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2011-03-18 09:45李津军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教学法职业过程

李津军

(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天津市 300131)

借鉴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李津军

(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天津市 300131)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被验证了的,尤其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德国和英国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的推行理由、具体操作、创新实践和独特魅力,结合我国尝试项目教学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提出项目教学法成功与否在教师,务实与否在求真,有效与否在环境等要素。

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经验借鉴;问题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被验证了的,尤其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德国职业教育,还是集聚后发优势的英国职业教育,均结合各自的国情,打造出了自身的职业教育特色。

1.由来及发展

早在 16世纪,罗马和巴黎的农业学院,就采用一些诸如喷泉、宫殿设计等的项目进行教学。18世纪中叶,项目教学已经成为法国、德国和瑞士工程学校中常用的教学理念,1865年该思想被麻省理工学院的罗杰引入美国,从 1880-1918年,伍德沃特在手工培训中开始运用项目教学法,从此该教学法逐渐扩展到职业教育乃至普通科学教育领域。

2.定义及基本特征

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中,项目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出现。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能得到一个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一般分为 5个教学阶段,即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和评估;归纳或成果应用。

3.属于行动导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从上世纪 80年代起,德国职业教育界在改革“双元制”教学模式时首次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行动导向教学法应运而生,这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由一系列教学方法及技术组成的。主要包括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项目教学法是其中一种组织形式,行动导向教学的所有要求,几乎都能在项目教学法中得到满足。

4.核心追求和教学目的

行动导向理论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进行反思的重要性,注重学习过程中交流形式的分析,其核心追求是优化学习过程。

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其核心在于使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达成统一。通过有目的的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的专业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的过程,通过学习者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的过程,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实现从传统的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以传统课堂授课模式为主的知识传播方式,到强调项目工作过程的顺序,从而在项目的计划、实施和检查的逐步完成之中,最终掌握工作过程完整性的转变。如对项目工作任务完整性的把握,包括项目的描述必须明确清晰完整,工作的成果必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应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紧密结合。总之,项目完成的整体性是项目教学的核心之所在。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项目教学

德国职业教育非常注重职业能力的塑造,这其中包括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对生产过程的认识。教育方法、教学设计,乃至考试大纲,无一不是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展开的。

1.项目教学法的创新实践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通过若干个项目教学实例完成的。每一个项目都包括:对目标的阐述;对工作过程的详细规划;考虑时间的分配,工作工具及辅助工具;事故的预防及环境保护;质量保证及检验等。学生总是被分成若干小组来完成相应的项目。每个小组一般由 2-3人组成,他们认为人数过多,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得不到充分锻炼。

开始时,学生们可能会对制订计划感到困难,对工作过程不十分熟悉,教师就手把手地教。逐渐过渡到由教师给出计划任务书,由学生自主地完成项目任务。到最后,教师只给出任务目标,学生完全自主完成全部工作。因为结业考试要求“在考虑了经济性、技术性和组织性后,对工作过程和部分任务定位明确,能够独立计划和编排时间预算,完成系统设计和系统制作,而且能够对设计图纸和其他的技术交流资料进行修改。通过专业演讲,给出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展现与任务相关的技术背景,以及能够创建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德国还时刻贯穿对成本核算、节约和环保的教育,如在每一个项目教学任务书中,都有要求学生学习计算成本,原材料及废料回收的内容,这也是毕业考试中理论考试的必考内容。

2.项目教学法的独特魅力

其一,贯穿其间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相互协作的空间。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设计并加工产品,遇到问题时相互讨论切磋。通过小组工作,学生们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重要。

其二,在项目工作的检查评估阶段,项目教学法体现出明显的特色,即小组间的互评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小组间的互评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评价则重在分析项目工作中的问题所在,促进学生广泛讨论,寻求解决方法并最终得出结论。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协作精神,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及社会能力的养成。

其三,项目教学为整合教学资源和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机会。通过项目教学,可以整合教学资源,打破课程之间、专业之间的藩篱。可以将不同课程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将教学活动设计成为学生和教师克服学科教学所造成的知识和技能条块分割的过程。项目教学能融知识、素质、能力教育于一体,综合学生的知识学习及诚信品德、敬业奉献、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素质的形成,在互动过程中有机结合、综合体现。

三、英国职业教育的项目教学

由于旨在以实践知识和经过选择的相关理论知识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英国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大都是按照工作项目来组织的。

1.项目教学的实施前提

英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独具特色,为项目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他们的课程开发并未抛弃学科课程,而是精心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重新组合。其次,他们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导向非常明确,课程设置包括普通文化课、任务中心课程、学科课程、综合专业实践课程等,其排列顺序是: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并列,且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在专业课程中先开设综合专业实践课程,而综合专业实践课程包括见习、模仿、独立实践等若干课程,且从见习到独立实践逐步展开;任务中心课程与综合专业实践课程交替开设;学科课程安排在最后开设,其功能在于扩大学生的经验范围,促进对技术实践过程的理解。

2.项目教学的推行理由

英国职业院校推行项目教学的理由是:学生的未来工作成果,往往都是具体工作任务形成的成果,因此其所学课程内容应与工作任务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英国职业教育的课程并不一味追求扩大实训教学的比例,其理论课教学与实训课教学比重大体相当,且全部采用项目教学法。由于教学过程是根据项目并模仿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必定会涉及多门学科或多本学科式教材。这个时候,学科式教材基本上处于教学辅助位置,或者应该称作一种教学资源。所以,绝少看到英国职业院校教师及学生在课堂大量使用教材的情景。也正因如此,英国职业教育根本就没有统编教材。其实,一旦有了统编教材,那么项目教学法就根本不可能推行了。

3.项目教学的具体操作

学期项目平台的构建是英国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的一大亮点,其目的就是能够将学生需要的各种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有效地传授和培养。在学期项目进行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紧密配合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项目中出现的技术、成本、质量及性能等方面问题。

第一学年的学期项目目标是:由教师给出有关项目课题和基本研究方法,激发学生高度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实验数据分析、自我指导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

第二学年的学期项目目标是:由学生组成课题组,使他们学会通过合作完成相关任务课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通过一定的思路,实施一定的步骤,达到一定的目标,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第三学年的学期项目目标是:根据所学专业方向模块将学生分组,针对有关技术应用进行开发和设计,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学生通过熟悉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以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创新精神和交流技巧等。

四、我国借鉴项目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我国,许多职业院校都在尝试项目教学法,但不乏“没弄清其实质,只学了点皮毛”的花架子。笔者以为,如下三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不打折扣的落实。

1.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项目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从事项目教学的教师要熟悉职业实践,具有跨学科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也就是说,从事项目教学的教师,首先要做项目经理,然后才是教师。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有一个全新的教学思路,无疑是对授课教师综合素质的一次考验。例如在项目教学的设计阶段,授课教师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最终确定一个合适的项目。而在进行小组划分时,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各自的特点和特长,才能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还需要克服客观存在的“班型”差异:在德国,教师面对的是 20名学生的小班;在英国,一名教师顶多教 18名学生,而在中国,教师则要面对 40~50名学生的大班。实际上,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要求教师既能上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双师型”。

2.务实与否关键在求真

项目教学的项目选取举足轻重,项目必须是真实的,绝对不能虚拟一个充数。这种项目,可以是通过对市场 (企业)的研究直接取得的专业性项目,也可以是经过精心设计、整合成形,或通过移植、改造、简化的项目。

也就是说,项目的设计与选取应符合以下特征:首先是实践性。项目的选取应符合当前行业 (企业)的实际,必须是真实的项目,不能主观臆造脱离实际的项目,否则会与现实脱节,学生不感兴趣,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对学生将来工作帮助也不大。其次是启发性。项目的选择应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蕴含一定深度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越能诱人深入,就越能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教学的效果就越好。第三是典型性。所选项目要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第四是目的性。项目选取要适应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效与否关键在环境

项目教学对教学环境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要求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能将某一教学内容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并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实践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技术实践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的情境性,决定了这些知识的掌握依赖于工作情境的再现。其二,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能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其三,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在项目教学中,根据项目主题,学生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制订、项目的完成到成果的评估,主要采取小组工作方式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为了最终完成项目作品,相互依赖,共同合作。

[1]李波.德国职业教育一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9).

[2]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3]刘邦祥,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5).

[4]王文槿,陈鸿,荀莉,康树林.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若干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A b s tra c t:“Pro jectA pp roach”is a teach ingm ethod that has been p roved to be especially fit fo r vocationa l education.Th rough study ing its background,operation,innovation and charm in G erm any and B ritain,and w ith the ou tstand ing p rob lem s arising from ou r p ractice,the artic le concludes that the success o f“Pro jectA pp roach”depends on such facto rs as qualified teachers,honest attitude and app ro2 p riate env ironm en t,etc.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p ro ject app roach;p rob lem s

Prob lem s in Pro jec tA pp roach

L IJin- jun

(Tianjin Institute ofM echanica l and E lectronic Techno logy,Tianjin 300131 China)

G 712

A

1673-582X(2011)04-0028-04

2010-12-15

李津军 (1960-),男,山东临邑人,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讲师,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应用研究和比较研究等。

猜你喜欢
教学法职业过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