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2011-04-01 17:19武汉市汉阳区郭茨口小学杨少君
成才 2011年11期
关键词:风筝写作文习作

■武汉市汉阳区郭茨口小学 杨少君

浅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武汉市汉阳区郭茨口小学 杨少君

不少小学生害怕写作文,尤其是学困生对作文更是望而生畏。学生怕写作文原因较多,但缺乏写作兴趣可能是最需要的原因之一。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人们对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对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巨大的作用,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种想要学的愿望,就会产生一种积极情绪,就会主动地、愉快地学习。要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必须激发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一、早起步,低要求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而忽视了说、写训练,认为习作训练的任务是三年级的事,从而导致小学作文教学“起步迟、起点高”。学生刚接触作文就遇到了“堵坡”,加上很多老师长期在3~6年级之间循环,对低年级教学不大熟悉,往往对学生期望过高。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学生怕习作的心理就自然而生。小学作文教学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早起步、低要求”的进行写作训练。从一年级就开始有机的渗透作文因素,由说到写,从最基本的“谁干什么”、“谁怎么样了”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开始训练,逐步引导学生说写一句具体的话,再过渡到写几句话,只要把句子写通顺即可。并多指导学生观察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先说一说,再写一写,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觉得写话很容易,为以后书面作文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丰富学生生活,挖掘作文之源

作文课上,有些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干瞪眼,一堂课过去了大半,作文却还没开头。问其原因,多数学生反映没事可写或是有事可写但记不清细节。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作文是随意编造和描写不具体的原因所在。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显然,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开启学生作文的源泉——丰富学生的生活。

首先,我们应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勤于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我们应让生活成为作文取之不尽的源泉。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时引导学生积累作文材料。

一次,我在班上组织了放风筝比赛。比赛前,我要求这次所放的风筝要自己动手做,并要求把自己做风筝的感受写在日记里。第二天,大部分学生拿着自己亲手做的风筝来学校参加了这次放风筝比赛。这次放风筝比赛的作文,我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强弱确定相应写作要求,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写在材料收集本里。有的学生做完风筝在日记里写道:“看到别人做风筝是那么的轻松自如,自己动手一做才知道要想把风筝做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不认真的去做,是很难做好的。”多么深刻的体会呀!

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感受带生活的乐趣,而且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了丰盈的源泉,学生再也不愁“无米下炊”了。他们用笔写出了自己真实的生活,写作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可在班上开辟“学习园地”,把每次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作文或片段誊抄上去,供学生品鉴。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的那样,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孩子们,尤其是那些后进生,看到自己的习作上了“学校园地”,就会显得特别兴奋,写作兴趣特别高涨,作文能力也能逐渐提高。

三、读写结合,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课是作文教学的主阵地,但如果想仅仅通过作文课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不够的。教师应在抓住这个“主阵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作文训练放在平时,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在读中学写。现行的小学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范文,对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和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教师可重点抓住邱少云在烈火烧身这种难以想象的痛苦中“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等描写,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仿写“由外表到内心活动”的片段描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读中学写,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借鉴到了课文的写作方法,觉得写作轻松了,对作文的兴趣也就大大提高了。

四、因人施教,评改激趣

据统计,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与教师在作文批改和评语中惯用的“纠谬法”有很大的关系。学生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把“杰作”交给老师,总希望教师能给一个完满的回答。可是,当他们兴致勃勃地打开作文本,发现到处是老师用红笔勾、划出的不足之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批改产生厌烦情绪,将作文本往抽屉一丢,不去理睬。这样不仅教师的批改失去意义,而且更会使学生失去写作的信心。据心理学家分析,缺乏肯定的批评会使人情绪低落,而情绪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一个人的情绪越低,所投注到要从事的事情的注意力就越少,任务也就完成得越糟糕,而陷入更加低落的精神中。如果这时有一句鼓励的话,便会使人重新估计自己的能力和信心,重新审视所要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在批改作文时应注重鼓励性。成功的欢乐是一种情感力量,作文批改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见了作文评语后都有成功感。每次作文后,挑选有代表性的作文,让习作者自己向全班同学朗读,让同学们共同分享写作的欢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作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实践。我们不论用什么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都要遵循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原则,这样教者才能教得轻松,学者才能学得愉快。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风筝写作文习作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写作文等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