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1-04-01 03:18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导师制创造力师生关系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明确指出:“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是: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 提高认识,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21世纪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技能和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与手段

2.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主要靠教师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最佳效果。应做到“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近、可信的知心人,成为学生创造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也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敢问、想问、爱问,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实践、交流、总结等学习过程中。

2.2 改变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案例式、情景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表现和自己动手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推行导师制,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创设了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格局。导师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了很好的桥梁与纽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教师进行思想、学习甚至心理与生活上的交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能力,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启发和诱导,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学习和思考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探索,主动去了解、认识、研究新事物,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4 整合资源,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对实验(实训)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打破实验室三级管理体制的旧格局,按照学科或门类,建立实验室二级乃至一级管理体制,在全校实现资源共享。

2.5 开展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如召开实践技能大赛等,假期组织多种多样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学本领。

2.6 严格管理,注重毕业实习环节 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制定实习计划、实习大纲以及相应办法和措施,建立毕业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对毕业实习进行严格管理,保证毕业实习工作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地进行。

猜你喜欢
导师制创造力师生关系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