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

2011-04-09 10:58杨玉青臧乐红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山茱萸牡丹皮方用

杨玉青 臧乐红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眼科,河北 唐山 063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ny,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1]。兹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古代中医对DR无明确记载,其相关内容的记载散见于古医籍中,属中医学视瞻昏渺、暴盲、云雾移睛等范畴[2]。金·刘河间《三消论》记述消渴的众多并发症中,首次提到DR可致盲,“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疿之类,皆肠胃燥热怫郁,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故也。”提出燥热伤阴是消渴目病之病机。明·戴原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一书中提到“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如风疾非风,然此症消肾得之为多”。认为目无所见乃精血亏虚所致。目前,较一致地认为DR是由于糖尿病发病日久,阴虚精亏,目窍失养所致的变证,阴虚燥热,久则耗气伤阴,气阴两虚,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导致久病难愈。认为糖尿病为本,DR为标,病变由阴及阳,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为变[3]。邓亚平等[4]认为,肝肾虚损,阴损及阳,目失所养是DR发生的基本病机,心脾两虚,因虚致瘀,目窍闭阻是D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则是其证候特点。谢学军等[5]通过临床证候研究分析显示,随着病证由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演变,DR发生的可能性逐渐增加,随着DR的发生,患者全身兼瘀血的情况明显加重,并认为肾虚是DR发生的基础,肝肾虚损,阴损及阳。目窍失养是导致DR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具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证候特点。

2 中医药治疗方法

2.1 辨证分型论治 王娟[6]根据DR患者的症状、体征分3型论治,阴虚火旺型:治宜滋阴降火,清热润燥。方用养阴化瘀汤(药物组成:生山药、天花粉、地骨皮、枸杞子、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葛根、黄连、黄芪、赤芍药、丹参、乌梅)。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方用生脉饮合六味地黄汤加减。脾肾两虚型:治宜脾肾双补。方用归芍六味地黄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30例(60只眼),经3~6个月的治疗,结果:有46眼眼底出血吸收或基本吸收,视力提高2行以上。代点云[7]将DR分为4型论治,阴虚燥热型:治宜滋阴生津,清热润燥,明目。方用白虎汤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玄参、五味子、麦门冬、生石膏、知母、天花粉、菊花、牡丹皮、甘草)。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通络明目。方用四君子汤合杞菊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太子参、白术、牡丹皮、五味子、枸杞子、菊花、生地黄、山茱萸、青葙子、丹参、刺五加)。肝肾阴亏型:治宜滋肝肾,活血通脉,明目。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菊花、枸杞子、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丹参、刺五加)。阴阳俱虚型:治宜滋阴壮阳,活血通络。偏阴虚者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怀牛膝、菟丝子、牡丹皮、丹参、刺五加);偏阳虚者用桂附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附子、肉桂、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牡丹皮、菟丝子、杜仲、淫羊藿、丹参、刺五加、菊花)。结果: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91.6%。张懿先[8]将 DR 分为 5型论治,阴虚胃热型:治宜滋阴养胃,清热润燥。方用玉女煎加减(药物组成:熟地黄、知母、石膏、牛膝、麦门冬、白茅根、泽兰、苏木、三七、沙参)。肝肾阴虚型:治宜滋补肝肾。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白茅根、沙参、麦门冬、鸡血藤)。肺肾阴虚型:治宜滋阴清热,益气生津。方用增液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药物组成:玄参、麦门冬、生地黄、白芍药、甘草、牡丹皮、桑叶、知母、黄柏、白术、天花粉)。阴虚火旺型: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墨旱莲、阿胶、侧柏炭)。阴损及阳型:治宜补肾温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物组成: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杜仲、狗 脊)。结果:显效43.04%,好转43.04%,无效13.92%,总有效率86.08%。王重农等[9]将 DR分4型论治,肝肾阴虚型:治宜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药用:生地黄、熟地黄、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山茱萸。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明目。药用:黄芪、党参、太子参、沙参、白术、升麻、黄精、陈皮、葛根、天花粉、山药、天门冬、麦门冬;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通经明目。药用:川芎、当归、赤芍药、白芍药、丹参、桃仁、红花、泽生、益母草、鸡血藤、牡丹皮、何首乌;痰湿型:治宜化痰祛湿,散结明目。药用:白术、苍术、茯苓、鸡内金、桔梗、泽泻、牛膝、山药、土贝母、炒决明子。结果:有效率为93.70%。

2.2 以法论治 钱秋海等[10]认为DR是本虚标实之证,其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热毒阻络。以益气养阴、活血解毒为法,自拟糖视清(药物组成:黄芪、黄精、苍术、玄参、三七粉、丹参等)治疗DR 60例,其症状、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臧燕坤[11]认为DR多为气虚血瘀,眼络阻塞所致,故以益气活血,通络明目为法治疗。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人参、赤芍药、当归、川芎、丹参、菊花、枸杞子、夏枯草、谷精草、石决明)。结果:有效率75%。张萍等[12]采用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DR 30例,药用:黄芪、白术、枸杞子、丹参、女贞子、山茱萸、生大黄、水蛭。结果:总有效率90.38%。李华等[13]主张DR从痰瘀论治,病变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除根据全身症候不同以辨证施治外,在处方中配伍活血化瘀之品,活血法贵在分清层次。第1层:当归、白芍药、鸡血藤之类和血养血;第2层:川芎、郁金、丹参、益母草、牡丹皮之类活血和血;第3层:桃仁、红花、五灵脂、王不留行、三七、茜草之类活血化瘀;第4层:三棱、莪术、苏木、乳香、没药、血竭之类破血逐瘀;第5层:地龙、僵蚕、土鳖虫、水蛭、虻虫、穿山甲珠之类的虫药活血化瘀,搜瘀剔邪,善通络脉。依据DR的各个阶段血瘀程度而选药,根据患者体质状况把握用量、用法及用药时间,方能收到较好效果。

2.3 专方专治 王小川等[14]采用滋肾健脾化瘀片(药物组成:黄芪、葛根、生地黄、山茱萸、蕤仁、石决明等)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果:有效率 85.70%。汤继明等[15]用丹红化瘀汤(药物组成:杏仁、生黄芪、桔梗、女贞子、桃仁、川芎、丹参、当归、柴胡、枳壳、酒地黄、夏枯草、墨旱莲、菊花、怀牛膝、决明子、山药、甘草)治疗DR。结果:总有效率85.1%。申爱军[16]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DR,其主要药物组成为三七、丹参和黄芪,结果:总有效率达 85.2%。张健英[17]等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活血化瘀为法,自制杞参鳖甲丸(药物组成:黄芪、沙参、山药、苍术、麦门冬、牡蛎、鳖甲、枸杞子、玄参、天花粉、生地黄、葛根等)治疗DR,结果显示:本药物可明显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改善微循环障碍及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

2.4 分期论治 张明亮将DR分为2型,单纯型:治宜凉血止血,活血利水。方用地黄凉血汤(药物组成:生地黄、水牛角、白茅根、墨旱莲、玄参、牡丹皮、赤芍药、麦门冬、栀子、黄连、甘草)。增殖型: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用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墨旱莲、白茅根、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知母、黄柏、女贞子、川牛膝、昆布、海藻),临床疗效满意[18]。代丽娟等[19]采用水血同治法治疗 DR,DR 初期,眼底表现以渗出水肿为主,治宜养阴清热,活血利水。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四苓散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栀子、玄参、当归尾、川芎、赤芍药、地龙、牛膝、茯苓、车前子、泽泻、枸杞子、益母草等)。中期(即增殖前期或增殖初期),表现以出血及出血并发症为主,治宜凉血、活血、止血。方用生蒲黄汤(药物组成:生蒲黄、墨旱莲、郁金、丹参、牡丹皮、荆芥炭、生地黄、川芎)。后期(临床表现)则以活血化瘀、利水行气为主,方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加减。DR后期机化增殖,甚至发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结合久病多瘀、痰瘀互结的理论,治疗上更应着重考虑瘀、痰、水三字,即破血祛瘀、痰瘀同治及水血同治,治宜破血通络行瘀,首选通窍活血汤。临床收到较好疗效。

2.5 单味中药或中药提取物治疗逄曙光等[20]研究葛根素对DR治疗作用,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062)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DR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提示葛根素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素A2;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作用。李玉红等[21]研究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Muller细胞Kir 2.1表达的影响。予糖尿病大鼠黄芪多糖700 mg/(kg·d)灌胃治疗。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能够降低血糖,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 Muller细胞 Kir 2.1蛋白表达下降,而黄芪多糖对于逆转这一早期的改变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从而起到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的作用。

2.6 针药并用治疗 王晖等[22]观察针灸配合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单纯型DR的疗效。药物治疗:予杞菊地黄丸加减(药物组成:枸杞子、柴胡、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决明子、牡丹皮、菊花等);针灸治疗:取承泣、瞳子髎、攒竹、丝竹空、风池、肝俞、肾俞、光明、阳陵泉、三阴交穴。结果:总有效率79.3%,提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对改善视网膜微循环,提高患者视力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王海彬等[23]应用中药合针灸治疗DR,予自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汤剂(药物组成:黄芪、葛根、玄参、枸杞子、女贞子、麦门冬、五味子、丹参、三七等),另加针刺:取承泣、上睛明、球后、风池、太阳、合谷穴。结果表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合针刺眼区穴位治疗DR,可有效提高DR患者中心视力。

3 评价与展望

DR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防治DR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医学认为DR的主要病机由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进而演化为阴阳两虚,同时瘀血证贯穿始终且渐趋严重化,其中气阴两虚、瘀血阻滞为多数患者及主要阶段证型。中医药在改善DR的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及自由基活性上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辨证分型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所用的标准随意性大,缺乏统一,为此影响了诊断及疗效的可信度;②中医药治疗DR仍是尝试阶段,目前还没有一种中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未来的DR防治中,中医学应制定统一的证型标准,在辨证基础上筛选治疗DR有效的单方、复方,增加观察指标的客观性,以增强疗效的可信度,最终取得中医药防治DR的新突破。

[1]杨洁文,赵自冰,范红娟,等.健目冲剂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脂的影响[J].河北中医,2009,31(11):1695,1753.

[2]王明芳,谢学军.中医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740.

[3]肖延龄.田芬兰教授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验[J].甘肃中医,1996,9(2):7.

[4]邓亚平,谢学军.滋阴补肾活血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初步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5):270-273.

[5]谢学军,王明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机探讨[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5,5(2):86-88.

[6]王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职业与健康,2009,25(14):1549-1550.

[7]代点云.辨证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6例65 只眼[J].中医研究,2008,21(10):40-41.

[8]张懿先.辨证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8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9):30-31.

[9]王重农,赵京伟.中医辨证施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2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2317-2318.

[10]钱秋海,杨培民,赵懿,等.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机制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3):147-148.

[11]臧燕坤.益气活血通络明目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4例[J].河南中医,2007,27(5):62-63.

[12]张萍,袁效涵,黄霞.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J].中医研究,2007,20(7):30-31.

[13]李华,黄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从痰瘀论治[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4):23-24.

[14]王小川,余杨桂.滋肾健脾化瘀片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6,16(3):136-138.

[15]汤继明,孟俭.丹红化瘀汤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5):305.

[16]申爱军.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7):1263.

[17]张健英,荣曙欣,施光其,等.杞参鳖甲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1):65-66.

[18]彭清华.眼底病特色专科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53.

[19]代丽娟,李晟,王明芳.水血同治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四川中医,2008,26(4):10-11.

[20]逄曙光,刘艳,孙咏梅等.葛根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07,47(10):5-6.

[21]李玉红,柯敏,张分队.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Muller细胞Kir2.1 表达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2):177-180.

[22]王晖,辛康,张雪玲,等.针药并用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4):220-221.

[23]王海彬,董微丽,张铁民,等.中药针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737-1739.

猜你喜欢
山茱萸牡丹皮方用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豫西南山区山茱萸播种育苗技术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HPLC法测定山茱萸果核中5种有机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