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31例疗效观察

2011-04-09 10:58李玉珍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醒脑脑电图脑炎

李玉珍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河北 衡水 053000)

病毒性脑炎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常同时伴有脑膜炎,临床以发热、头痛、精神异常、癫痫发作、意识改变等为特征。由于其病情重,危害大,治疗不及时可遗留智能障碍、癫痫、肢体瘫痪等后遗症,有很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1]。2008-01—2010-03,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31例,并与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1例均为我院儿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4.91±1.92)岁;发热 24 例,头痛 22 例,呕吐21例,出现精神症状10例,抽搐8例,意识障碍12例,出现病理征12例,瘫痪2例;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10×109/L 21例;脑脊液检查29例,颅压高19例,脑脊液外观透明26例,黄变3例,WBC计数增多20例(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蛋白正常22例,蛋白轻度升高7例,糖和氯化物均正常;脑CT或MRI检查23例,弥漫性改变(波及额叶、颞叶、顶叶)17例;脑电图检查20例,高幅、慢波16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9个月~12岁,平均(5.22±2.01)岁;发热21例,头痛24例,呕吐19例,出现精神症状9例,抽搐7例,意识障碍11例,出现病理征14例,瘫痪2例;外周血WBC计数>10×109/L 23例;脑脊液检查27例,颅压高16例,脑脊液外观透明25例,黄变2例,WBC计数增多21例(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蛋白正常20例,蛋白轻度升高7例,糖和氯化物均正常;脑CT或MRI检查20例,弥漫性改变(波及额叶、颞叶、顶叶)15例;脑电图检查22例,高幅、慢波1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尼尔逊儿科学》中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2]。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进行控制体温、止痉、应用激素、降低颅内压、抗炎、抗病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脱水降颅压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067)5 mL/kg,重者每6~8 h 1次,轻者每日1~2次,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停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陕西省秦光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46103)0.2 ~0.3 mg/kg,每日 1 次入壶,用3 ~5 d。利巴韦林注射液(病毒唑,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第六制药厂,国药准字H19993172)10~15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用7 d。青霉素40万U/(kg·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2~5万U/mL),每12 h 1次静脉滴注,用7~10 d。营养脑神经药物用能量合剂、胞二磷胆碱(抽搐者、颅内压升高者慎用)。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0563)0.2 mL/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每日2次静脉滴注。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及脑电图、影像改变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及脑电图、影像改变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未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脑电图及影像改变无改善[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组31例,发热改善时间(3.41 ±1.43)d,头痛改善时间(1.94 ±1.38)d,呕吐改善时间(1.74±1.52)d,精神症状改善时间(4.48±2.46)d,抽搐改善时间(2.36 ± 1.45)d,意识恢复时间(2.93±1.20)d;对照组 30 例,发热改善时间(4.73 ±1.77)d,头痛改善时间(3.42 ± 1.82)d,呕吐改善时间(3.53 ±1.85)d,精神症状改善时间(6.65 ±2.84)d,抽搐改善时间(4.52 ±3.77)d,意识恢复时间(4.64 ±2.82)d。2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31例,治愈27例(87.1%),好转 2 例(6.5%),未愈1 例(3.2%),死亡 1 例(3.2%);对照组30 例,治愈19 例(63.3%),好转6 例(20.0%),未愈3例(10.0%),死亡2例(6.7%)。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 <0.05)。

3 讨论

临床常见的病毒性脑炎有疱疹病毒性脑炎、虫媒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性脑炎、麻疹病毒性脑炎、风疹病毒性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炎等,临床上仅有1/4的患者能查出确切的致病病毒。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实质的损害,引起脑炎。病毒性脑炎患者神经系统受累是由于病毒迅速增殖,直接侵犯和破坏神经组织以及病毒抗原引起宿主剧烈的免疫反应,导致脱髓鞘病变和血管周围损害所致[2]。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轻度升高,病原学检测示相应的病毒抗体阳性。脑电图可见弥漫性的δ波或θ波活动以及波幅低平。头颅CT或MRI早期可示炎症改变,后期可见脑萎缩、脑软化灶[3]。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有关,其症状和体征多样,轻重不一,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当前的主要目标。

病毒性脑炎全年均可发病,严重损害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常留有后遗症,因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医学认为,脑炎属暑温、伏暑范畴。轻型多属卫气,重型、极重型多属气营,因此中医治疗上则按卫气证和气营证进行处理[4]。醒脑静注射液为安宫牛黄丸改制而成的水溶性注射液。安宫牛黄丸的主要成分是牛黄、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镇静止痉、安神醒脑开窍、疏通经络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镇静解痉作用,还具有抗病毒、抑菌和杀菌作用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增进大脑功能,反射性兴奋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改善呼吸衰竭,还能有效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使神经细胞损害减轻,并且具有抗凝、增强组织细胞耐缺氧能力及对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平衡的作用[5-6]。病毒性脑炎出现高热时,醒脑静注射液也有降温作用,且对心血管和呼吸不产生抑制。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在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安全有效,价格适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何文贞,郑俊忠.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50例的疗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8):654-655.

[2]Nelson Textbookof Pediatrics.尼尔逊儿科学:上卷[M].陈荣华,译.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1033.

[3]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01.

[4]高捷,喻昌利,王开霞.痰热清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5,27(10):741.

[5]胡芝兰,徐宗秀,张建萍.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1999,17(4):239-240.

[6]宋晓美.纳洛酮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婴儿捂热综合征32 例[J].临床荟萃,2003,18(16):948.

猜你喜欢
醒脑脑电图脑炎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星蒌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