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

2011-04-13 04:26刘冬辉黎春峰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党组织

刘冬辉 黎春峰

(1、2.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动漫与艺术设计系,湖南 长沙 410100)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0年湖南普通高校优秀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下高职院校基层党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中一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是高职院校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榜样力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部分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欠缺,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突出。[1]在一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研究的问卷调查(下同)中,在“学生党员能在群众中起到表率作用”的问卷中,除2%的人认为不了解情况外,73%的人认为能起表率作用,15%的人认为作用一般,10%的人认为完全没有起到模范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解决。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方面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为三年,其中还有半年甚至一年在校外实习,学生党员一般是经学校党组织一两年的教育培养后发展的;另外,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学生党员时,缺乏具体的科学量化的考核体系,学生入党前的考察不全面。在对“支部发展党员工作”问卷调查中:65%的人认为手续齐全,23%的人认为基本规范,8%的人认为把关不严。

(二)从学生党员本身方面分析:部分学生党员认为已经入党了,有时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问卷调查中,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进步不明显,15%的学生觉得学生党员入党后与入党前差不多,5%的学生对学生党员不满意,只有41%的学生对学生党员表示基本满意。问卷调查中还发现,2%的学生党员不记得自己的入党时间;2%的学生党员不记得自己的入党介绍人;1%的学生党员不记得党组织专人谈话时对自己提出的具体要求。

(三)从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方面分析:有的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没有计划,没有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无法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在“支部组织的活动状态”问卷调查中,68%的人认为党内活动活泼且有教育性,16%的人认为党内活动活泼但学不到东西,10%的人认为活动具有教育和政治性,6%的人认为活动单调而无意义。在“在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中,14%的人认为教育枯燥无味,44%的人认为应该更多地联系实际,17%的人认为照本宣科,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26%的人认为教育时不能听取大家的意见。

三、创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

为了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高职院校党建特点,创建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一)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创建预先教育机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的问题,要将以往“学生找党组织”的现象改变为“党组织主动找学生”,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对他们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第一,学生党支部要教育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外,还要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激发他们积极要求进步的热情;要向新生介绍党的性质和纲领等基本知识,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向新生介绍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和学院各级党组织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情况,让新生知道党的大门始终是向大家敞开的;第二,要通过业余党校,对全体新生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学生对党有一个正确的、初步的认识。第三,通过高年级学生党员的现身说法,向身边优秀共产党员学习以及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激发学生积极申请入党的愿望和行动。

(二)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系统性教育。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对象期间,基层党组织要系统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基本经验的教育。一是围绕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的总体目标,通过系部业余党校,以党课的形式重点讲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现行的方针政策和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以及党风党纪等,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二是以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为载体,广泛深入地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三是以学生党支部为单位,带领入党积极分子参观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展,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通过以上教育活动,使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各种知识有更明确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入党信念,从而更加积极自觉地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三)抓好在校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是学生党员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分。一是充分利用入党宣誓仪式,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让每位学生新党员牢记面向党旗立下的誓言及场景,促使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自觉地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监督。二是继续强化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学生党支部要制定严格的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计划要有具体的要求,做到学习前有安排、有主题、有内容,学习中有发言、有讨论、有记录,学习后有体会、有汇报,力戒政治理论学习的随意性和无序性。[2]三是通过“压担子,担重任”等途径,将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标准具体化,并融入到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在学生公寓建立“党员示范寝室”,在学习生活区设立“党员服务岗”,要求学生党员在平时佩带党徽,不断提醒学生党员“做学习、团结、守纪、爱劳动的模范”。同时,为学生党员提供提高自我的实践平台,让他们在校内校外的各种大型活动中挑大梁,培养他们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四是坚持民主评议制度,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学生党员评议活动,一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在民主生

活会上,通过自我总结,党员与普通同学的评议以及党支部民主生活会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对评议不合格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对认识态度较差,屡教不改的该处分的进行处分,以严肃党的纪律。

(四)抓好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在非公有制企业实习,实习单位没有设立基层党组织,而实习生党员又没有时间返校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学习和活动;有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往往来不及在校转正为正式党员,就面临实习或毕业,学院对其在校外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不很清楚,影响到党组织对他们的教育和转正考察。为此,可考虑采用以下方式对实习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一是以专业为单位,成立流动党支部,以便加强实习生党员的联系和沟通。二是在学院网站上建立“党员之家”,将学院开展的各项活动和政治教育及时上传,让实习生党员随时了解党内学习动态。三是要求实习生党员每月向党支部交一份思想汇报,及时汇报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情况,并要求实习单位签署意见,确保所交材料的真实性。

总之,努力创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对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需要,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玉巧. 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2] 廖小杰,李金涛,张勇. 大学生党员再培养实效性研究[J]. 管理观察,2008(16).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憨娃入党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