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8例

2011-03-31 10:25邓雁虹唐爱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丹栀牡丹皮白芍

邓雁虹,唐爱华

(1.广西中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均为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两者可并存,亦可相继发病。糖尿病合并甲亢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二者有相同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上也有较多相似之处。笔者自2009年3月-2010年9月,跟随广西名中医唐爱华老师运用丹栀逍遥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1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均系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男6例,女12例,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42岁。纳入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符合糖尿病及甲亢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以肝郁化热证为选择对象,特点:口苦咽干,多饮,怕热,汗多,心慌手抖,胸胁苦满,急躁易怒,常有太息,头晕目眩,易于疲乏,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沉弦。

2 治疗方法

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柴胡12g,茯苓15g,生姜5g,牡丹皮12g,栀子12g,苍术10g,甘草6g。煎服法:取诸药加水300mL,文火煎煮20~30min,取汁150mL,再加水200mL,文火煎煮,取汁150mL,两煎混合,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1剂。加减:伴心悸失眠汗出者加生地黄、丹参、炒酸枣仁、远志、龙骨、牡蛎;急躁易怒者加龙胆草、牡丹皮、炒栀子、夏枯草;手指颤抖者加白芍、白蒺藜、钩藤;多食易饥者加石膏;便溏次多者加白术、茯苓、薏苡仁、麦芽;消瘦乏力者,加黄芪、党参、当归、熟地黄、枸杞子;皮肤瘙痒者加地肤子、苦参。同时给予原定降糖药物及抗甲状腺药物。4周为1疗程,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体质量恢复正常,心率基本正常,甲状腺区震颤及血管杂音消失,甲状腺肿减轻,血清FT3、FT4、TSH水平基本正常,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h血糖<8.3mmol/L;有效:治疗后症状改善,心率减慢,血管杂音减轻,甲状腺肿缩小,血清FT3、FT4、TSH水平基本正常,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无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善。

3.2 结果 18例中,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9%。

4 讨论

糖尿病隶属于中医学“消渴病”“消瘅”等的范畴。《灵枢·五变》有“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的记载,指出因怒致郁,因郁化热,终致消瘅。甲亢隶属于中医学“瘿病”“瘿气”范畴,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指出:“瘿者,由忧愤气结所生。”由此可见,瘿病和消渴病均可因情志刺激引起,临床上可具有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郁脾虚等共同的病机,故在治疗时皆可从调理肝脏入手,肝病最易犯脾,而加重患者病情,故临证时要重视调理脾胃,针对两病的病因病机特点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方中柴胡、当归、白芍疏肝养肝;牡丹皮、焦山栀清热凉血消瘀,牡丹皮能泻阴中之火,使火退而阴生;茯苓、苍术益气健脾。全方使肝气调畅,脾得健运,阴液回复,郁火得清泻,则诸症可解。

临床发现部分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在发病时有过长期的精神情志不畅史,工作压力大,情绪急躁易怒等,为糖尿病合并甲亢从肝论治提供了临床依据。

猜你喜欢
丹栀牡丹皮白芍
妙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举隅
白芍与不同中药配伍减毒作用浅析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白芍花开
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中6种化学成分的影响与评价
丹栀逍遥丸微生物限度验证方法的建立与比对
牡丹皮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
牡丹皮及其主要成分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