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浊毒病机与治法初探

2011-04-09 10:58孙春霞李佃贵吕素君刘经选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浊毒气机病机

孙春霞 李佃贵 吕素君 刘经选

(河北省中医院肿瘤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1]。因此,胃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一种疾病。中医学将胃癌归于反胃、胃脘痛、噎膈、积聚、伏梁等范畴。长期以来,手术加化疗已形成了胃癌的常规治疗模式。虽然早期胃癌的手术治疗效果相当乐观,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失去了手术机会,胃癌对化疗不甚敏感,而化疗本身又有诸多的毒副作用及局限性,这就迫使人们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李佃贵教授在总结前人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环境污染、疾病模式及疾病谱的变化,发现浊毒是许多慢性疾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2-6],因此提出了“浊毒致病学说”,创立了浊毒理论。我们临床上运用浊毒理论指导胃癌的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浊毒致胃癌理论简述如下。

1 浊毒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毒就是对人体的有害因素,六气太过变为六淫,六淫引起人体发病,六淫就是“毒”;人吃的药物、食物,如果药不对证,或者食物变质,造成了对人体的伤害,这个过程就是“毒化过程”,这种所谓的药,或者食物就是“毒”。清浊是《内经》的基本概念,来源于古人对于水的认识。水有清浊,人与自然相应,其体内的精微物质气血也有清浊。而且,清浊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互相转化的。人体内有许多生理物质,本来是清洁而流动的,如果由于内在、外在的各种原因,失去了其本来的特性,变成混浊、浓稠的物质,这就是“浊化过程”,浊化了的物质成了引起人体发病的因素,它就是“浊邪”。因此,“浊毒”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

2 浊毒的成因及致病特点

浊产生有2个方面原因:一是外感湿邪,由表入里,阻于中焦,湿邪困脾,浊邪内生;二是肝气不疏,木旺克土,脾失健运,湿邪内生,日久成浊。毒之成因,一般有2种途径,或由于外感火热,从血分而为毒;或由于脾虚湿盛,积湿成浊,久郁化热,热蕴成毒[5-6]。浊性黏滞,易结滞脉络,阻塞气机,缠绵耗气;毒邪性烈善变,易化热耗伤阴精,奎腐气血。“毒”之形成,与“浊”有密切的关系。若浊毒日久不解,毒与痰湿互结,深伏于内,耗劫脏腑经络之气血,而呈现虚实夹杂之证,在临床表现为缠绵难愈,变化多端。我们认为,“六气太过即成毒,气机不畅易生浊”,作为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的“浊毒”,其造成的危害是十分广泛的。

在人体正气不足、功能下降的时候,自然物质在人体内部发生的变化叫“浊毒化”;中医经过辨证论治,促使病理产物在人体内部重新被利用的过程,是一个“完全环保”的智能化过程。趋利避害,化毒为药,变废为宝叫“化浊毒”。

3 浊毒致胃癌病机

在胃癌发病中,浊毒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胃癌病因不外有三:饮食不节或不洁;情志不畅,肝气犯胃;或受外邪。肠胃为市,无所不受,三者皆可使胃腑损伤,胃气不行,胃失和降,脾亦不运,脾胃气机壅滞,功能失调,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日久则出现气滞、血瘀、湿阻、浊聚、食积、痰结及郁火诸症。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浊、毒之邪。因积湿成浊,积滞化热,郁热内生,蕴热入血而为毒。毒热伤阴耗血,浊邪中阻,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脾胃升降失司,水津不布,水湿痰饮食积不化而形成积聚。可见,胃癌以气血津液亏虚为本,浊毒内壅为标,而浊毒相关为害乃病机关键之所在。从临床表现看,胃癌患者舌质多红或紫黯,舌苔黄燥或黄腻,脉多弦滑或滑数,均为浊毒中阻之明征。从胃镜表现看,胃癌患者癌肿呈菜花状突入胃腔,表面有污秽的苔覆盖,或溃疡型,黏膜糜烂,底部有细小颗粒或覆盖白薄苔,与“浊”性质相似,而肿块隆起,黏膜充血、糜烂、溃疡,透见红色血管纹,与热“毒”伤阴性质相似。我们发现,以解毒化浊为主,辅以健脾和胃法指导胃癌的临床用药后,患者舌质转淡红,苔转薄白,脉象趋于和缓,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4 化浊解毒治疗胃癌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化浊解毒为胃癌图本之治,肿瘤早期,癌肿尚小,正气尚盛,正盛邪轻,治疗应采取以化浊解毒为主或大攻小补,或先攻后补的原则,此时祛邪即扶正,误用补益反有姑息养奸之弊;中期邪盛正伤,虚实夹杂,正邪相争,治宜攻补兼施;晚期癌肿增长至严重阶段,机体气血耗伤严重,正虚已成为矛盾主要方面,不扶正则无以祛邪,故治疗应以补为主或大补小攻,或先补后攻,以益气、养阴为主,不忘浊毒存在,在患者正气有所恢复后,应辅以攻邪消癌药物。因为浊毒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及加重的根本,故化浊解毒应贯穿胃癌治疗始终。

[1]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89.

[2] 史春林,陈建权,刘建平.浊毒理论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0,32(5):666-667.

[3] 程超超,雷威.浊、毒、瘀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J].河南中医,2009,29(8):766-767.

[4] 李佃贵,李刚,刘金里,等.李佃贵以“浊毒”立论治疗肝硬化经验[J].陕西中医,2006,27(11):1394-1395.

[5] 蔡春江,李佃贵,裴林.从“浊”“毒”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1):40-41.

[6] 曹东义,李佃贵,裴林,等.“毒”的启示[J].中医药通报,2009,8(2):30-33.

猜你喜欢
浊毒气机病机
从气机升降失调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症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
饮水
浊毒病机理论探微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ⅢA型前列腺炎浊毒内蕴证采用解毒通淋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