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据结构》课程课堂教学的策略

2011-04-12 22:50
关键词:数据结构因材施教内容

崔 学 文

(鸡西大学,黑龙江 鸡西 158100)

1 遵循“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思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主要矛盾方面,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以当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改变过去的以教师、课本、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舒适的教学、实践环境,正确调整教师、课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结合讲授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思路,建立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知识提升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主动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其创造精神,达到有效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目的。

2 重视多媒体课件演示,活跃课堂气氛

有效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flash动画等形式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学素材直观形象,把不可见的课程内容变为可见的,静态的变为动态的,枯燥的变为有趣的,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针对不同的知识侧重点有取舍地选择教学内容,处理好内容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在内容组织上要运用技术处理,使图文并茂,便于学习,对于重要的概念、术语、性质要重点介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 精讲多练,启发学习兴趣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加强素质教育,倡导“精讲多练”。教师不要都讲,学生不能少想,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学,去想,去练,去理解、感受、扩宽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其自学能力。由于课程理论知识的枯燥、抽象,所以,在坚持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前提条件下,以精讲、反省对话、分析讨论提供师生互动氛围,注重穿插学生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内容,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此同时,通过协调、合作形式,多做相关知识点的习题,通过反复的讲练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内容,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适当地布置一些综合性的有一定深度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思考研究、合作、查找资料等多种途径去完成,这样可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拓展其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因材施教,开展差异教学、分层次教学

学生基础起点不同,课堂教学采用分层、差异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体现因材施教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要求,解决“受不了”和“吃不饱”的矛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相关知识及算法程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分层、差异教学改革。

首先,授课教案从内容上进行分层、分级设置,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其次,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及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变过去的以教师讲授为主,逐渐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参与性学习,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己探索有效结合,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协作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另外,实践过程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编写算法程序调试运行及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改革实践授课方式,在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视应用,学生根据自身对内容的难易掌握情况循序渐进自由选择编写算法、调试程序。这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对于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在实验时应布置一些难度稍大,较复杂的内容,以使这部分学生能在其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解决“吃不饱”问题。

最后,改革课程评价考核方式,遵循考试只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变过去的期末统一考试为各单元模块分散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原则,重视过程评价。这对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更加充分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

5 实践效果

从近几年的课堂改革实践情况来看,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校系两级督导评价反馈及学生调查问卷显示,本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满意度逐年提升,得到了校系领导的一致认可。

(2)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普遍提高,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在后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态度更加端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思考过程中来,布置作业完成情况良好。

(3)因材施教,差异化、分层次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突出。一些尖子学生、高年级的学生被聘为“课内助教”,参与到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目前,已有6名学生协助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编选习题、辅导学生答疑,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 结语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基础差异较大,教学资源又相对紧缺,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贯彻执行“因材施教”,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积极重要的指导作用。

[1]张世和.数据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Patricia L.Smith.教学设计(第三版)[M].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方向.因材施教——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势在必行[J].计算机教育,2004,(5).

猜你喜欢
数据结构因材施教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主要内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为例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高职高专数据结构教学改革探讨
TRIZ理论在“数据结构”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数据结构》教学方法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