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韦酯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4例疗效观察

2011-04-13 05:24解冬梅伍松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阿德福拉米夫定中华医学会

解冬梅,伍松涛

(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重庆,404500)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1]。在我国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国民健康。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多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其中抗病毒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2-3]。2007年2月~2010年10月作者用阿德福韦酯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07年2月~2010年10月期间,选自本院肝病科年龄在17~63岁,平均年龄42.5岁,其中男59例,女9例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平均年龄42.6岁;男29例,女5例。对照组34例,平均年龄41.8岁;男30例,女4例。2组在病程、性别、职业、吸烟、饮酒史、家族史等方面大致相同,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

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4]诊断标准。①有慢性HBV感染史,HBeAg阳性大于6个月;②HBV DNA水平≤5×105拷贝/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在2~10倍正常值。

排除标准:①既往曾接受过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②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病,如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以及肝癌等;③有严重心肾疾病者;④妊娠或哺乳期。

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0.1 g/次,1次/d,同时加服甘草酸二铵胶囊(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50 mg/次,3次/d。治疗组按对照组相同的方法和时间口服甘草酸二铵胶囊,同时服用阿德福韦酯胶囊(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 mg/次,1次/d。2组均以6个月为 1疗程,一旦乙肝表面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HBV DNA)同时转阴,谷丙转氨酶(ALT)复常,即中止治疗。未转阴者继续治疗直到2个疗程结束。同时,每2周复诊1次,记录安全性。每疗程结束作指标检测。

疗效判定:参照《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疗效评定标准[5]。

2 结 果

2组患者治疗结果显示:比较治疗组34例中,显效 17例,有效 9例,无效 8例,总有效率76.47%;对照组 34例中,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9.41%。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2组不良反应:治疗组2例(5.88%),对照组4例(8.82%)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腹胀、头痛、乏力等,但不良反应为轻度和短暂,不需任何处理,停药既恢复。

3 讨 论

拉米夫定是近年来抗乙肝病毒临床应用较广泛的药物之一[6],对大多数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 DNA检测结果表明[7],拉米夫定能迅速抑制HBV复制,其抑制作用持续于整个治疗过程。同时使血清转氨酶降至正常,长期应用可减轻或阻止肝脏纤维化的进展,但长期服用易产生抗药性,不适长时间服用,本品为进口药品,药品价格相对较高,临床用药成本较高。

甘草酸二铵是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的第3代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8]。该药在化学结构上与醛固酮的类固醇环相似,可阻碍可的松与醛固酮的灭活,从而发挥类固醇样作用,但无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阿德福韦脂是一种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类似物,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即阿德福韦二磷酸盐。阿德福韦酯进入机体后其活性代谢产物阿德福韦二磷酸盐与自然底物脱氧腺苷三磷酸竞争以及整合到病毒DNA后,引起 DNA链延长终止,而发挥抑制HBV DNA复制的作用,应用后查看生化指标发现其能使病毒载量急剧下降,临床疗效与拉米夫定相近且稍高[9-10]。本品不易产生抗药性,可长时间服用,并且药品价格相对较低,临床用药成本又低,特别适用于基层农村使用。

[1]郭 堑.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1):19.

[2]Wu Y Z,Zhao F L,Zhang C Z,et al.Factors related to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and effectiveness of antivirus therapy[J].Zhonghua Shi Yan He Lin Chuang Bing Du Xue Za Zhi,2007,21(2):120.

[3]吴 洁,覃 西.海南地区乙型肝炎基因型与YMDD自然突变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7):714.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12):421.

[5]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21(5):19.

[6]Shuqun C,Mengchao W,Han C,et al.Antiviral therapy using lamivudine and thymosin alpha1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existing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J].Hepat-gastroenterology,2006,53(68):249.

[7]Thio C L.Virology and clinical sequelae of drug-resistant HBV in HIV-HBV-coinfected patients on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J].Antivir Ther,2010,15(3 Pt B):487.

[8]董大勇.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9):68.

[9]柴艳峰.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8,6(5):489.

[10]李 军,韩亚萍,刘 波,等.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核心抗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频率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38.

猜你喜欢
阿德福拉米夫定中华医学会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表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图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2018年器官移植学年会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中华医学会医学期刊集群化发展的模式分析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初次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阿德福韦酯联用五酯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