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分水岭梗死的中医病因病机

2011-03-31 10:25曹学乾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宗气血行分水岭

曹学乾

(睢县中医院,河南 睢县 476900)

脑分水岭梗死又称边缘带梗死,是指脑内相邻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边缘发生的梗死。脑分水岭梗死是在脑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当发生血流动力学异常,如血容量减少及体循环低血压等情况下所致。常见病因有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麻醉药过量、降压药使用不当、心脏手术合并低血压及严重脱水等。因为脑边缘带的供血动脉是终末血管,在各种原因导致体循环低血压或有效循环量减少时,最先发生缺血改变而发生脑分水岭梗死。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轻偏瘫、单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等。即中医“脑卒中”的临床症状: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蹇涩等。故脑分水岭梗死属于中医“脑卒中”之范畴。

1 中医对脑分岭梗死的认识

祖国医学没有脑分水岭梗死的称谓,统属于脑卒中范畴。其发生属本虚标实,本虚是气虚推动无力;标实乃血瘀阻滞脑脉不通。当气虚不能充分推动血液运行,可使血液在脉中运行缓慢、不畅、瘀血阻滞脑脉则发生脑卒中,当脑内相邻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边缘带发生脑梗死时,就形成了脑分水岭梗死[1-3]。

1.1 津亏 血液与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都来源于中焦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故有“津血同源“之说,它们相互转化,相互为用,在一定条件下,血液中的部分水液成分可渗出脉外,故血可以化生津液。同样,津液在必要时亦可转化为血液。《灵枢·客邪》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在病理情况下,津液发生病变时可影响到血液,是临床常见的情况,如大吐大泻,大热大汗等。此时严重脱水,可导致津液迅速减少。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比喻为“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水津充沛,舟才能行。”不论各种原因使阴津亏耗,津液亏而不足以载血运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塞而发生瘀血。另一方面,“气能行津,津亦能载气,当气虚时势必导致津液流失。反之,在多汗、多尿和呕吐泄泻等大量津液流失的情况下导致“气随津脱”而发生气虚。故《金匮要略心典》云:“吐下之余,定无宗气”即是此意。所以津亏既能导致血瘀,亦能导致气虚。

1.2 气虚 气能行血是指气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气直接推动血液运行,如宗气贯心脉以行气血,另一方面气通过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来达到推动血液运行的目的。宗气的主要功能: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博的强弱及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故《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其病在中;……绝不至,日死;乳之下,其衣动应衣,宗气泄也。”充分说明了宗气具有推动心脏博动,调节心率和心律等功能,血液的正常运行取决于宗气的推动作用。《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医学入门》说“人心动则血行诸经”。血液的正常运行还与其它某些脏器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密切相关。当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等因素导致体循环低血压或有效循环量减少时,均可影响致脏腑气机功能,致使宗气衰弱,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迟缓而致血瘀,甚则阻滞脉络形成瘀血。如果瘀血阻滞于脑脉则发生脑卒中,当脑内相邻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边缘发生瘀血阻络而形成梗死时,就形成了脑分水岭梗死。

2 结语

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生是在脑动脉狭窄的基础之上,发生严重脱水时导致津液亏虚,血容量减少,津亏不足以载血运行而致血行不畅,因“气随津脱”而致气虚。各种原因导致体循环低血压或有效循环量减少时,导致血行缓慢与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的病理机制是一致的。气虚推动无力导致瘀血阻于脑脉,最终导致脑卒中发生。《丹溪治法心要》云:“中风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或半身不遂……此皆元气平时虚弱”。所以气虚血瘀是脑分水岭梗死的主要病机。总之,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生,动脉狭窄是基础,气虚推动无力是关键,瘀血是发生梗死的核心。

[1]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0.

[2]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3]程绍恩,徐阳孙,刘增礼.气血病论治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

猜你喜欢
宗气血行分水岭
论“宗气不足”与勃起功能障碍
选 择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行感染对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影响的研究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低T3综合征发生率及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
2019,一定是个分水岭!
PCT和白介素6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评价
探讨宗气理论对中医心脏康复的实践意义
宗气理论的整合教学尝试
运用调补宗气治则治疗胸痹经验*
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