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因性疲乏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2011-03-31 10:25吴良松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刺五加因性癌症

吴良松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随着污染加重、工作压力、不良习惯的养成,癌症普遍发生且隐匿,成为重大杀手之一。癌症本身的特殊病理状态以及伴随治疗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其中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非常常见。最早由Haylock及Hart报道[1],表现为精力不足、乏力等且休息、运动往往得不到缓解,极大地影响了生活质量。本文将对近10年来中西医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作一概述。

1 西医治疗癌因性疲乏

1.1 合理运动 Graydon等[2]调查正在接受放化疗的病人显示缓解乏力的常见措施也为休息,但减少活动常致生理性代谢废物堆积反而加重疲乏形成恶性循环。Dimeo[3]指出过度休息使肌力、血容量及心输出量下降可致机体功能损害,且需消耗更多能量来维持正常代谢水平而加重疲乏。临床研究[4-6]证明运动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改善内环境及机体功能。

1.2 有氧运动及其处方 有氧运动是大肌肉群参加的活动,包括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爬山、健美操、俯卧撑、划船等,特点为强度适中、节奏感、不间断,一般为60%~70%最大心率,时间在30~60min,以耗脂肪供能提高心肺功能。运动处方是由医护人员按年龄、性别、健康状态、心肺功能、运动爱好等因素给锻炼者以处方形式规定适当内容、方法、运动量、时间、频率,锻炼者经常锻炼而达到防病治病[7-8]。

1.3 运动改善乏力理论依据 癌因性疲乏与贫血、恶病质、免疫功能低下、营养摄入、情绪等有着复杂的联系,通过运动改善乏力可能与下述有关。

1.3.1 作用于食欲素 1998年Yanigasawa在寻找脑内与orphanG蛋白受体结合的配基时,在下丘脑外侧部发现了食欲素(orexin)A、B。作为下丘脑重要神经肽,可调节睡眠觉醒状态、调节摄食维持能量平衡,食欲素能增加癌症恶病质患者食欲,延缓其消瘦进行性进展,Wu MF等[9]检测狗运动组2h后的Hcrt-1(OXA)水平,比较起安静觉醒状态组下增加了57%,增加的量与运动水平高度相关。

1.3.2 改善负性情绪及β内啡肽 有报道[10]采用负性情绪法刺激大鼠,使大鼠处于心理应激状态,并设运动干预对照组,结果显示运动对照组可降低负性情绪大鼠的L-6、TNF-α、CRP的高水平状态。运动可刺激垂体分泌β内啡肽,能提高中枢反应,对强刺激耐受力加强,同时又是最好生理镇静剂,使皮层放松,减轻疲乏。

1.3.3 调节免疫活性 运动影响补体激活通路而提高免疫力,具体分三期,免疫功能得到提高[11]。细胞因子是由免疫、非免疫细胞经刺激合成的一类活性物质,介导免疫应答,刺激造血,参与组织修复。TH1/TH2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免疫平衡[12]。Mueller等报道进行力竭运动的运动员的免疫状态因IFN-γ和IL-12的下调而受损,而中等强度的耐力训练可促进免疫系统机能恢复,通过影响HPA轴,诱导免疫应答向TH2方向漂移,导致与TH1相关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13-14]。通过太极推手[15]观察50~65岁中老年女性NK细胞活性在锻炼后显著增强,锻炼时放松有助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稳定,降低了运动神经中枢及自主神经中枢紧张性,消除不良兴奋灶。耐力实验[16]也证实运动可致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释放增多促进造血。

1.3.4 影响微循环及代谢 癌症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常伴高代谢综合征(MS),表现为高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等,国内外许多大型研究显示有规律的运动,像Katanarzyk等[17]证实MS患者经过20周训练有30%左右人不再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通过改善代谢机能,也可能降低疲乏。

1.3.5 调整雌激素、睾酮 雌激素和睾酮的变化可能与子宫、卵巢、乳腺、前列腺癌变存在潜在联系,对于中老年癌症患者常伴有因更年期体内激素不规律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出现烦躁、抑郁、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对疲乏是一个加重因素。关继红[18]对10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显示运动可改善更年期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也有报道显示运动者可下降前列腺癌变风险。

1.3.6 DNA氧化损伤 实验性研究证明活性氧族(ROS)在肿瘤启动和促发阶段,通过损害关键细胞大分子如DNA而发挥作用[19],ROS对DNA的作用是被认为最重要的[20]。大量研究证明,长期锻炼者可增加骨骼肌抗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基因表达、蛋白水平[21-22],锻炼可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和对氧化损伤的耐受而影响DNA的损伤修复。

1.4 心理疗法、系统性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多包括个体化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社会家庭情感支持、适当体力活动锻炼、饮食护理、团体互动等,干预内容基本上相似,是一个综合性措施[23]。

2 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

2.1 人参 有报道载美国梅奥诊所研究小组在临床肿瘤学年会上报告说,人参含皂苷,一种似类固醇化合物,有助缓解疲乏感。

2.2 刺五加 关攀士等[24]应用刺五加注射液,证实刺五加总苷及提取物抗疲劳,从小鼠爬绳试验测得刺五加总苷有兴奋作用,兴奋单位为2 000~8 000,刺五加对蛋白质、DNA-RNA的生物合成有促进作用,预防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减少。

2.3 生脉、参芪 顾叶春等[25]采用参芪、生脉注射液治疗癌因性疲乏。参芪扶正注射液是以党参和黄芪为主要原料,益气补虚、增强机体抵抗力。生脉注射液中含党参、五味子、麦冬养阴复脉,党参能补益中气,调和脾胃。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党参多糖对胸腺T淋巴细胞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五味子对神经中枢有兴奋作用,使疲劳兔的脑电波恢复正常,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及耐力,增强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

2.4 丹参酮 葛家华等[26]采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癌因性疲乏50例取得较好效果。丹参酮可在线粒体的内膜外促进还原型辅酶A(NADH)快速氧化的作用,能减轻因NADH堆积所致损伤因素的累积(糖酵解过程的抑制、三羧酸循环的抑制、氧自由基的过量产生、乳酸钠堆积等)。

3 问题与展望

从国内外报道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文献看,存在以下问题:1)癌症患者大多属于疾病中晚期,病情呈不可逆性进展。癌因性疲乏常迫使病人停止治疗,同时严重影响患者心理、生理和生活质量。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癌症的治疗问题,像抗生素的发现,这需要科技的进步发展。2)癌因性疲乏是一个主观性的多维症状,临床上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3)西药、输血及白蛋白等治疗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但长期带来的副作用则可能限制其临床应用。4)运动某种程度上并不属于药物,应嘱患者避免不运动或者过度运动,提倡运动理念,合理使用运动处方,体验运动带来的激情和信心,让患者从心理相信自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从报道来看都能发挥一定作用,且比起西医疗法具有明显的低不良反应、低成本。针刺按摩、中药浴及泡脚等治疗对于有明显消化道反应或者不能进食,多易为患者接受,有待研究。总之,癌因性疲乏由于其机制发生的复杂性治疗上无特别好的方法,应采取综合治疗尽最大程度减少其发生及降低其发生的严重程度。

[1]Lillian M.Nail.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cancer[J].Center for leadership,Information&Research,2002,29(3):537.

[2]Graydon JE,Bubela N,Irvine D,et al.Fatigue-reducing strategies used by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for cancer[J].Cancer Nursing,1995,18:23-28.

[3]Dimeo F.C.Effects of exercise on cancer related fatigue cancer,2001,92(6suppl.):1689-1693.

[4]Schwartz AL,Mori M,Gao R,Nail L M,King ME.Exercise reduces daily fatigue in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receiving chemotherapy[J].Medcine&Science in Sports&Exercise,2001,33:718-723.

[5]Courneya KS,Mackey JR,Bell GJ,et a1.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exercise training in post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survivors:cardiopulmonary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J].Journal Clinical Oncology,2003,21:1660-1668.

[6]Courneya KS,Friedenreich CM,Sela RA,et al.The group psychotherapy and home-based physical exercise(group-hope)trial in cancer survivors:physical fitness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J].Psycho-Oncology,2003,12:357-374.

[7]李晓蝉.浅析运动处方[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6):1115.

[8]胡勇刚.关于制定运动处方的探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8(3):85-87.

[9]Wu MF,John J,Maidment N,et al.Hypocretin release in normal and narcoleptic dogs after food and sleep deprivation,eating,and movement[J].Am J Physiol 2002:283(5):R1079-1086.

[10]尚金华,黄文英,王保华.运动干预对负性情绪刺激老年大鼠皮质酮、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2(30):476-478.

[11]张玮,洪熊.有氧运动对补体系统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0):6047-6049.

[12]赵武述.免疫平衡研究及其临床意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75-277.

[13]黄立新,杨斌,何敏.运动与TH1和TH2细胞平衡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2(3):378-383.

[14]于洋.运动对细胞因子动力学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1):1046-1050.

[15]杨新.太极推手锻炼对中老年女性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2,30:404-405.

[16]Suzuki K,Nakaji S,Yamada M,et al.System 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exhaustive exercise[J].Cytokine Kinetics Exerc Immunol Rev,2002,8:46-48.

[17]Katzmarzyk P T,Leon A S,Wilmore J H,et al.Targeting the metabolic syndrome with exercise:evidence from the heritage family study[J].Med Sei Sports Exere,2003,35(10):1703.

[18]关继红.有氧运动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9,25(9):536.

[19]Gali H U,Perchellet J P,Perchellet E M,et al.Oxidant stress and multistagecarcinogenesis[A].In:Mukhtar H,editor.Skin cancer:mechannisms and human relevance[C].Boca Raton(FL):CRC Press,1995:145-180.

[20]Fischer C P,Pedersen BK.Physiological roles of muscle-derived interleukin-6 in response to exercise[J].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2007,10(3):265-271.

[21]Dinarello C A,TIL G H,MIER JW.IL-6 andAPPS: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 suppressive mediators[J].Immunol Today,1997,18(9):428-432.

[22]Radak Z,Naito H,Kaneko T,et al.Exercise training decreases DNA damage and increases DNA repair and resistance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of proteins in aged rat skeletal muscle[J].PflugersArch,2002,445(2):273-278.

[23]盖风春.直肠癌术后的心理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4):71.

[24]关攀士,李智雄,廖一明.刺五加注射液改善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4):78-81.

[25]顾叶春,许虹波,姜阳贵,等.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4):363-364.

[26]葛家华,张玉连,何海霞.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针治疗癌症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2009,18(9):56.

猜你喜欢
刺五加因性癌症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刺五加多糖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诱导HeLa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