为适应面向 21世纪的挑战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要加快培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产生创新的教育,才会培养出创新型的各类人才。

一、创新型教师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新形势对创新型教师的现实要求

为应对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飞速进步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要求,世界各国都将科技和教育创新作为加速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为此,我国也提出了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同时对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即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知识、技术、高科技产业化、创业与实践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创新人才,要求高校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规划纲要》中,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当前面临着如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和挑战,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学生创新能力不足源于教师缺乏创新性

目前,在一些职业院校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工作缺乏创新性,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固定单一,学生无选课自主权,不能发挥自主性。由于教学地点是教室,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是传统的知识讲授方式,教学内容依照教材,与生产实际联系少,内容较陈旧,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做听众,学生没有主动思维的需要和动力。同时,现有教师缺乏实践场所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于得到培养。教学气氛如死水一潭,毫无生气,何谈创造性?因此,应建立、健全创新型教师培养体制与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主动性,积极参与、践行相关学科、技术的应用和开发。

二、创新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定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不必达到工程型人才的要求;相关的专业知识面应较为宽广;综合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较强,还应具备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应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具有处理好人际关系,组织和领导群体工作的能力。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征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的专业能力,良好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条件:

1.创新教育观念。作为高职教师,应当首先在教育观念上创新,明确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照本宣科式的说教。要明确新的学生观,在高职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的听众,而应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执行者,发现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者。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始终是围绕学习者的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开展,为其提供基本的知识背景、设置问题情景与素材、营造职业岗位氛围,通过师生的交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和指导。

2.创新教育能力。教师要具备开展创新性教学的教育能力。在职业院校中,教师能够营造师生关系比较平等和融洽的教育氛围。创新型的教师能够运用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谈话式、讨论式等,教师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师生共同进行讨论与探索,教师极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重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组织信息的能力,表达想法与分享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科技的能力等。应该说,从教师的课程设置到教师指导都应为职业院校开展创新教育提供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学校中充满自信和主体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创新能力。因此,作为创新型教师,应能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模拟相应教学环境,组织与实施创新的教学方式。如能灵活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职业能力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全面提升其综合职业能力。

3.创新实践能力。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更直接的作用。高职业教育重要的一方面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教师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并根据专业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这就对专业教师的工作背景与实际工作经验提出要求,他必须熟悉相关职业的工作,通晓相关的实践操作与技术应用。比如了解具体的工作任务要求,经常遇到的故障或问题,这样教学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的学生才是应用型的、实用的。

4.专业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作为职业院校创新型教师,应具备将其所教学科与实际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相联系起来的教育能力,能将知识、技能、素质培养贯穿于这个职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比如,于专业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现场实际工作经验,教学模式的更新要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如工科类学生今后毕业能开展技术创新与革新。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有与企业合作技术开发的经验与能力,了解哪些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并能围绕这些技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学。

(二)创新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应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创新热情和激情,培养他们成为创新型教师。具体做法是:

1.加强教育形势与政策的学习。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时事,重点是当前全球及我国经济科技发展、以及经济科技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有主题、有目的地向教师加以介绍,其目的是要教师了解高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全球性背景。首先要在教育理念上,引导教师了解当前国内外的教育形势,特别是《规划纲要》和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领会其核心与精髓,同时重点关注高等职业教育最新的教育理念,使之能够跟上知识经济时代,应对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种种挑战,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通过学习,更新观念,逐步将自己的教育思想统一到以培养面向 21世纪的创新人才这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大的培养目标上来,引导每个教师深刻地思考:我应当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哪些教学创新?

2.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教师能否创新,必须具备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熟悉和通晓与专业教学相对应的职业。唯有此,才会使自己的专业教学富有创新性,使教学不仅禁锢在教材和课堂,而能够在职业情景下,开展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即真正做到教学为一体。例如,在铁道信号教学中,设置信号障碍,让学生去实际地排查故障,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这样培养的学生今后在工作中上手快,能解决实际问题,动手能力强,且易于创新。学校可采取多种途径培养教师具备创新的专业能力,如为了培养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派专业教师下现场锻炼,到校企合作的企业实际一线现场实际工作半年到一年,使之具有相应领域的工作经验;所有高职教师应是理论或技术的“应用型”教师,具有较强的应用理论创造性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3.开展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让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得到真实感受和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研发,与合作企业搞产学研结合,可以使专业教师不脱离生产管理及服务一线,与现实保持同步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是学生将来就业的主体,其技术开发最活跃,最丰富,教师应一条腿在课堂上,另一条腿在企业中,随时能将企业技术开发、应用方法和用人需求传递到课堂上。这样,教师的专业教学一定是充满活力与创造性的,学生也能真正学到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技能,学到真本事。

4.努力营造激励教师教学创新的氛围和机制。为适应新的高职教育发展形势,学校应重新构建新的教学评价标准。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发挥创新思维,围绕培养创新人才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是需要扶持与鼓励的,需要有动力的动力从何而来,可以由教师自发地产生,但为数不多;更多的需要来自外部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要建立能够唤起教师教学创新欲望和激情的机制,比如,制定有利于教师创新的激励制度,帮助他们解决在教学改革创新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到不是在孤军作战。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打开思路,放开手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创新中去。

职业院校要为新任教师提供一个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的培养机制,帮助新教师顺利转换角色,以适应创新性的职业技术教育。当然,也要重视基础学科及其教师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让他们与专业教师一起多深入和接触实际,了解所教授学科在实际岗位中的实际用途与作用,结合专业岗位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创造性的基础教学。

[1]藤祥东,高林.探析高等教育教师的能力结构[J].教育与职业,2008,(33).

[2]刘子林,齐士博.高校需要创新型教师[J].教育与职业,2010,(03).

[3]林玉森,信丽华,向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4]董建春.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J].南洋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01).

A b s tra c t:There is an u rgen t dem and fo r innovato rs in Ch ina.O ne of the du ties befo re h igher vocationa l co lleges is to cu ltivate teachers to have creative ab ilities.Suggestions arem ade in th is connec2 tion,w h ich inc ludes:teachers shou ld study harder at the cu rren t education situation and po licies;co lle2 ges shou ld try to p roducem o re doub le-qualified teachers;m u tually beneficia l cooperation betw een co l2 leges and en terp rises shou ld be rein fo rced and there shou ld be an app rop riate atm osphere and m echa2 n ism that can encou rage teachers to innovate their teach ing.

Key words innovato r;innovation ab ility;train ingm eans

O n T raining Innovative Teachers in H igherV ocational Co lleges

L IU C hang-ling

(Tianjin Railw ay Technica l and Vocationa l College,Tianjin 300240 China)

G 715

A

1673-582X(2011)04-0014-03

2010-12-02

刘长玲 (1968-),女,天津市人,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从事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职业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