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2011-04-01 03:18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师德职业道德道德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作为教育事业的最高学府——高等学校,在加强师德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更要遵循师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1-3]。

1 强化教师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受个体一般道德发展水平的制约,两者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相关性。任何称职的、优秀的教师,都不会以一个合格的公民为满足,他的社会角色和职业特征要求他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高等学校在处理教师的选择、录用和培训等方面,都应该注重教师的师德。一般道德不佳的人,不准许进入教师队伍。只有一般道德基础良好的人,在职业道德方面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由此看来,师德与道德水平的发展密不可分。它不是一个孤立独行的过程,而是伴随着个别一般道德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一般道德是职业道德发展的基础,而职业道德发展又会深化一般道德。

教师要自觉培养自制能力。所谓自制能力就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自制能力是教师步入更高道德境界不可缺少的意志品质。正如平时所说:“我今天心情不好,怎么看学生都不顺眼”,这就是因为这些教师将自己的感情色彩带到了工作中,缺乏自制力的表现。这时,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随时将个人的情绪、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

2 认识师德教育,促进师德水平

教师道德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而并非脱离人类文明大道凭空建造出来,它需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历史上和外国师德中合理的因素,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加以改造和充实。

教师道德形成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试图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教育是对生命情怀的倾诉与关注的过程,是知识的构建与生成的过程,是师生的世界彼此融合升华的过程。

3 推动制度创新,强化科学管理

在师德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强化科学管理,使师德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师德建设落在实处。要建立师德建设领导机构,健全师德建设的工作机制,完善师德建设责任制度,积极推进师德工作的常规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要建立师德建设的约束机制。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与教师的评优和表彰、岗位任聘、职务、职称晋升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师德评价制度和师德典型表彰奖励制度,通过完善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要加大对师德行为的考评力度。建立师德行为考评档案,将其作为评估、检查、总结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和教师队伍管理的重要内容,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总之,要认清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把握其内部基本规律,不断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使师德建设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

[1]呼艳芳.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10):138-141.

[2]王智海.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简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65-66.

[3]杨延红.关于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111-113.

猜你喜欢
师德职业道德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