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及护理进展

2011-04-09 10:58于素静蒋艳茹
河北中医 2011年5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药物护理

于素静 蒋艳茹

(河北省唐山市第四医院内科,河北 唐山 063000)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及早醒3种形式,可单独出现,也可共同存在。老年人失眠发病率较高,约有半数65岁以上者患有失眠[1]。长期反复失眠会影响老年患者原发病的治疗及康复,加重或诱发某些身体疾病,降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是威胁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更好地评价老年患者失眠状况,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极为重要。兹将近年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

1.1 环境因素 由于老年患者入睡潜伏期长、深睡眠减少,所以老年患者对睡眠环境要求较高。外界环境的改变是老年患者失眠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噪声及光照干扰是影响老年患者睡眠的主要环境因素[2]。老年患者入院后,对周围环境陌生,所用床、床上用品不舒适;病室的光线、温度、气味不适应;医护人员的走动、谈话的干扰、环境嘈杂等都可引起失眠[3]。

1.2 疾病因素 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为疾病因素[4]。老年患者身体上的任何不适,如头痛、胸闷、腹痛、发热、缺氧、咳嗽等都能直接影响睡眠。许多躯体化疾病可伴随失眠症状,如心脏病、肿瘤、高血压病、肺结核、肝病、尿频及各种疼痛等。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多在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由于局部组织缺血、缺氧造成患者语言、运动、感觉障碍,急性期可有烦躁不安,大部分患者伴有高血压而引起头痛、头晕,影响患者正常睡眠,最终导致失眠[5-6]。心血管病患者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患者常因胸闷、憋气而惊醒,导致睡眠不稳;夜间平卧后皮下水肿液的吸收,膈肌上抬,使患者产生阵发性呼吸困难,也影响患者睡眠[7]。

1.3 心理精神因素 老年患者的情绪异常,如心境不快、多思多虑、好回忆往事、担忧自己的生活和健康等会影响睡眠[8]。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弱,以及家庭关系的恶化、家庭经济无保障、缺乏人际交流和情感支持等原因常会产生抑郁、焦虑情绪[9]。有研究表明,老年期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更突出[10]。

1.4 药物因素 老年患者因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而长期服用多种药物。现已知影响睡眠的心血管药物有治疗高血压病的利血平、可乐定、卡托普利,治疗心律失常的苯妥英钠、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等)[11]及含有咖啡因的感冒药、止咳药[12]等。长期依靠安定入睡且产生不同程度耐药性的患者,停药或减少服用量后亦产生失眠[5]。

1.5 不良生活习惯 老年患者多年来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造成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如过度饮酒、吸烟,晚餐过多或过少,睡前大量饮水引起夜尿次数增多,睡前喝浓茶、咖啡类等兴奋性物质导致夜间迟迟不能入睡[13],日间睡眠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特别是长期卧床或久坐也会导致失眠[14]。

2 老年患者失眠的护理

2.1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老年患者睡眠的安全、舒适性主要依赖于良好的睡眠环境。要保证室内温、湿度适宜,因为老年患者血管硬化,循环不良,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易受环境影响,怕冷怕热,故温、湿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睡眠,室温18~22℃、湿度60%~70%为宜。做好夜间病房管理工作,尽量减少陪护和探视人员。护理操作尽量不安排在夜间,确实需要观察和治疗的患者安排在单人房间或重症病房。夜班护理人员要做到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窗轻、谈话轻。减少一切不良刺激,床铺松软舒适,睡前关灯或灯光柔和暗淡[15]。

2.2 调整心理状态 失眠不只是睡眠生理紊乱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心理紊乱的过程,因此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入院,主动介绍医护人员、病房环境、作息时间等。了解老年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使其尽快熟悉并适应医院的环境,以免产生新的焦虑,加重失眠[16]。护理人员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多与老年患者交流,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认真回答,并向患者讲解情绪与失眠的关系,尤其是焦虑、抑郁等情绪对睡眠的不良影响,引导患者说出心中苦闷,帮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绪,改善睡眠[15,17]。同时要发挥社会和家庭的力量,给予老年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老年患者心情愉悦[18]。

2.3 合理服用催眠药物 护理人员和患者都必须明确用药的目的不是使睡眠依赖于药物,而是以药物为手段重建正常睡眠。由于现有的催眠药物都可能发生药物依赖性,故催眠药物要间断应用,收到效果之后要果断停药。老年患者胃肠对药物的吸收较慢,吸收后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也较慢,容易在体内积累,故服用安眠药后出现作用较迟,维持时间较长,而且老年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所以药量应相对减少。另外,老年患者记忆力下降,眼力、听力也有所减退,护理人员要将服药的注意事项要仔细交代给患者,最好请人代为照顾,防止吃错药或多吃药事件的发生[8]。用药后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患者是否有睡意,中途有无睡眠中断,次晨觉醒有无困倦等情况[19]。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嗜睡、头晕等,嘱老年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应缓慢。夜间不宜下床入厕排便者,需将便器置于床旁。长期服用者易产生药物依赖,突然停药可出现停药反应,表现为焦虑、烦躁、无力、出汗、呕吐,如发现上述情况,及时报告医师[20]。

2.4 合理饮食 《黄帝内经》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合理饮食,调和脾胃亦是调护失眠的重要方法。护理人员应指导老年患者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避免在睡前4~5 h饮用咖啡或浓茶。晚餐不宜过饱,以不产生饥饿感为宜。另外,少量饮酒能促进放松和睡眠,可根据老年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病情酌情考虑。小米粥有健脾、和胃、安眠之功效,具有良好的助眠作用,晚餐可适当食用以促进睡眠。临睡前喝一杯热牛奶,也有催眠作用[3]。

2.5 建立良好睡眠习惯 鼓励老年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睡眠习惯,帮助老年患者消除影响睡眠的自身因素包括:①根据老年患者生物节律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日间活动,尽量避免在非睡眠时间休息,晚间固定时间就寝,不要熬夜,不谈影响睡眠的话题;②做好就寝前准备,指导患者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协助用热水泡脚,按摩足底睡眠反射区,听舒缓轻音乐等均可促进睡眠,保证睡眠质量;③嘱患者不要在床上看报纸、电视、读小说、思考问题[21-23]。

3 小结

老年患者对失眠基础知识的认知及睡眠卫生不良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存在知识与行为脱节的现象[24]。因此,亟须在老年人群中普及睡眠卫生健康知识,尽早介入有效的睡眠卫生教育和干预,对纠正老年患者不良睡眠卫生习惯,提高老年患者健康意识和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目前护理人员对有关睡眠障碍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不足,能够为老年患者提供专业护理的人员较少,使睡眠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加强对护理人员睡眠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符合社会老龄化需求的合格的专业护士,是现代护理管理者及护理教育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1]Ring D.Manage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in the elderly[J].Clin Excell Nurse Pract,2001,5(1):13-16.

[2]Béphage G.Promoting quality sleep in older people:the nursing care role[J].Br J Nurs,2005,14(4):205-210.

[3]赵培秋.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10,5(9):77-78.

[4]钟雪莲,张晓春,王淑云,等.内科住院患者591例睡眠质量调查及护理措施[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2):215-216.

[5]李文玲,孙绍杰.脑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J].吉林医学,2006,27(10):1216-1217.

[6]张秋华,沈惠仙,邓雪珍.老年住院患者失眠原因100例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154-155.

[7]李静,王叶丽.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6):70-71.

[8]王明明.老年人失眠的护理干预[J].河北中医,2006,28(12):932-933.

[9]孙华,郭长秀,白晓丹,等.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4):103-104.

[10]祁富生,李恒芬,贾福军.老年期焦虑与抑郁共病患者的睡眠质量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4,16(6):347-349.

[11]刘华,刘旦丹.老年心血管病病人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2):410-411.

[12]刘鸿丽.住院患者失眠因素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B):2030-2031.

[13]刘春莲.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09,(7):122.

[14]郭忠玲,李华玲,魏岚,等.睡眠障碍患者失眠机制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4):697-698.

[15]宗士香.老年患者失眠的护理措施及体会[J].临床误诊误治,2006,19(5):84-85.

[16]邹春莉,钟代曲.心理疏导在神经性失眠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现代护理,2006,12(29):2747-2748.

[17]孙香华,吕晓辉,史丽芝.心理科病人睡眠障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7):2168.

[18]冉春芳.外科病房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08,(20):121.

[19]任芬.脑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的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6):156.

[20]陈娟,曲延芳.老年失眠患者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B):40.

[21]何恒媛,张玉侠.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病人睡眠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20):15-17.

[22]吴松花.浅谈失眠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9):5175-5176.

[23]杨亚娟,费才莲,张军红.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0):14-16.

[24]杨亚娟,赵忠新.中老年健康睡眠[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29.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药物护理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