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性高校传统专业新生的认同教育

2011-04-08 14:55尹剑华赵雨云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校史认同感校友

尹剑华 赵雨云

(湖南科技学院 教材采购中心,湖南 永州 425100)

对地方性高校传统专业新生的认同教育

尹剑华 赵雨云

(湖南科技学院 教材采购中心,湖南 永州 425100)

地方性高校传统专业部分新生对学校或专业认同问题较严重,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该文分析影响传统专业新生对学校或本专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性强的认同教育方法和途径,增强新生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扫除心理障碍。

地方性高校;传统专业;新生;认同教育

地方性高校新生都普遍存在对新学校的认同问题,尤其是文史类、哲学类、冶金类、地质类、数理化基础学科等传统专业[1],这些专业由于发展历史悠久,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但在招生方面与热门专业相比,这类专业就显得比较冷落,部分新生中更严重地存在认同缺失问题。如部分新生认为就读的大学或专业不是自己大展才华、学有所成的理想目标,无法建立认同。这些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看不起学校,瞧不起老师,有的学生甚至选择弃学,或退学复读,或盲目的要求转校或转专业,不安心学习进而成为差生。因此,如何对新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学校认同教育是高校新生教育中的重要课题,对新生专业思想的稳定、法纪观念的增强、勤奋好学精神的培养和良好学风的形成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认同概念最早是由威廉·詹姆斯和弗洛伊德提出, 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2]P121。现代一般认为“认同”的涵义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承认、认可和赞同;二是自觉地以所认可的对象的规范要求自己,按所认可对象的规范行事。认同是在与他者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顾名思义,认同有 “认识同化”的意思,有“对某一现象承认认可并且自愿地按其规范行事”的含义[3]。

认同教育是指学校为实现师生的“认同”而把不同水平、不同意见、不同性格的个体引导到正确的轨道、规范的准则、集体的意志、科学的决策上来,使之达成共识, 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4]。认同是一种心理,是可以培养的。因此要加强对新生的认同教育,使其逐渐形成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可、接受、满意,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的目的。

一 影响传统专业新生认同感的原因分析

(一)新生的自我期望值高于录取学校和专业

不少大学新生自我中心意识强,渴望成功,普遍自我评价高,期望值高,但社会经历浅,理想色彩浓。有的新生没考上理想中的高校,迫不得已来到地方性高校就读,因而成天埋怨、自责、沮丧、悲伤、对学习兴趣下降,逐渐抱怨新学校、新老师,整天想着转校、转系、转专业。有的新生考上大学之前是所在学校的佼佼者,是老师的高足弟子、是同学的学习楷模、是家长的心肝宝贝,而现在进入高校与身边的同学相比,他们发觉自己很普通很一般,甚至要比别人矮半截,对大学生活充满沮丧,失去信心。有的新生已经适应了中学的管理模式,一旦进入大学后发现老师没有以往的中学老师那样管得细管得紧,骤感茫然无措,他们上课走神,作业马虎,纪律松懈。甚至有些学生厌学、旷课,迷恋网络游戏,荒芜学业,虚度年华。

(二)高校的社会声誉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分一本、二本、三本和专科,还分重点和一般。有各种高校排名榜。高校对社会的科学研究贡献,科技创新实力,优秀教师,大师级人物和历届校友个人发展情况等等。在考入大学前学生从各种渠道了解到这些信息,影响高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影响学生的认同感。有较高社会声誉的学校,自然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

(三)高校所处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的影响

有的考生不是选择报考的大学,而是选择报考的城市,觉得在大城市读书就有面子,来校、回家或出游交通方便。通常情况下,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等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对考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而不知名的较小城市则吸引力不大,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高校招生受一定影响,新生的认同感较差。其实对有些学生而言,在相对较小的城市就读,学习氛围更好,更适合学生安心读书。小城市消费水平低,生活、学习费用少,而且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求学的好地方。

(四)业发展前景和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影响

一个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坚定信心和学习的无限动力,而且给未来的前程寄于美好而甜蜜的憧憬,增强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同感。历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一方面说明该专业教学质量优,学生素质高,社会评价好,另一方面说明该专业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要,这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自豪,从而建立对专业的认同。如果历届毕业生就业率低,学生对专业发展前景感到暗淡,则学生的认同感必定较差。

(五)高校的教学与生活条件的影响

一般来说,教学设备先进、师资雄厚、教学质量好、生活环境优美、这样的高校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反之,则新生认同感较差。其实现代中国的大学校园普遍景色宜人,环境优美,娱乐和健身体育设施完善,食宿生活条件较好,教学科研设施基本齐备,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有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基本上能满足学生读书学习生活休闲的需要。

二 开展新生认同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校史认同教育

所谓校史,即学校的历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学校重大改革决策的实施情况, 有杰出贡献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事迹,历届学生在校时为学校赢得的荣誉,学生走向社会后对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特色和学校的文化、传统、精神等等[5]。要充分重视校史、校情的教化、导向功能,新生刚入学对新学校充满了好奇和无限的憧憬,要及时开展校史教育,如举办校史校情知识讲座,组织新生参观校史展览;邀请领导、校友和教师做报告,谈求学经历和自己的奋斗人生,谈学校的发展规划;请高年级同学与新生座谈,聊聊学习考研经验,说说校园生活趣闻等。通过这些措施,让大学生逐步熟悉学校发展的历史,了解学校历史上涌现出的杰出人才。这样,逐渐培养新生对学校的认同心理,同时让学校的优良传统、校园文化和好学精神代代相传,激励学生爱国爱校,走上成才之路。

(二)校园文化认同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6]。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陶冶人格,净化灵魂,使校园中的人有意无意地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因此,学校要充分重视对新生的校园文化认同教育。第一,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等校园德育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抵制不良文化和腐朽思潮的侵蚀。第二,开展优秀校风建设活动,塑造学校精神,造成一种心理氛围,形成学校独特的个性,这是校园文化认同教育的核心内容。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文化活动,举办各种学术报告、形势政策讲座,社团活动,读书会,讨论会、演讲会,文艺晚会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其特长、展示其才华。第四,科学布置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实现环境文化育人。

(三)专业优势认同教育

专业认同教育十分重要,学生只有认同专业,才会热爱专业,才会形成一个正确稳定的专业思想,才会安心学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专业认同感教育,如为新生举办专业介绍会,参观实验室、校办产业和校园、优秀校友报告会等等活动。具体介绍国内外本专业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本学科的实力、科研优势和特色,在国家和省高校中的学术地位及影响、院系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师资力量、实验条件、产学研结合情况、教学科研创新成果、学生考研状况、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岗位和优秀校友的模范事迹等。校友是学生自我未来发展的影子,专业培养的优秀校友多,人才辈出,对新生鼓励作用更大。优秀校友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对优秀校友的认同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强化新生专业认同感的教育,对于创造良好学风,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学生自我认同教育

部分新生中存在自卑心理或迷茫心理。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战胜自卑,树立信心。要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长处。通过谈心教育新生,进入大学就是走上了一条新的起跑线,就是新的奋斗历程的开始,任何等待、抱怨和消极的情绪都只会阻碍大家进步,只有积极努力,奋起直追,才会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高考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进了地方性高校,不要气馁,勤奋学习,照样可以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如果再加把劲,还可以通过大学的努力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依然可以实现自己的名校梦想。利用优秀校友的事迹进行学生自我认同教育是个好办法,要特别注意利用网络、宣传橱窗和报纸展示校友的成功事迹,用校友的创业事迹和奋斗精神鼓励学生,让新生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念,专心致志,满怀希望和憧憬投入大学的读书学习当中,促进学生成才。

[1]王正,罗华,陈灵强.论传统专业的现代转型──以“汉语言文学”为缘起[J].台州学院学报,2005,(5):49-54.

[2]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评[J].兰州学刊,2005,(4).

[4]曹家俊.认同教育是学校文化形成的重要保证[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6):54-56.

[5]池秀梅.校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9-72.

[6]李先.浅析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S1):189-190.

G64

A

1673-2219(2011)08-0152-02

2011-05-03

湖南科技学院2009年教师科研重点课题(09XKYTA007)。永州市科技局2010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尹剑华(1965-),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赵雨云(1963-),男,湖南邵东人,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党总支书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研究,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研究。

(责任编校:王晚霞)

猜你喜欢
校史认同感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校友风采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