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合治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120例疗效观察

2011-04-09 10:58郭翠敏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蜡疗土茯苓牡丹皮

郭翠敏 苏 佳

(河北省邢台县医院类风湿科,河北 邢台 05400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内报道RA发病率约为 0.32% ~0.40%,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1]。70%以上的RA患者存在关节侵蚀性改变,其中约90%发生在疾病发展的前两年;约14%的RA患者在发病的12个月以内就不得不停止工作[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类RA早期(活动期)治疗尤为重要。1997-05—2010-05,笔者运用热痹汤加减内服配合蜡疗及黄藤透骨散外敷治疗活动期RA 120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均为我院类风湿科患者,门诊40例,住院80例。男39例,女81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6.3±9.2)岁;病程2个月 ~2年,平均病程(1.9 ±0.7)年。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类风湿诊断标准:①晨僵至少1 h,超过6周;②不少于3个关节肿胀,达到或超过6周;③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超过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胀,超过6周;⑤皮下结节;⑥X线示骨质疏松或骨侵蚀;⑦类风湿因子阳性。以上7条中具备4条即可诊断[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类风湿关节炎标准:关节肿胀疼痛如火燎,晨僵,活动受限,兼发热,伴口渴心烦,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腻或燥,脉滑数[3]。

1.3 治疗方法

1.3.1 内治法 予热痹汤加减。药物组成:土茯苓30 g,忍冬藤20 g,薏苡仁 20 g,生地黄 15 g,黄柏 10 g,防己12 g,牡丹皮 12 g,桑枝 12 g,牛膝 15 g,豨莶草 12 g,地龙12 g,水蛭5 g。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2次口服,连用15 d。

1.3.2 外治法

1.3.2.1 蜡疗 使用熔点为58℃的医用白色无水石蜡在蜡疗箱中熔化,取适量倒入医用弯盘容器中,待其外周凝固后从弯盘中取出,外敷包裹在病变关节(准确掌握蜡的温度,以免灼伤),每次30~40 min,每日1~2次,白天应用。

1.3.2.2 黄藤透骨散外敷 药物组成:雷公藤20 g,透骨草20 g,自然铜 10 g,乳香 10 g,没药 10 g,牡丹皮 15 g,红花15 g。将以上药物粉末取100 g倒入容器,加入等比例的白酒、醋和蜂蜜搅匀成稀泥状,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将调好的药泥抹于患处,并外敷一塑料薄膜,后用白色棉布固定,最好选择在夜间应用,12 h换药1次。皮肤溃烂及皮肤过敏者不宜敷用。

1.3.3 疗程 1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①临床治愈:受累关节肿痛等症状及体征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或改善,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至正常,类风湿因子(RF)转阴;②显效:受累关节肿痛明显好转或消失,关节功能好转,实验室检查CRP、ESR明显下降或接近正常,RF转阴;③有效:受累关节肿痛较入院前有不同程度减轻,实验室检查CRP、ESR有所下降,RF阳性,病情有所缓解;④无效: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无好转或加重[4]。

2 结果

本组120例,临床缓解 41例(34.2%),显效49例(40.8%),有效21 例(17.5%),无效 9 例(7.5%),总有效率92.5%。

3 讨论

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活动期的临床表现多见关节肿热疼痛、晨僵及功能活动受限等症状,中医辨证为湿热痹阻型。其病因病机多因风湿热邪侵袭;或风寒湿痹入里日久化热;或素体阳盛阴虚;感受外邪后易从热化;或过食肥甘厚腻之品,致湿热内生。湿热之邪流注关节经络,气血痹阻而发为本病。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用热痹汤加减。方中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为君药,《本草正义》云其可“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且舒筋脉,缓挛急;忍冬藤除经络之风热而止痛;生地黄性寒味甘苦,功能滋养阴血,润络通脉,清热凉血解毒,《本经》云“主伤中,逐血痹……除寒热积聚,除痹”,共为臣药。黄柏清热利湿,泻火解毒;防己苦寒,通利经络之湿邪,牡丹皮清热凉血散瘀,善透血中内伏之热毒;桑枝、牛膝分别偏于走上、下肢,牛膝并有强筋骨、活血通络作用;豨莶草有加强清热解毒、祛风湿、通经络和止痹痛的作用;地龙、水蛭为虫类药物,性善走窜,搜剔通络止痛,使气血通,营卫和,共为佐使。此方是治疗湿热痹阻型痹证的有效方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土茯苓可影响致敏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以后的炎症过程[5];丹皮酚具有抗炎解热镇痛抗过敏作用[6];生地黄水煎剂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显著抑制作用[6];粉防己碱有免疫抑制及明显镇痛作用[6]。

蜡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本草纲目》中曾有记载:“……用蜡二斤,于悉罗中熔,捏作一兜鍪,势可合脑大小,搭头致额,其病立止也。于破伤风湿、暴风身冷、脚上冻疮……均有奇效。”蜡疗的热力可使血液循环加快,利于肿胀消退。另外,石蜡的冷却过程体积逐渐缩小,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握力对局部的机械压迫作用可促使新陈代谢,且白天应用可使毛细血管扩张,毛孔开放,以利于晚上外敷药物更好的发挥作用。

外敷的黄藤透骨散中,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透骨草祛风湿通经络,使药效直达关节筋骨;自然铜活血散瘀止痛;乳香、没药和红花既活血化瘀,又能消肿止痛;牡丹皮活血散瘀,清热凉血;醋味酸,酸主收涩,以利消肿,酒有发散活血通络作用,蜜调可加强散剂的黏性以利于固定外敷。

综上所述,热痹汤配合蜡疗及黄藤透骨散外敷结合治疗RA活动期,标本兼顾,内外兼治,临床观察表明,能在短时间内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蒋明,林孝义.风湿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892.

[2] 彭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进展[J].新医学,2002,33(1):4-5.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9-30,137.

[4] 沈鹰.风湿病中西医诊疗概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3.

[5] 刘圣,沈爱宗.土茯苓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1997,25(5):54-56.

[6] 刘圣,陈礼明.清热中药现代药理与临床[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87,95,96-97.

猜你喜欢
蜡疗土茯苓牡丹皮
冲击波联合中药蜡疗治疗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药蜡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阶段的应用价值研究
土茯苓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中药蜡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护理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方草寻源——土茯苓
土茯苓叶和种子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蜡疗+疤痕霜防止烧伤增生性疤痕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