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下逐饮法治疗百日咳36例

2011-04-09 10:58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芫花甘遂大戟

高 鹏

(河北省南宫市中医院内科,河北 南宫 055750)

2009-10—2010-04,笔者运用峻下逐水法治疗百日咳36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诊。

1.2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均为我院内科门诊患者,均为痉咳期或前驱期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1岁;病程最长15 d,最短5 d。

1.3 治疗方法 治以峻下逐水法。药物组成:大戟、芫花、甘遂各等份。制备:醋制,焙干,研面,加10倍质量粳米粉炒黄,混合均匀后炼蜜为丸,每丸1.5 g。用法:1岁0.5丸,1~2岁1丸,3~4岁2丸,5~6岁3丸,每日晨服1次。

1.4 疗程及其他 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如有腹泻则酌情减量或停药。禁与甘草、辛辣等刺激食物同用。重症患者配合罗红霉素等药物治疗。

1.5 疗效标准 治愈:咳嗽消失,无并发症;好转:痉咳缓解;未愈:痉咳未改善,或出现并发症[1]。

2 结果

本组36例,治愈23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100%。

3 体会

百日咳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个月,故名百日咳。中医学认为,百日咳的发生主要由于素体不足,内隐伏痰,外邪入肺与伏痰搏结,肺失清肃,肺气上逆而发痉咳。本方治以逐水祛痰,运用下法祛除病邪,从痰饮论治百日咳,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本草纲目》指出“芫花留数年陈久者良。用时以好醋煮数十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晒干用,则毒灭也,或以醋炒者次之”。故中药方中芫花醋制,以减轻毒性。《神农本草经》曰芫花“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珍珠囊》谓甘遂“味苦气寒,苦性泄,寒胜热,直达水热所结之处,乃泄水之圣药。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故仲景大陷胸汤用之。但有毒,不可轻用”。《本草正》谓大戟“性峻烈,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2]。三药均有逐饮之效,均入肺经,作用峻猛,常同用治疗水肿、鼓胀、胸胁停饮之证。并擅除伏饮滞留胸中,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百日咳病机为风邪与伏痰搏结。饮去则无以生痰,故以逐水药泄水除饮,以消咳吐痰涎。但甘遂作用最强,其次为大戟,最弱者为芫花。其中甘遂善行经隧之水湿,大戟偏行脏腑水湿,芫花以泻胸胁水饮,并祛痰止咳见长。三药合用,荡涤痰涎壅塞,清利口鼻之窍。肺与大肠相表里,峻下逐水可使水饮痰浊由大肠排出,佐以粳米调养胃肠,蜜炼后增加润肺止咳之功效。故运用峻下逐水法治疗百日咳均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3-84.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117-119.

猜你喜欢
芫花甘遂大戟
UPLC法同时测定狼毒大戟中岩大戟内酯A和B
阿拉套大戟药渣化学成分的研究
细胞自噬对岩大戟内酯B诱导的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的影响
泻水逐饮的芫花
逐水良药
——甘遂
甘草甘遂不同配伍比例对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芫花药材中芫花酯甲和芫花酯乙UPLC-MS含量测定方法△
大戟属植物芳香化合物及药理活性
甘遂古今应用考
基于甘草对醋芫花泻下逐水效应的影响探讨反药组合配伍禁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