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

2011-03-31 10:25赵春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根性压痛风寒

赵春雨

(大安市乐胜乡卫生院,吉林 大安 131315)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某种原因(损伤,过劳等)致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马尾神经)引起腰痛,并且伴有坐骨神经发射性头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病变。好发于20~3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部位以L4~5最多,L5~S1次之,L3~4较少见。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0例,均为大安市乐胜乡卫生院门诊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者29岁,最大者52岁;病程最长者3个月,最短者1周。均有腰、腿疼痛,恶风寒,患肢皮肤温度降低,局部皮肤感觉减退,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等症;腰椎生理弧度均减弱或消失;L4~5腰椎根性压痛。

2 治疗方法

以金匮肾气丸为主方治疗。生地黄、山药、山茱萸各12g,泽泻、牡丹皮、附子10g,茯苓15g,干姜、肉桂各8g。舌红苔少,口渴者去干姜,加枸杞子、白芍各15g,当归12g;便秘者加肉苁蓉15g,或酒制大黄10g;夜眠差者加龙齿、炒酸枣仁各15g;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者加桑螵蛸10g。同时施以、点、推等坐骨神经根松解手法,每日1次。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腰腿疼痛消失,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根性压痛(-),17例;显效:腰腿疼痛基本消失,无活动障碍,或小腿外侧及足有轻微麻木,部分恢复工作者,2例;好转:腰腿疼痛虽部分改善,但未能恢复工作者,1例。

4 病案举例

孙某,男,40岁。患者1个月前突感腰及左下肢疼痛,卧床休息1周,疼痛无改善。遂到某医院就诊,行MRI检查示:L3~4椎间盘膨出,L4~5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受压。行牵引治疗近1个月,病情无改善。拟手术治疗。因患者拒绝手术,遂来我院就诊。诉腰及左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疼痛,活动受限。体检,面色白光白,精神欠佳,左直腿抬高试验(+),加强实验(++),L5棘突左旁1.5cm处根性压痛,屈颈试验、挺腹试验均为阳性,左侧拇指背伸力减弱,跟膝腿反射正常。入院后予中药治疗。处方:生地黄、山药、当归、山茱萸各15g,泽泻、白芍、枸杞子、牡丹皮、附子、茯苓各10g,肉桂、桑螵蛸各10g,黄芪25g。水煎服,日1剂。手法治疗,1次/d。配合卧床休息,治疗30d病愈出院。随访工作生活正常。

5 讨论

中医学认为,腰腿痛同瘀血、风湿、风寒、肝肾不足等有关,《诸病源候论·卒候》曰:“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入肾经,故卒然而腰痛。”《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曰:“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真气交争,故腰腿疼”。腰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一为劳损而致肾虚;二为肾虚导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二者互为因果,寒湿凝滞,气血阻滞,隧络不通而至腰腿疼痛,下肢寒冷重着,弯腰及抬腿活动受阻。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能改善患者微血管形态、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椎管内外及微循环。补肾药物能使软骨细胞及软骨下骨小梁排列趋向整齐,软骨细胞退变延缓,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保护作用。正确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以理疗治其标,以中药治其本,可谓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佳途径。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0.

猜你喜欢
根性压痛风寒
冬读古诗御风寒
风寒感冒忧,来碗“神仙粥”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着眼“根性”,指导学生品评时事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前锯肌与颈椎旁肌在C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电生理诊断中的价值
领袖手持两把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