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2011-03-31 10:25贾二涛指导马武开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桃仁活动期姜黄

贾二涛,指导:马武开

(1.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贵州 贵阳 550003)

马武开教授从事风湿免疫病研究多年,尤其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治疗疗效卓著,笔者有幸从师侍诊,今采撷其诊治经验,以窥其治病之全貌。

1 活动期重在清郁热

RA活动期表现为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低热、盗汗、虚烦等现象,属中医“白虎历节”“热痹”“痛痹”之辨证范围。活动期病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是治疗缓解的关键。根据RA活动期的病症特点,马武开教授[1]认为郁热是重要内因,毒蕴血瘀是其重要病理基础。

《温病条辨》中言痹证“因于寒者固多,痹之兼乎热者亦复不少”。郁热的形成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外感风寒湿热,邪气稽留成郁。感受风寒湿邪,三气郁积不散,变化生郁,遇素体阳盛阴虚者,感邪后易从阳化热,或郁而化热;若感受湿热毒邪,则热与郁互为影响,郁热并重,成为RA病情加剧的重要因素。二是内生之郁。饮食不节或偏嗜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生,或复感外湿,内外相引,湿阻成郁,或湿郁化热。湿郁瘀热留滞关节,痹阻经络,则关节肿胀疼痛。三是久病不愈,情志抑郁。RA病情缠绵,病久易入里化热;情志郁怒,气机不畅,气血津液运行失常,郁而化热。RA的发病多由风、寒、湿、热邪气外侵所致,阻滞关节经络,气血流通不畅,其病机特点是“邪郁”于经络、关节,郁形成,必阻碍气机,气滞血瘀,故“郁、瘀、热”三者互为影响。另外,瘀血[2]形成,阻滞气血正常运行,气机不畅,又会加重郁热。总之,RA活动期的基本病机为郁热与瘀毒互结。

针对郁热、瘀毒是活动期RA发病的关键因素,马武开教授认为,临床应根据郁、瘀、热、毒的偏盛,治疗采用清热解郁、化瘀解毒、通络止痛为法。常用药如柴胡、升麻、肿节风、重楼、鬼箭羽、六月雪、大血藤、千里光、漏芦、姜黄、虎杖、穿山龙、金银花、当归、玄参、桃仁、红花、赤芍等。郁热明显者在重用柴胡的基础上加栀子、升麻;瘀血明显在加重姜黄用量的基础上加桃仁、红花;疼痛明显加防风、防己、羌活、独活,桑枝、桂枝;部位偏于下加四妙散;舌体胖大、脉沉弱无力等有阳虚症状者加附子、桂枝、麻黄、细辛,临床治疗常获良效。

2 久病重在补肾健骨

RA缓解期即实验室指标CRP、ESR等降到正常范围,病情相对稳定、相对静止阶段,其表现为形体消瘦,面色少华,四肢乏力,腰膝酸软,脉沉细,关节已变形,活动时疼痛明显,屈伸受限,肌肉刺痛,肢体麻木,或有皮下结节。马武开教授认为,肝肾亏虚是重要病机,兼有瘀血。RA缓解期多属于中晚期,风寒湿热留驻日久,耗气伤精,精气不足,或是年老体虚,气血不足,终致肝肾亏虚,《内经》云“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肝主筋”“肾主骨”,筋骨失养,则骨松筋挛,关节变形屈伸不利甚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几成废人。病情日久,正气不足以推动血液运行,运血无力则血行不畅,或久病入络,终致瘀血形成。针对肝肾不足[3]、瘀血滞留的关键因素,治疗采用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常用药如生地黄、桃仁、鸡血藤、莱菔子、淫羊藿、仙茅、骨碎补、肉苁蓉、杜仲、鹿衔草、牛膝、土鳖虫、红花、川芎、赤芍等。

3 年老体虚重在健脾

人体由壮而老,脏腑虚衰,血气亏少,阴阳偏颇,内邪易生,这是生理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然“诸病多由脾虚”,故老年脏腑亏虚,多从脾虚开始,脾胃一虚,余脏无所受益,百病易生,寿健必损。马武开教授认为,湿在老年R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风湿、寒湿还是湿热,都可以阻遏关节经络而致痹。正如《医学汇略》所云:“湿之为病最多,人多不觉湿来,但知避风避寒,而不知避湿者,因其害最缓最隐而难觉查也”,强调了湿邪致病的隐蔽性和缠绵性。夫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其性重浊黏腻,来去徐缓,病势缠绵,一旦侵犯人体,深入脏腑,隐匿经隧,化为湿毒,则伺机作变。另外,老年RA患者大多数病程长,正气亏虚,在长期服用非类固醇药、糖皮质激素免疫制剂等抗风湿药物后,直接或间接损伤了消化道黏膜,加重脾胃运化功能的损伤,致化源无继,气血无以化生,从而加重病情。因此,针对老年RA患者的特点,在服用西医抗风湿药时应重视保护脾胃这一后天之本,从调理脾胃[4]运化功能着手,扶正固本,并结合辨证施治,才能有效地减轻抗风湿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机体的抗病邪能力,以冀达到有效治疗作用。临床治疗以健脾、祛湿、通络为法,健脾常用白术、茯苓、淮山药、枳实、台乌药、柴胡、大枣等;祛湿包括祛风湿,消痰浊,常用药有木瓜、丝瓜络、苍术、蚕砂、薏苡仁、厚朴、土茯苓、泽泻、泽兰等;通络包括通经络,化瘀血,常用药如姜黄、苏木、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牛膝、威灵仙、秦艽等。诸法合用则脾胃功能重建,气血充,痰浊消,络脉通,瘀血化,从而改善老年RA的整体功能,临床上以此大法治疗老年RA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病案举例

陈某,男,45岁,个体工商业者,2007年9月就诊(门诊号:121642)。患者于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四肢多关节对称性疼痛,双手掌指关节、腕关节及膝关节反复红肿疼痛,右手无名指、中指、食近端指间关节尤著,在外院查RF阳性,抗CCP阳性,予甲氨喋呤、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雷公藤多苷片等治疗,病情缓解不明显,经朋友介绍就诊我科。查:双手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及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剧烈,活动障碍,生活不能自理,X线片示双手指间关节间隙狭窄、部分关节骨质破坏,血常规示HGB:85g/L,PLT:415×109/L,ESR:120mm/h,CRP:82mg/L,RF:184IU/L。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滑数。中医诊断:痹证,属热郁血瘀、经络痹阻。予柴胡15g,肿节风30g,青风藤30g,黑骨藤15g,白芍20g,当归10g,金银花15g,玄参30g,姜黄20g,桃仁10g,红花10g,木瓜12g。每日1剂,浓煎分3次口服。服用5剂后关节疼痛稍减,原方加重柴胡至30g,加升麻20g,继服1月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加重姜黄用量至30g,赤芍、白芍各30g,再治疗3个月,关节疼痛消失,手指关节肿胀消退,复查血常规正常,ESR:21mm/h,CRP:3.70mg/L,RF:91.5 IU/L,生活能够自理,继续巩固治疗半年,诸症基本消除,身体恢复良好。

[1]马武开,钟琴,刘正奇,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从郁热论治[J].光明中医,2009,24(3):448.

[2]刘晓微.活血化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9例[J].吉林中医药,2008,28(3):186.

[3]梁昀,徐长松.周学平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J].吉林中医药,2003,23(11):4.

[4]刘传珍,水正,刘丽华.中医药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所致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伤,1993(1):17.

猜你喜欢
桃仁活动期姜黄
桃仁和酒
Curcum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 Animals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不同产地桃仁和山桃仁的微性状鉴别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桃仁高粱粥治好我的瘙痒症
姜黄提取物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表征
姜黄素对人胃癌AGS细胞自噬流的作用
嘴唇干裂用桃仁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姜黄素与p38MAPK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