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及思考

2011-04-09 10:58刘素珀马春波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服务站社区卫生中医药

刘素珀 马春波

(北京市大兴区中医医院护理部,北京 大兴 102618)

我院建有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护理人员16名。中医护理符合在社区医疗护理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弘扬中医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大兴区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国家级评估验收,成为北京市第三家“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形成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及服务模式,成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推广的中医药服务模式。

1 将中医护理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

中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防病、治病、养生与保健的经验总结,简单易行,经济实惠,实用有效,中医药因其有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和优势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护理技术和方法,对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1]。因此,作为社区工作的护理人员有必要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和中医适宜技术,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所以将中医护理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使中医的传统观念渗透到社区居民健康的各个角落。

1.1 根据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实际情况,组织院内中医药专家编制《中医常见病诊疗常规》、《中医常见病治疗适宜技术》,向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发放,指导临床工作。

1.2 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与实践学习。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动手能力,系统学习了针刺疗法、拔火罐、耳穴埋豆、冷热敷、贴药、敷药、按摩等。通过中医适宜技术的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1.3 利用休息时间,根据社区护理工作需要,组织了“狠抓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如何书写护理记录”、“辨证施护”、“中医饮食指导”、“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整体护理病历书写”等内容的学习。

1.4 组织落实西学中班的学习,聘请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教授讲授中医基础知识,同时进行了考核,以提高护理人员中医专业知识,提高了社区护理人员的中医服务能力。

1.5 每周组织中医院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开展疑难病的诊治工作。通过培训学习和业务指导,使广大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初步掌握常见病的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操作技能,提高了中医药及适宜技术临床应用普及率,满足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加强了中医特色的内涵建设。

2 将中医护理知识引入社区健康教育中

2.1 社区医护人员制作了精美、通俗易懂的中医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及数十种的健康教育处方发给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为社区服务站统一安装宣传栏,配备DVD等设备,给候诊患者播放健康宣传片。使患者掌握和了解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知识,促进了健康,深受社区患者的好评。

2.2 各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举办讲座、咨询活动,开展群体性健康教育活动。于2006-09联合清源街道办事处、大兴卫生局、大兴红十字会共同举办了“健康使者社区行、中医药服务进社区”大型健康教育义诊活动,定期组织中医医护专家下到辖区23个居委会,进行健康知识讲座,深得居民欢迎。

2.3 中医药专家深入中医特色诊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义诊,引导社区居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宣传中医药在常见病、慢性病中的防治、保健作用,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知晓率。

2.4 结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将中医护理中的生活起居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饮食调护等融到社区工作中。在贯穿中医学整体观的基础上,正确理解预防和治疗的原则,特别是懂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观点。在讲饮食护理中,结合中医护理中的饮食调护,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预防疾病的发生,一旦有病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要树立治病求本、扶正祛邪、相因制宜的治则观念[2]。如在讲给药中,指导患者要根据医嘱用药,不要自己滥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2.5 为辖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便捷、贴近生活的护理服务。

2.5.1 对辖区内所有常住老年人登记造册,根据健康情况不同、疾病谱不同、危险因素不同进行分类,并建立健康档案,掌握社区老年人群健康状况。

2.5.2 对老年人按活动能力分级,并进行家庭访视。轻度依赖的老年人,6个月进行1次家庭访视;中度依赖的老年人,每季度进行1次家庭访视;重度依赖的老年人,每月进行1次家庭访视;对于无依赖的老年人,每年进行体检1次。

2.5.3 慢性病讲座每2个月至少1次,分别讲解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卒中、肿瘤、老年痴呆等。

2.5.4 老年健康教育每季度1次,分别进行营养指导、运动指导、康复指导、心理健康指导。

2.5.5 针对健康、高危、患病老年人群制订不同的体育锻炼计划,每2个月组织1次体育锻炼活动。

2.6 及时收集和反馈健康教育效果和社区居民的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聘请部分老干部、居委会干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共同组成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委员会”,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定期或不定期明察暗访,查找问题,提出意见,促进工作。

3 将中医护理技术引入社区保健和康复中

中医独特的、传统的技术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针灸、火罐、按摩、刮痧、耳针、梅花针、艾灸、推拿、热敷、熏洗及捏脊等均属于中医护理方法。这些疗法操作简便、行之有效、适应范围广、见效快、价格低及无毒副作用,丰富了中医护理内容。医院为各社区服务站统一配备了针灸针、刮痧板、火罐等中医治疗器具。利用按摩手法、拔罐等对有关患者进行护理。在临床工作中,针对不同的患者,运用中医药护理知识,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中医护理技术,同时进一步加强常见疾病的护理,如发热、咳嗽、呕吐、疼痛等,使社区老百姓在保健和康复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

4 对提升中医护理在社区服务中作用几点思考

4.1 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中医药医疗护理服务的认识。目前,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率还不是很高,除多年来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不足外,很大程度上与群众对中医药了解不够有关。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对中医服务的认知度,为中医护理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3]。

4.2 加强社区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社区中医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及服务水平不高,尽快制订社区中医护理人才培训计划,进行分层次的系统化培训很有必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培养人才,提高社区护理人员整体的中医业务水平。

4.3 加强医护间合作与协调,完善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理论体系。调查研究显示,由于社区护理人员自身缺乏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护理服务开展的过程中,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不足,中医护理医嘱少,导致护理人员实践机会少,难以得到巩固和提高,影响中医护理服务的开展和应用。中医的整体观念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社区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医生沟通、协调,运用中医理论指导社区居民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真正将中医护理落到实处[4]。

[1]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00-120.

[2]周萍.中医基本常识与针灸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2-54.

[3]章志霞.从英国社区护理方式看中国社区护理发展[J].甘肃中医,2009,22(9):49-51.

[4]徐筱莉,陈继根,王丽萍.社区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及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6-18.

猜你喜欢
服务站社区卫生中医药
青海:首个劳动维权一站式服务站成立
天津武清区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打造专属服务站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投资3,000万进军水产料!建100个养虾服务站,这家猪料公司欲在水产业一展身手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