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运脾贴外敷配合理疗治疗小儿缺锌性厌食症临床观察

2011-04-09 10:58肖敬勋吴俊生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厌食症中脘莪术

张 赏 肖敬勋 吴俊生

(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急诊科,河北 衡水 053000)

小儿厌食症是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特点的疾病,大多不伴有其它症状。但病程长者往往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导致全身消瘦,抵抗力差。2008-10—2010-08,我院采用自拟中药厌食运脾贴外敷配合理疗治疗小儿厌食症78例,并与应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21-金维他治疗7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56例均为我院急诊科(兼社区服务中心)门诊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8例,男41例,女37例;平均年龄4.6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3.1年;对照组78例,男43例,女35例;平均年龄4.3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3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他疾病者;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无腹膨;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等。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厌食运脾贴(制法:肉桂、沉香、炒白术、小茴香、莱菔子各3份,莪术、广木香各2份,按比例称取,共研细末,存放入容器中,用时取白醋适量调匀做成直径约2.5 cm薄饼)2个,分别填放在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广州市华康电子有限公司)的2个药物电极圆形凹槽中,分放在中脘、左侧(腹)通谷2个穴位上,用远红外热疗带覆盖,再以弹性绷带固定,接通电源,热敷强度选择4~5。脉冲强度根据患儿的耐受力一般选择4~7,作用时间20~25 min,取下电极板,将药贴用医用通气胶带固定于皮肤,3 h左右后揭掉,每日1次。

1.3.2 对照组 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63)10 mL,每日1次口服;21-金维他(杭州民生药业集团,国药准字H20003795)1片,每日1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增加;好转:食欲好转,食量略有增加;未愈:食欲未见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 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78例,治愈70例,占89.7%;好转 5例,占 6.4%;未愈 3例,占 3.8%;总有效率96.1%。对照组78例,治愈52例,占66.7%;好转8例,占10.3%;未愈18 例,占 23.0%;总有效率 77.0%。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皮肤轻度瘙痒2例,但能够继续坚持治疗,无恶心、呕吐、局部皮肤糜烂、水疱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1例,便秘1例。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厌食症是小儿常见病,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儿童营养状态日益受到家长及教育界的重视,对小儿厌食症的研究也成为医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厌食作为儿科门诊常见的主诉之一,致病原因较多,中医学认为小儿时期“脾常不足”,饮食不能自调,喂养不当,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为主要发病机制。

我院采用厌食运脾贴外敷理疗综合治疗小儿厌食症,方中肉桂、小茴香温中助阳,祛寒健胃;炒白术补益脾气;莱菔子消食导滞,三者温、补、消结合,使脾阳得以振奋,食物得以受纳腐熟,水谷精微得以运化吸收。沉香、广木香、莪术有较强的行气止痛作用,能够促进胃肠的功能活动,使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道蠕动增强,消除胃肠道积气[2],同时利用沉香、莪术的行气活血作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使药物能够很好的吸收。中脘、(腹)通谷穴主治脾胃虚弱,腹胀,据实验观察针刺中脘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幽门立即开放,空肠黏膜皱襞增深,动力增强[3]。厌食运脾贴应用理疗技术经穴位透皮治疗小儿厌食症,使药物和经络的有机结合对局部以及通过局部对全身共同构成协同作用,集药疗、电疗、灸疗、热疗于一体,临床观察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具有无痛苦、起效快、药效持久、操作简单方便,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患儿易于接受,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90-291.

[2]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92-294.

[3] 董方信.现代实用中药新剂型新技术[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6-277.

猜你喜欢
厌食症中脘莪术
国王的厌食症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火针中脘治疗冻疮作用机制初探
加工炮制过程对温莪术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
UFLC-Q-TOF-MS法分析蓬莪术有效成分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厌食症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