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言研究的跨学科倾向

2011-04-12 19:25
关键词:索绪尔跨学科语言学

张 劲 柏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210046)

1 引言

在实践中,因为认知的对象、研究的问题常常涉及方方面面,必然要求研究者有比较广泛的涉猎。我们古代的经史子集论述的其实是综合的知识。例如,经部的书也包含着自然和社会的丰富知识,天文地理、草木鸟兽、人伦政事诸方面都有。子部的书也是这样。尽管大多数子部书以讲“治术”为主,但每一种子部书里也都包含有多方面的知识和学问,像《管子》中就有农学方面的内容,《墨子》里就有逻辑学、几何学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许多社会现象和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多维性和复杂性。

语言是社会现象, 但语言除了具有社会属性之外还有自然属性, 语言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语言研究呈现复杂性态势。研究语言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自然科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比如语音, 它具有一定的物理特性, 可以从物理的角度研究它;发音有其生理特点, 研究发音会涉及到生理学;话语产生的过程与心理活动是分不开的, 同时也反映了认知规律, 因而它与心理学和认知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思想的工具,哲学必须借助于语言来思考问题,因此,语言研究和哲学又紧密联系。

2 在语言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现象

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自古有之。语言学研究一直在“试图建立自主语言学”和“力求在不同学科中建立跨学科的联系,以解决种种复杂的语言问题”,当前更倾向于跨学科发展这一趋向。(胡壮麟,2007:403)有关语言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影响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比如电子科技被用来研究语言物理和生物特征, 脑电图和CT扫描被用来大脑的语言系统, 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被用来分析各种各样的语言, 信息论和控制论用来研究语言的交流。因此形成了很多边缘科学,如神经语言学、试验语音学、病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孙维张,刘宝华,1991:7)。有些宏观语言学的分支通过名称就已经显示出跨学科的特点,如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等。

3 其他学科对语言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3.1 为语言学思想的发展提供学术源泉和研究视角

以“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为例,他的思想主要由三个方面发展而来: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除了在语言学上深受美国语言学家惠特尼的影响外,他还受到法国社会学家迪尔海姆的影响,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即存在于“集体心智”中的思想,与个体的心理行为完全不同。重要的不在于某一个思考的人如何感受和观察一种制度或规约,而在于群体对这个制度和规约所具备的概念。在心理学上,索绪尔受到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影响。弗洛伊德有一个猜想,就是集体心理(即下意识)的延续。他以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为例,说明一件事情过去之后,会继续对人性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多人还相信,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还受到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他关于语言符号的性质、语言系统与语言现象、组合和聚合、共时和历时等语言学理论都能在欧洲经济学家的理论中找到渊源。索绪尔把经济学看成是研究价值的科学,因此他认为语言学和经济学都是研究价值的科学。(胡壮麟,2007:286-287)索绪尔指出,语言学如同政治经济学一样,都面临着“价值”这个概念,“在这两种科学里都是涉及不同类事物间的等价系统,不过一种是劳动和工资,一种是所指和能指”。在这里,索绪尔非常大胆地把政治经济学和语言学作为对“不同类事物”的一种“再现”,或者说符码化,只不过政治经济学找到的是商品,而语言学则是符号。这样,商品在“生产-流通-消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流动,而符号则在语言/口语中进行线性流动,商品的交换是等价交换,那么符号也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Saussure,1960:111~122)他提出的一系列二分法以及在发展语言学理论时的侧重把语言学引上一条科学的道路。这其实涉及大多数西方哲学里有关“在场(Presence)”与“不在场(Absence)”的经典关系,即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分。 (胡壮麟,2007:286~287)来自这些不同学术源泉的思想共同促进了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形成。

其他语言学家也从多个学科中获得语言研究的不同视角和理论依据。如韩礼德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用功能方法研究语言,创立了系统功能语法;博厄斯和萨丕尔从人类学的观点出发描写语言的本质;布龙菲尔德把语言学看作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尤其是心理学中有实证特征的行为主义的一个分支;(胡壮麟,2007:295~307)另一位语言学大师乔姆斯基其理论的产生、发展、成熟是与整个认知科学的进步密不可分的。它受到当时兴起的认知科学的影响, 以探索知识的心理表征结构为核心, 强调对语言本体及其心理机制进行解释。乔姆斯基从语言习得的心理机制出发, 掀起了现代语言学的一场革命。(仰鑫,欧阳俊林, 2002: 593~595) 乔姆斯基之语言习得是沿着最简单、最经济的途径进行的思想, 又体现出经济学中效用最大化的驱动原理。

3.2 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方法、工具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自然科学研究普遍采用数学方法和模型化方法, 数学也一直是社会科学不可缺少的方法论基础, 为语言学研究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数学方法定量化、形式化, 具有逻辑性、抽象性、明确性、简洁性、深刻性等特点。数学方法几乎渗透到语言学中各个方面的研究, 以数学方法为基础的语言学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使语言学研究更加精确和科学。数学方法在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运用, 其中最显著的是数学在建立语言结构模型中的作用以及渗透到语言学研究各个方面的统计学方法的运用。(严峻,2010:41)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也被采用来研究和考察语言问题。塞尔腾(Selten)等人从博弈论角度对语言行为均衡问题的探讨,以博弈论方法解释语言现象。经济学理论中运用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交易费用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等等都可以运用语言问题上。如国内一些研究者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语言的形成和人们对自己所用语言的选择。另外一些研究者从应用或实用的角度, 主要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和计量方法研究流行语、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杨依山,2007:70~73)

生物学的方法也在语言研究中被借鉴。19世纪中期最主要的历史语言学家奥古斯特·施莱歇(August Schleicher)采用生物学对植物的分类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历史亲属关系,把当时存在的语言按其共有特点(如词汇的一致性、符合音变规律等)分成语系、语族、语支。对每个语系、语族都找出一个“母亲”,然后追溯始源语,并最后画出印欧语系的谱系树形图。施莱歇的语言谱系图是历史语言学研究上的重大发展,它是展示一个语系所包括的各种语言的巧妙手段,以使这些语言的演变和历史关系一目了然。施莱歇的语言历史理论与当时盛行的达尔文主义有密切关系,他认为“达尔文研究动物和植物的方法基本适合语言历史的研究。”(刘润清,丰宗信,2002:81~83)

20世纪70年代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更新了语言研究的手段和方法。ERP技术和fMRI技术作为目前最先进的研究大脑的思维、记忆、语言等高级认知活动的实验方法,被用于对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进行探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研究大脑认知神经的两种重要手段, ERP和fMRI已经把包括语言研究在内的大脑认知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使得大脑从一个“黑匣子”逐渐变成了“灰匣子”, 这是目前其他任何方法手段都无法比拟的。随着ERP和fMRI技术的成熟以及更多研究者、特别是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者的加入, 语言研究必定会取得质的飞跃。(杨唐峰,俞瑢,2011:15~19)

计算机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丰富了语言研究的手段, 如人们可以利用国际互联网获得最新语言研究信息和进行有关学术交流、利用局域网和语料库进行语言研究,等等。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不再是计算机专家的独有领域,它正对语言研究的许多领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语言研究与哲学、自然科学、心理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可以为语言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促进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语言的跨学科研究有助于从不同视角对人类语言做更深入的了解,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发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为语言学研究者,应当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在语言研究中往往需要和相关学科的学者开展跨学科合作。

[1]胡壮麟.谈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6):403.

[2]孙维张,刘宝华.语言学概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7.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86~287,295~307.

[4]Saussure, F. de. Coure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London: Peter Owen Ltd.,1960:111~122.

[5]仰鑫,欧阳俊.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演变及其认知科学背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593~595.

[6]严峻.论语言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关系[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1.

[7]杨依山.语言经济学理论框架初探[J].山东社会科学,2007,(10):70~73.

[8]刘润清,丰宗信.语言学理论与流派[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1~83.

[9]杨唐峰,俞瑢.国内基于ERP和fMRI技术的语言研究综述[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19.

猜你喜欢
索绪尔跨学科语言学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索绪尔的语音价值理论初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被“延异”的语言*——德里达对索绪尔的批判再审视
索绪尔研究的哲学语言学视角——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
社会语言学名词
索绪尔与海德格尔语言观*——本体论层面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