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在临床上的配伍应用

2011-03-31 10:25谢占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链霉素毒副作用中西药

谢占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吉林 长春 130011)

目前,中、西药结合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医生普遍使用的治疗方法,但中药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的天然药物,同西药一样具有疗效与毒性的两重性。中西药合用治疗疾病,其相互作用十分复杂。正确的中西药配伍对治疗疾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配伍不当轻者降低疗效,重者导致医源性疾病。本文结合临床报道针对中药及其制剂与西药的配伍问题作一浅析,仅供参考。

1 中草药与西药的合理配伍

1.1 相互制约,降低毒副作用 甘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也是许多中药汤剂及成药的主要成分,甘草酸是其主要成分,临床上使用的主要制剂有复方甘草片和甘草合剂等,其如果和链霉素合用,能降低链霉素对第八对脑神经的损害,降低其毒副作用,而不影响其抗菌活性。众所周知,氯丙嗪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常用药物,但对肝脏具有一定的损害,中药珍珠粉对肝脏有一定保护作用,两者配伍共同治疗精神分裂症可降低氯丙嗪的毒副作用。此外,链霉素、异烟肼等在治疗结核病时对肝脏有损伤,实验证明,在治疗结核病时,如果与甘草、柴胡等具有保肝作用的药物合用,中西药互相制约,既降低了毒性,又不影响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2 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如中药中黄连、黄柏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临床上与痢特灵等药物合用,在治疗细菌性痢疾及肠炎时有协同作用并提高疗效。又如,呋喃妥因和甘草制剂合用既有保护胃黏膜抗溃疡作用,又对泌尿道具有杀菌作用,同时还可减轻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此外,枳实、大黄既具有利胆、利胰、保肝的作用,又具有松弛胆总管括约肌,增加肠蠕动,疏通胆小管内的胆汁瘀积,增加胆管的舒缩功能,如与庆大霉素及利胆素配伍,一方面有利于药物进入胆道,提高抗感染疗效,同时还可以改善肝脏微循环,对肝细胞的再生、修复起着重要作用。

2 中草药与西药的不合理配伍

2.1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物质 如朱砂与西药溴化钠、碘化钾配伍会生成有毒性的Hg,导致药源性肠炎,原因是朱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具有一定氧化性,溴化钠、碘化钾具有还原性。合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又如,雄黄与西药硫酸镁、硝酸盐等配伍则产生剧毒物质三氧化二砷。原因是雄黄的主要成分为As2S2,具有一定的还原性,硫酸镁、硝酸盐具有氧化性,合用能使As2S2氧化成的剧毒物质三氧化二砷。

2.2 生成难溶性络合物而影响吸收降低疗效 有些中药含有金属离子,如石膏、牡蛎、龙骨、石决明、珍珠、等含钙,滑石、琥珀等含镁,若与西药四环素类抗生素合用,会生成难溶的络合物影响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2.3 生物效应相拮抗而降低疗效 番茄叶、大黄具有泻下通便的作用,其致泻机制是番茄甙甲,进入大肠由细菌分解,产生刺激大肠蠕动的物质而致排便。若与磺胺类、新霉素等抗生素合用,由于肠道菌受抗生素抑制不能分解番茄甙甲而影响其致泻作用。此外,珍珠中含有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氨基酸,如与黄连素合用,可抵抗黄连素的抑菌作用而疗效降低。

综上所述,中西药的配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配伍后作用不是各自药效的机械相加,关系着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内容,必须结合临床,潜心研究,防止中西药的盲目配伍甚至滥用,使中西药的配伍走向规范化、合理化。

[1]上海第一医院.医用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

[2]陈洛夫.甘草在中西药物合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2):42.

猜你喜欢
链霉素毒副作用中西药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及其在猪临床上的应用
羊瓣胃阻塞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中西药治疗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
农用硫酸链霉素正式退出舞台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生化法处理后的链霉素废水出水对斑马鱼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静心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