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及预防

2011-04-09 10:58李平洁赵翠香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肌张力血氧病情

李平洁 赵翠香

(河北省行唐县中医院儿科,河北 行唐 0506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胎儿及新生儿脑损伤[1],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掌握HIE的治疗和护理,对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尤为重要。2005-01—2008-06,我们对1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护理及预防,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50例均为我院儿科住院患儿,男86例,女64例;早产儿35例,足月儿115例;出生后24 h内发病70例,24~72 h发病40例,72 h后发病40例;根据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将患者病情分为:轻度89例,中度40例,重度21例。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病室环境 保暖对早产儿尤为重要。整个治疗护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每日定时开窗通风,病室温度维持在22~24℃,相对湿度55% ~65%,避免噪声和对流风。

2.1.2 保暖 保暖对早产儿尤为重要。整个治疗护理过程要注意保暖,维持体温在36~37℃之间,急救时将患儿置于远红外线辐射台上进行,做好体温监测,病情平稳后,置于恒温箱内保暖[2]。复温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逐步复温,以防复温过快导致出血,一般每h提高1℃。复温后腹部皮肤温度维持在36~37℃之间,即可达到保温的效果。各项治疗护理均在保温箱内进行,尽量减少打开箱门的次数,维持箱温的恒定。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2.2.1 患儿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2.2.2 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形态、性质、颜色及量的变化,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吸痰动作要轻柔、敏捷、边吸边转动吸痰管,吸痰压力不超过10.6 kPa,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10 s。

2.2.3 吸氧 采用头罩或面罩给氧,及时正确的给氧是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组织损伤的关键。根据血氧饱和度可及时调整氧流量,一般足月儿氧流量0.5~1.0 L/min,氧浓度30%~40%。当血氧浓度>96%时可不吸氧或间断吸氧;血氧浓度>90%时低流量吸氧;血氧浓度<85%时增加氧浓度或持续大流量吸氧。注意观察患儿吸氧后的反应,如皮肤的颜色、呼吸次数、呼吸节律的改善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善,给氧过程要注意调节氧流量,不应长时间高浓度给氧,以防造成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及支气管发育不良。

2.2.4 每1~2 h变换体位1次或翻身拍背,以维持充足换气。

2.3 基础护理 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使用中的温箱每日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箱体内外,连续使用7 d后要更换温箱,进行紫外线消毒;病房每日要开窗通风;严禁探视;加强口腔护理;保持臀部、脐部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洁臀部并擦干以防尿布炎发生;脐带每日用碘伏擦拭1~2次直至脐带脱落。

2.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监护患儿的神志、肌张力、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前囟张力、抽搐症状、尿量及用药后的效果。让患儿取侧卧位,备齐急救药品和吸痰器,发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2.4.1 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 ①轻度:出生后24 h内症状最明显,无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度兴奋、激惹,肢体及下颌颤动,睁眼时间延长或凝视,肌张力正常,拥抱反射活跃,一般不出现惊厥。②中度:患儿有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减低、肢体自发动作减少,有部分患儿出现惊厥,如有惊厥发生要观察发生时间、部位、次数等;拥抱吸吮反射减弱、肌张力减弱,足月儿上肢肌张力减退比下肢重,早产儿下肢肌张力减退比上肢重。③重度:患儿意识不清,处于昏迷状态,肌张力严重低下、松软,肢体自发动作消失,惊厥频繁发生,拥抱吸吮反射消失。

2.4.2 生命体征的观察 护理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如: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提示病情加重。如有缺氧性心肌损害可引起青紫、呼吸增快、皮肤苍白、哭声弱等。轻度HIE可有心动过速,中、重度可出现心动过缓。

2.4.3 前囟观察 一般轻度HIE患儿前囟平,中度患儿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高,重度患儿前囟饱满、张力高,同时出现躁动、尖叫;意识状态和肌张力改变,也可出现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

2.4.4 惊厥观察 注意观察有无烦躁、尖叫等惊厥先兆,一旦发生惊厥可遵医嘱给予苯巴比妥钠,应用时严格执行医嘱,剂量要准确,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防止呼吸衰竭、反应低下等不良反应。患儿要绝对静卧,特别是颅内压增高或合并颅内出血的患儿,取头高足低位,可将肩部垫高15~30°,保持头正中位,勿使头偏向一侧,以免压迫颈动脉造成意外,如果患儿呕吐或其它原因需头侧卧位时,整个躯体也取同向侧卧位。

2.5 限制液体入量,控制脑水肿 新生儿心肺发育不完善,需严格控制液体量和输液速度,控制液体入量每日50~60 mL/kg,用输液泵控制速度在4 mL/(kg· h)以内的速度,维持静脉输液通畅,注意观察输液部位有无渗漏,给予药液时须稀释,避免使用高张溶液[3]。可使用静脉留置针避免反复刺激,注意观察有无输液反应,注意观察患儿神志、呼吸、前囟张力、瞳孔改变。出现颅内高压症状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颅内压进一步增高,尽可能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2.6 合理喂养 根据患儿情况给予合理喂养。从糖水、稀奶逐渐过渡到全奶,以母乳喂养为原则,宜少量多次,逐渐增加奶量。中、重度HIE患儿延缓喂奶时间,重症患儿禁食3 d,从静脉内给予营养。对吸吮、吞咽功能障碍者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喂养时间过早或奶粉配置过浓很容易对胃肠造成损害,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

3 预防

3.1 出生前预防 脐绕颈、母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母贫血、脐带脱垂等因素都能引起围产儿窒息,HIE与围产期关系异常密切。因此,孕妇应定期做产前检查。发现高危因素及时纠正,避免早产和手术产,提高产科技术,对高危妊娠进行产时胎心监护,然后立即挤压口鼻内黏液,生后再次吸出口鼻咽部分泌物。当有产科异常因素经阴道分娩困难时,应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不能延误时机,降低围产儿窒息发生率。

3.2 并发症预防 当出生后HIE不可避免时,一定要最大限度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HIE预后与病情轻重,抢救是否正确、及时关系密切,凡自主呼吸出现过迟、频繁惊厥不能控制,神经症状持续1周仍未减轻或消失,脑电图异常,血清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pR-BB)持续增高者预后均不良。幸存者常留有脑瘫、共济失调、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加强对HIE的护理,早期给予康复干预尤为重要。

4 小结

整个治疗护理过程,应耐心细致向家长解释病情及治疗护理情况,消除家长不必要的惊慌与疑虑,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与家长沟通,讲解有关疾病的医学知识及用药情况,指导家长密切注意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加强护理,注意对患儿动作、语言、智力等训练,为其长期居家照顾和康复锻炼做准备。恢复期指导家长掌握康复干预的措施,定期回院复查,如有异常及时随诊,坚持治疗与锻炼,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HIE是新生儿窒息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死亡率高。经积极抢救治疗后仍有部分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HIE治疗成功的保证。要想认真做好新生儿HIE的护理,就要加强对新生儿的观察,对不同程度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护理和预防能使患儿早日康复,大大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存活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1]崔焱.儿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5.

[2]赵湘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6B):1079.

[3]陆卫宁.我国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57-959.

猜你喜欢
肌张力血氧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