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进行低段教育的几点尝试

2011-04-01 15:42陈院生
成才 2011年6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伙伴规则

■陈院生

有效进行低段教育的几点尝试

■陈院生

小学生进入学校后,学习代替游戏成为他们生活的主导。因此老师在精心设计教育、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时,一定要注意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以“关爱”温暖学生,用“伙伴”帮助学生融入新集体

老师的关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小学生往往是通过爱老师、爱同学,进而爱班级、爱学校、爱学习的。

教师要善于把对学生的爱传达给每一个学生。一句简短的问候、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意的点头、一个竖起的拇指、一个无言的微笑、甚至于摸摸头、拍拍肩、拉拉手这些小小的举动,都会在学生心中撒下灿烂的阳光,让学生充满喜悦和力量。

教师还要善于帮助学生在接受爱的同时学会传达爱,去关爱同学、同伴。这样,集体生活、学习的环境才会更加和谐温馨。儿童同样不能缺少“伙伴”的关爱。当他们离开家庭的庇护,走进学校,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时,“伙伴”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视。“伙伴”是学生互相模仿、相互学习的对象。一位长期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开始到学校上课时,从不举手发言,下课常常一个人远远看着别的同学游戏,一天也难得与同学搭上话,其语言表达能力、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明显低于其他同学。这时,笔者主动带着她去和其他同学一起游戏,并有意识安排居住邻近的同学与她结伴,让她与小伙伴一起上学、回家,一起做作业、玩游戏。后来她渐渐地变得开朗、大方起来,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也得到提高。实践证明,有伙伴的小学生,更容易增强自信、融入集体、情绪稳定,并能积极愉快地学习。

二、以“好奇心”和“成功”的体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儿童不乏好奇心,而这些好奇心则是渴求学习的原动力。低段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读、写、算”,如何使学生在这看起来平淡无奇的简单练习中保持持久兴趣不厌倦,需要在教学中巧妙地设奇、设问,帮助学生掌握规律,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不断学习的进取心。

三、用游戏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儿童最初的学习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进入小学以后,虽然课堂成为他们学习的主阵地,但是课内外的各种有益的游戏,更能够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游戏应是低段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如课堂上我们常用的“看谁识字多”“组词大比拼”“口算比赛”“猜猜看”等小游戏都要求学生在相互竞争的情况下充分发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不仅促进了学生有意注意、有意记忆、联想、想象等智力品质的发展;也有助于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敢于承受挫折等意志品质的培养,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敢于挑战、勇于拼博的精神。而课外那些“跳房子”“踢踺子”“跳皮筋”“滚铁环”“拔河”“打乒乓”等等文体游戏活动,更需要学生团结协作,勇于进取,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也更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游戏是有规则的,没有规则的游戏就没法进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游戏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安排组织,有意识地设计游戏内容,说明游戏规则。通过游戏也能帮助学生认识规则的重要,从而懂得社会生活的规则是无处不在的,上学校有学校规则,课堂有课堂规则,行走有交通规则……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都有规则,都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如果我们违反了这些规则和纪律,任何活动都要受阻碍和干扰,我们必须承担后果和责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随时随地的自觉遵受各项规则,使学生通过一个个规范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者单位:湖北省蕲春县刘湖镇高潮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伙伴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伙伴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新伙伴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我的好伙伴“苍苍”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