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湘译诗选本的诗学倾向

2011-04-02 07:06李红绿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济慈译诗浪漫主义

李红绿

(怀化学院外语系,湖南 怀化 418008)

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在分析古希腊喜剧《吕西斯忒拉忒》的不同英译本时提出翻译操控的观点[1]169,认为意识形态和诗学两个因素操控着译者的翻译策略[1]173。这种理论视角避开翻译研究中语言对等的微观分析,从文化语境等宏观视角探讨翻译活动的运行轨迹。这种研究视角对于分析译者的翻译活动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其翻译特点。文章将运用这一理论探讨朱湘译诗选本的特点。

朱湘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诗人兼译家,终其一生共译诗歌一百二十多首。30年代曾有人评论过朱湘的译诗,但此后朱湘的译诗研究一度沉寂。近年来,朱湘的译诗引起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学者对此做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如张旭博士的《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就是其中的力作,但研究力度还有待深入,值得进一步关注。作为新月派的“大将兼先行”[2]541,朱湘与闻一多、徐志摩等其他新月诗人有着相同的诗学诉求。他主张新诗创作应该回归传统诗学,讲究格律与韵脚,注重音韵的锤炼,应该“在脚镣手铐中追求有格律的新诗”[3]56。他的这种诗学观不仅体现了他本人的诗学追求,而且也代表着当时主流诗学的方向,影响着他的诗歌翻译策略和选材。文章尝试从这一角度探讨朱湘译诗选材的特点。

一、朱湘的诗学观

朱湘的诗学观是一种非功利的唯美浪漫的诗学观。他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追求纯诗。在寄给徐霞村的信中,他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文学道路——“唯美的文学道路”与“唯用的文学道路”[4]422。他更倾向于“唯美的文学道路”。在早期的游记散文《北海纪游》中,他对此做了论述,提出诗人应该不因世俗的利益而降低自己诗品。他说:“我们如想迎合现代人的心理,就不必作诗;想作诗,就不必顾及现代人的嗜好。”[5]10他的这种诗学观是超俗而唯美的。因为这种诗学追求,朱湘创作了经典的诗歌,翻译了大批佳作。朱湘的诗学观具体体现在对诗歌音乐性的追求、对中西格律诗歌的倚好、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倡导和对古典民歌的认同等诸方面。

(一)唯美诗学的追求

朱湘的诗学观是唯美的诗学观。1924年10月,朱湘在《时事新报》上著文阐述了诗歌唯美的观点,主张“读诗,读文学,是来赏活跳的美”,除此之外,可以“不再问别的事”[6]314。他进而解释“最简单而美好的”东西“是‘诗的’两字的注释”[6]316。溯其源,这种观点主要受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影响。朱湘推崇济慈的诗歌。在文学评论中,他曾多次援引济慈的诗话做例证。济慈倡导诗歌的真和美,认为诗歌应该有审美上的享受,如他在名篇《希腊古瓮颂》中写下的名句“Beauty is truth,truth is beauty”(美即真,真即美)就蕴含着唯美主义的萌芽。因此,济慈的美学观也被学界看成是英国唯美主义的主要源头之一。朱湘接受了济慈的影响,提出“诗的真理即是美”[6]315的观点。此外,朱湘唯美的诗学倾向在其戏剧评论《谈〈沙乐美〉》中也有所体现。他赞美唯美主义者王尔德的《沙乐美》“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奇特的艺术品”[7]185,“可看作是一幅给希腊最美的女子赫命(海伦)绣的五色陆离的帷幔”[7]189。这番赞誉显露了他唯美的诗学立场。

追求艺术形式的独立与完美是唯美主义的一大主要特征。朱湘在诗歌创作中践行着这些诗学主张。他所创作的名篇《采莲曲》、《摇篮曲》、《情歌》等都是现代格律新诗的典范。在诗歌创作中,他讲求诗歌形式的完美与音乐美,提出诗歌在形式上应该“顾到行的独立”与“行的匀配”,并解释“行的独立便是说每首‘诗’的各行每个都能站得住,并且每行从头一个字到末一个字是一气流走,令人读起来不至于生疲弱的感觉,破碎的感觉;行的匀配便是说每首‘诗’的各行的长短必得要按一种比例,按一种规则安排,不能无理地忽长忽短,教人读起来时得到紊乱的感觉,不调和的感觉”[8]158。这些观点反映了朱湘对诗歌形式美的追求。除了讲求诗歌的形式美,朱湘也追求诗歌的音乐美。在评徐志摩与闻一多的诗歌中,朱湘多次批评他们押韵不够严谨,并具体分析这些音韵瑕疵给诗歌美感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评徐君志摩的诗》一文中,他批评徐志摩的土音入韵“教人家看起来很不畅快”,如“吸凉粉正吸得滑溜有趣”的时候,突然“一个隔逆”,“把趣味隔去了九霄云外”[8]162。在《评闻君一多的诗》一文中,他同样批评了闻一多用韵不够讲究[9]165,并告诫之“诗而无音乐”,简直与“花无香气,美人无眼珠相等”[9]177。因此,在诗歌创作与诗歌评论中,朱湘注重诗歌形式与音韵上的美感。这些观点都体现了他对唯美的诗学的追求。

(二)浪漫诗学的追求

朱湘的诗学观也是浪漫主义的诗学观。他在文学评论中曾多次以浪漫主义诗人为例论述他的诗学观,如英国的柯尔勒治、济慈、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诗人是他引用较多的诗人。在其评论《郭君沫若的诗》一文中,他以柯尔勒治为例说明浪漫主义的含义在于寻找“新”的题材;并解释取得“新”的题材的途经——在“古代文明”里找不出新题材时,转向“现代文明”里寻找;在“经验世界”中受狭隘时,便“展开玄想之翼”飞向“超验世界”[10]186-187。这番解释说明了朱湘对浪漫主义诗歌的看法。

朱湘的浪漫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他对浪漫主义诗人赞赏的态度上。他曾多次流露出对济慈、华兹华斯、柯尔勒治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倾羡之情。比如,他称赞柯尔勒治是“英国第一流的诗人”[11]110。除了外国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也特别推崇本国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李白等人的诗歌,如在《诗的产生》一文中,他以《采莲曲》的创作为例说明屈原诗歌对他的影响[12]206。朱湘也十分重视浪漫主义文学的教化功能[13]198。他认为浪漫主义文学可以“培养出想象丰富、魄力坚强的国民”[13]199。因为这种浪漫主义诗学倾向,朱湘创作了很多浪漫主义诗歌。他的诗集《夏天》、《草莽集》、《石门集》中有很多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浪漫主义诗歌。

朱湘浪漫主义的诗学观也体现在他对古代民歌的倡导上。在《古代的民歌》一文中,他论述了英国古代民歌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朱湘认为,当浪漫主义承古典时代之敝,徘徊于绝路的时候,白西主教搜集的《古代诗歌遗珍集》使英国浪漫主义的想象“白热起来”,使之“另外走出一条美丽的路”来[11]102。在此文中,他总结了古代民歌的五种特点:题材不限,抒写真实,比喻自由,句法错落,字眼游戏[11]103。这些技法——自由地运用奇特的比喻,自然地抒发真情实感,不拘一格地选择句法和题材,也是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主要手法。因此,朱湘对古代民歌的倡导蕴含他对浪漫主义诗学的追求。

总的说来,朱湘的诗学观是唯美浪漫的非功利诗学观。唯美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是朱湘诗学观的一大主要特点。他既追求诗歌艺术的独立性与美的超现实性,强调诗歌审美感觉上的享受,也注重诗歌中情感的自然抒发、想象的大胆瑰丽、超现实手法的运用与理想化人物与世界的塑造。在文学创作中,他避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功利性,反对古典主义的冷漠与理智,强调文学作品形式的完美,反映了他唯美浪漫的诗学追求。

二、译诗选材上的唯美主义倾向

朱湘译诗选材上的第一个特点便是译诗的唯美主义倾向。自18岁开始在文学刊物上发表译诗以来,他共译诗歌120多首,生前出版译诗集《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36年出版译诗集《番石榴集》,收集了90多首译诗。1986年5月,由洪振国先生编辑整理的《朱湘译诗集》出版。该集收有朱湘的绝大多数译诗,选本广博而精致,收录了分别译自16个不同国家的诗人的诗作。其中,印度诗4首,波斯诗10首,阿拉伯诗4首,斯堪迪纳维亚、俄国、荷兰、西班牙、哥伦比亚诗各1首,德国诗4首,英国诗41首,法国诗7首,罗马诗6首,意大利诗2首,希腊诗17首,埃及诗2首,罗马尼亚诗14首,共计116首①。在110多首诗中,具有唯美倾向的诗歌多达20多首。

朱湘选译的唯美诗歌艺术性强,都是从古至今诵读不衰、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佳作,如他选译印度迦梨陀娑、伐致呵利,波斯莪默·伽亚谟、萨迪、哈菲兹,罗马维吉尔、卡图鲁斯、马希尔,意大利但丁,希腊萨福、阿那克里翁等诗人的诗歌。这些诗人的诗歌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或情景交融,揭露出生命的律动以及人生的普世价值,在语言、韵味、诗趣以及创作技法等各方面成熟而优美,经久不衰。例如,迦梨陀娑是梵文文学中公认的最伟大的诗人[14]4,他的诗不仅音韵工整,语言优美,而且内容艳丽,具有唯美诗歌的特点。现节引朱译迦梨陀娑的诗歌《秋》如下:

秋天来了,是一个女郎,

修长内兼有苗条,

嘉禾颤动在她的鬓上,

面庞是菡苕轻描,

衣衫织就了草花热闹;

翩然的行过秋乡,

迎了她鸟雀齐声喧叫,

有如那环珮铿锵。

…………

在稻田里有穗茎修长

对了风一身颤抖;

垂垂的花树舞蹈颠狂,

拦了腰被风紧搂;

花儿与花儿接吻,点头,

在风吹皱的莲塘——

是风把一点恋情挑逗

秋天的年少儿郎。[14]4-5

这两节诗节选自《秋》的第一节和第三节。原诗共三节,每节八行,交叉押韵,音韵优美,语言华丽。在这首诗中,迦梨陀娑把“秋天”比喻成一位婀娜多姿的女郎。她身着美丽的衣裳,顾盼生情,款款地行走在乡间,伴随着秋天的微风,挑逗着人们的情思,很富有美感。整首诗充分显示了诗人迦梨陀娑丰富的想象力和唯美的情调。

总的说来,朱湘选译的这类诗歌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注重音韵、形式及语言的锤炼;在内容上注重审美体验,并通过譬喻和想象创作出唯美的形象。朱湘选译此类诗歌与他唯美的诗学观是分不开的。

三、译诗选材上的浪漫主义倾向

朱湘选本的第二个特点是选材上的浪漫主义诗歌倾向。在朱湘翻译的诗歌中,他选译最多的诗歌要数浪漫主义诗歌。他翻译了德国诗人歌德、海涅,英国诗人布莱克、彭斯、华兹华斯、柯尔勒治、雪莱、济慈,法国诗人拉马丁等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达二十多首。浪漫主义诗歌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正如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所言,“好的诗歌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在诗歌创作中,浪漫主义诗人敢于采用新的语言和技法,突破传统的创作手法,运用大胆而瑰丽的想象,以宣泄心中的情感。他们或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或讴歌心中的理想世界,或崇尚内心的安宁,或赞美浪漫的爱情和深厚的友情,都讲求真实而自然的抒情。朱湘选译海涅的诗歌“Du bist wie ein Blume”(《你好比一朵花儿》)就是其中一例。现引如下:

你好比一朵花儿

美丽,纯洁,又天真,

我凝视着,慢慢的

有忧愁入了寸心。

我真想抬起了手

轻放在你的发里,

求天保佑你永远

纯洁,天真,又美丽。[14]48-49

这首诗是海涅的早期诗作。海涅早期的诗作深受民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原诗2节,每节4行,押韵方式为abab cddc,音韵优美,语言明快而通俗,风格质朴,颇有民歌的特征。诗人在诗中把心中的恋人比喻成美丽、纯洁又天真的花儿,并对她一往情深,情真意切。诗中既寄托着诗人对心中理想恋人的憧憬,又对这种憧憬的现实性抱有丝丝的忧愁,两者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给这首诗增加了独特的韵味。朱湘在翻译此诗时以顿代步,并把原诗的押韵方式改为abab cdcd,使之符合汉语诗歌的音韵特征,取得了与原文相当的音韵效果。除了翻译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诗,朱湘也翻译过具有宗教色彩的浪漫主义诗歌,如他选译歌德的《夜歌》(又译为《流浪人的夜歌》):

暮霭落峰巅

无声,

在树杪枝间

不闻

半丝轻风;

鸟雀皆已展翼埋头;

不多时,你亦神游

睡梦之中。[14]46

这首诗是歌德短诗中的名篇,被译为多国文字,并谱曲传唱。原诗共8行,37个音节,押韵方式为ab ab cd dc,短小精湛。通读这首诗可以发现诗中笼罩着浓浓的幽寂与宁静:暮色已至,悄无声息;树尖无风,不闻声响;倦鸟归林,展翅入梦;有感于斯,诗人亦将入梦。诗人在诗的最后一句“不多时,你亦神游 睡梦之中”使用了隐喻,加深了诗中幽远意境,使之着上了宗教冥想的色彩,表达了诗人祈求祥和的心情。在翻译此诗时,朱湘使用37个汉字,采用与原诗同样的押韵方式ab ab cd dc,完美地再现了原诗的音韵美,匠心独具。除了选译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海涅和歌德的诗作,朱湘选译最多的还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其中,他选译了济慈6首诗歌。下文节选的朱译诗歌《夜莺曲》就是济慈的名篇。

我的心痛着,困倦与麻木

沉淀入感官,如饮了酖酒

不多时,又如将鸦片吞服,

我淹没进了里西的川流:

这并非嫉妒你的好运气,

这是十分欣羡你的幸福——

欣羡着你这轻翼的木仙

与山毛榉商议

好了,在重重绿荫的深处

安详的扬起歌喉唱夏天。[14]151-152

《夜莺曲》原诗共8节,每节10行,用抑扬格五音步写成,押韵方式为ababcedced,音韵工整而优美。上文节选的诗节为原诗的第一个诗节。在这节诗中,诗人先写自己因罹患疾病而遭受的痛苦,希望走进西的川流(Lethe)[14]151忘却一切不幸;然后写他听到了夜莺欢快的叫声,联想到了自由洒脱的木仙(Dryad),不由得羡慕起自由快乐的夜莺。通过这节诗可以看出济慈在诗歌创作中善于运用神话典故来构建理想化的人物和世界,表达心中的情感,从而扩大诗歌的张力。运用传奇和神话创造理想的境界、表情达意是济慈诗歌创作的一大特点,也是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典型特征。选译济慈等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体现了朱湘在译诗选材上的浪漫主义诗学倾向。

朱湘选译浪漫主义诗歌的倾向还体现在对古代民歌的翻译上。在朱湘的译诗集中,所译古代民歌达二十多首。这些民歌风格朴实清新,自然而真实,写作手法不拘一格,反映了朱湘选译诗歌时独到的诗学眼光。1924年3月,朱湘发表了第一部译诗集《路曼尼亚民歌一斑》。这是一部民歌汇总集。他在该集后作《重译人跋》,表明了对民歌的看法。他认为“民歌是民族的心声”,“从一个民族的民歌可以推见这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和思路”[14]332。时隔一年,他又在《古代的民歌》中详细地分析了民歌创作的技法,并建议中国的新诗应该学习古民歌的长处,因为他认为古代民歌的创作技法是“有望的花种”,“如能将它们撒在膏腴的土地上,它们一定能发出极美丽的花来”[11]114。朱湘把这种观点付诸于实践,翻译了大量优美的外国民歌,如他翻译的罗马尼亚民歌《吉普赛的歌》就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我手颤着轻摸你白汗衣的折叠,

与绕在你颈子上的碧珠串。

从前我的帐篷前火光熊熊,

现在你看,——火光灭了。

从前在山下,当黄昏的迷人时候,

你把新鲜,甜美的双唇给了我;

那时我的心乐的怦怦跳荡,

现在你听,——他不跳了。

在早地上,白杨的树荫下,

午日射不到处,我们高兴的散步;

那时爱情初生,强壮而好看,

你可知道?——爱情现在死了。

因为你的心黑,趋向堕落,

所以就是爱情,它也无力止得住你。

我的帐篷前火光曾熊熊过,

现在你看,——火已冷了。[14]313-314

这首诗共4节,每节4行,用民谣体写成,音韵回环反复,富有音乐性,适于吟唱,尤其是每节诗的后两句通过安排相似的韵脚,取得了一唱三叹的效果,富有感染力。从诗的内容上来讲,全诗以回忆的方式描写了一对恋人从相识相恋,到最终各奔东西,诗人独品失恋痛苦的过程。全诗抒发的情感自然而真实,再加上诗中“艳情”诗句的装点使这首诗着上了浪漫主义的色调。因此,朱湘转译这首民歌折射出他对民歌中浪漫主义元素的倚重,以及选译民歌时的浪漫主义倾向。

四、结语

朱湘是一位兼有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气质的诗人。他既追求浪漫主义自然与真实的抒情,瑰丽与华美的想象,也追求唯美主义愉悦的美感,独立与完美的艺术形式。他的诗学观不仅代表着他自己的诗学追求,也代表着主流诗学的方向。他的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的诗学倾向影响了他的译诗选材。在朱湘翻译的一百二十多首诗歌中,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的译诗达六十多首。朱湘在翻译选材上对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诗歌的倚重说明了诗学观对其译诗活动的影响。

注释:

①据学者考证,朱湘共译诗歌一百二十多首。见张旭:《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0页。198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洪振国先生整理加注的《朱湘译诗集》。该集共收朱译诗歌106首,收有朱湘生前的绝大多数译诗。本文援引的译诗以及数据的采集主要参照该译诗集。

[参考文献]

[1](比利时)安德烈·勒菲弗尔.翻译策略:生命线,鼻子,腿,把手:以阿里斯托芬的《吕西斯忒拉忒》为例[M]//马会娟,苗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徐志摩.诗刊放假[M]//李书敏,严平,蔡旭,等.徐志摩散文小说选.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541.

[3]罗皑岚.二罗一柳忆朱湘[M].北京:三联书店,1985:56.

[4]乐齐.精读朱湘[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422.

[5]朱湘.北海纪游[M]//孙玉石.朱湘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10.

[6]朱湘.吹求的与法官式的文艺批评[M]//蒲花塘,晓非.朱湘散文:下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7]朱湘.谈《沙乐美》[M]//孙玉石.朱湘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8]朱湘.评徐君志摩的诗[M]//王彬.中书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9]朱湘.评闻君一多的诗[M]//王彬.中书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10]朱湘.郭君沫若的诗[M]//王彬.中书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186-187.

[11]朱湘.古代的民歌[M]//王彬.中书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12]朱湘.诗的产生[M]//孙玉石.朱湘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206.

[13]朱湘.文学与年龄[M]//孙玉石.朱湘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14]洪振国.朱湘译诗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济慈译诗浪漫主义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电影《明亮的星》中女性主体芳妮与济慈作家形象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千件羽绒服温暖黑龙江困难退役军人
济慈的死亡哲学观
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听他吟她的《歌》
描写规范理论在徐志摩译诗作品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