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音病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教育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1-04-20 09:41施黎新
上海护理 2011年3期
关键词:嗓音病患者依从性

林 莉,张 娅,沈 洁,施黎新,方 勤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上海 200135)

嗓音病是以声嘶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喉部病变的总称。嗓音病患者多数为职业用嗓者[1]。手术治疗是目前嗓音病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疗效巩固、促进康复、预防复发等具有重要影响[2-3]。但患者术后往往偏重治疗,对术后自我嗓音维护重视不够,方法也不够全面、恰当,且常因日常生活较难避开一些诱发因素,使得治疗不佳且易反复发生[3-6]。为探索一套有效、可行的嗓音病患者术后管理模式,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促进术后嗓音康复,我院 2009年 1月—2010年6月对嗓音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 2009年1月—2010年6月耳鼻喉科同一组医师治疗的嗓音病住院患者 80例,既往无其他喉部疾患,职业用嗓,声带息肉或小结。其中,男46例,女 34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3.8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随机分为实验组 42例和对照组 3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职业、文化程度和治疗方法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接受指导,即在患者就诊过程中进行教育,讲解嗓音病注意事项,包括术后禁声1周,声休1个月(相对的发音休息,患者尽量少说话,说话要轻柔)等[2-7];正确的用声方式,忌食辛辣、干燥和刺激食物,禁烟酒,不饮用冰或烫的水,按时服药等,并行药物治疗,于复诊时评估。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

1.2.1 自我管理教育内容 ①疾病知识。科室自制教育视频录像供患者观看,向患者发放疾病相关性阅读资料,内容包括疾病知识、诱发因素、正确用声方法、饮食指导、用药知识、疾病治疗流程,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禁声期间交流方法等。②“护理需求提示板”与写字板的使用。为提高嗓音病患者术后禁声的依从性和可行性,同时满足期间各种沟通需求,科室自制了“护理需求提示板”。在术后嗓音病患者中作充分调研,了解并整理禁声和声休期间的护理需求项目。将患者各种生理、心理、身体不适等需要表达的内容以简洁明了的图案制作在提示板上。患者有需求时,手指该项目即可,适用于有书写困难的患者,如文盲、老年书写不灵活等患者。对于能自行书写表达自我需求的患者,科室提供可反复擦拭书写的白板给患者使用。③“禁声警示牌”的使用。该警示牌为科室自行制作,正反两面有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的提醒标识。术后放于患者床头柜上,表示患者目前处于禁声期。向患者讲解该提醒牌放置的目的和作用,指导其遵从配合。

1.2.2 自我管理教育实施程序 ①成立自我管理教育团队。包括副主任医师 1名,床位医师 2名,责任护士 2名和其他护士 2名。为每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专人负责。②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知识。术前评估患者全身状况、知识层次、职业、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等,根据患者总体情况,由自我管理教育团队与患者、家属共同商议制定适合患者的自我管理计划。由教育小组采用多对一的教育方式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诱发因素、治疗方法、疾病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观看科室专门制作的健康教育视频录像;发送有关疾病的宣传小册子;询问患者掌握情况并予解答指导。③帮助患者掌握禁声期间的沟通方法,并能有效执行。术前评估患者书写能力以及禁声期间各种护理需求、生活习惯等,由患者选择以写字板或“护理需求提示板”的方式进行术后禁声期间的沟通,护士指导患者使用方法。对文化层次低、书写困难的患者,护士指导患者可通过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等身体语言表达需求。患者术前 2 d练习禁声期间的沟通方法,以确保术后能按要求执行。④运用“禁声警示牌”,给予患者温馨提醒。术后,将自行制作“禁声警示牌”立于患者床头柜上,一方面可时时提醒患者须做到禁声,同时,也提醒周围病友和家属,理解并帮助其做到禁声。医护人员在日常治疗、巡视时加强对患者督促和指导。⑤科室每周1次开展集体嗓音病保健知识讲座,每例患者至少参加1次,强化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邀请出院后来院随访的患者参加,从患者的自身管理心得介绍经验,同时鼓励患者提问,教育小组成员给予针对性地帮助指导。⑥出院前评估患者术后注意事项、避免诱发因素、正确用药、出院后随访等掌握情况,了解患者在治疗依从性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⑦患者出院后4周内,专职护士与患者保持电话联系 1~2次,经常电话提醒和监督患者遵医行为,患者也可随时电话咨询,并在复诊时进行复核及强化教育。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3.1 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估 术后 1个月对两组患者根据疾病特点并结合文献予以治疗依从性评定[7-8]。了解两组患者是否遵照医嘱要求执行。调查以问卷的形式在患者复诊时由护士向患者逐项询问并评定,包括4项问题:是否坚持避免诱发因素(5条);是否坚持正确用嗓(4条);是否坚持正确用药(5条);是否按计划复诊(1条)共15个条目。完全依从 3分,部分依从2分,不依从 0分。

1.3.2 术前术后嗓音主客观评估 两组患者在术前2 d、术后 1个月及 3个月均接受嗓音的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主观评估:用日本言语语音学会(Japanese Society for Logopedics and Phoniatrics)提出的嗓音嘶哑评估GRBAS分级(GRBASscale)标准[9]:总嘶哑度G(grade):对异常嗓音的整体主观感知分级;粗糙度R(roughness):发音不规则程度;气息度B(breathiness):气息声程度;无力度A(asthenia):发音弱或无力程度;紧张度S(strain):发音过度紧张或亢进程度。5个参数的评估各分为 4个等级:0级为正常,1级为轻度异常,2级为中度异常,3级为重度异常。受试者均以同样的内容和方式进行病史询问,令其以最自然的音调和音量回答,在环境噪声 <45 dB(A)的检查室里,由3名从事嗓音医疗专业人员分别评分后,最终平均进行分级,国内外多采用 G、R和 B 3项指标[10]。患者自我评估的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7]:将嗓音异常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为功能、生理和情感 3个部分,总体评价称为 T。每部分分为 10个问题,要求患者对每个问题进行打分,相应选项代表该感受发生的频度,0:从没有;1:很少;2:有时;3:经常;4:总是。每一部分分数为 0~40分,总分范围为 0~120分。总分越高,说明患者对自己发声障碍主观评估越严重。客观评估:通过CSLmodel 4150系统(美国Kay Elemetrics公司),运用Kay Computer Speech Lab软件中的Multi Dimensional Voice Program(MDVP)模块行嗓音频谱分析。评估参数: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基频扰动商(PPQ),振幅扰动商(APQ),噪谐比(NHR),最大发声时间(MPT)。

1.4 数据处理 运用SPSS 11.5软件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 1个月治疗依从性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嗓音主观评估指标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嗓音客观评估指标 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治疗依从性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治疗依从性比较 (±s)

组别 n 坚持避免诱发因素 坚持正确用嗓 坚持正确用药 按计划复诊实验组 42 11.64±2.93 10.87±2.14 12.33±3.68 2.62±0.31常规组 38 7.11±1.92 6.16±1.42 8.21±1.81 1.39±0.22 t值 7.08 10.04 5.50 17.83 P值 <0.01 <0.01 <0.05 <0.01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嗓音主观评估指标 (±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嗓音主观评估指标 (±s)

G R组别 n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实验组 42 2.12±0.53 2.03±0.41 1.12±0.64 2.22±1.24 0.02±1.32 0.93±0.52对照组 38 2.43±0.52 2.32±0.54 2.21±0.54 2.51±0.42 2.43±0.42 2.33±0.41 t值-2.28-2.34-7.12-1.21-1.62-11.57 P值 >0.05 >0.05 <0.01 >0.05 >0.05 <0.01 B组别 n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VHI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实验组 42 2.16±0.93 1.84±0.81 0.61±0.42 31.72±6.55 16.32±4.13 9.64±2.91对照组 38 2.23±0.81 2.81±0.54 2.82±0.75 32.63±7.63 30.63±1.32 29.23±4.91 t值-0.31-5.45-14.08-0.50-18.07-18.80 P值 >0.05 <0.05 <0.01 >0.05 <0.01 <0.01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嗓音客观评估指标 (±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嗓音客观评估指标 (±s)

Jitt(%)PPQ(%)Shim(%)组别 n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实验组 42 4.83±1.21 4.33±1.44 1.09±0.42 3.31±0.72 3.12±0.67 0.59±0.18 8.52±1.32 8.14±1.31 3.42±0.99对照组 38 4.51±0.19 4.28±0.21 4.21±0.86 3.43±1.03 3.31±1.01 3.13±0.82 6.69±1.16 6.36±1.02 6.42±1.13 t值 1.43 0.19-17.83-0.52-0.86-16.60 5.60 5.93-10.95 P值 >0.05 >0.05 <0.01 >0.05 >0.05 <0.01 >0.05 >0.05 <0.01组别 n APQ(%)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NHR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MPT(s)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实验组 42 6.89±1.23 6.12±0.58 4.77±1.12 0.45±0.11 0.41±0.16 0.14±0.62 9.26±1.76 9.56±0.47 15.03±1.97对照组 38 6.72±1.21 6.49±1.28 6.23±0.91 0.51±0.17 0.48±0.12 0.46±0.11 9.81±1.22 9.26±1.75 10.37±1.39 t值 0.54-1.44-5.55-1.62-1.89-2.78 1.41 0.90 10.5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1 >0.05 >0.05 <0.01

3 讨论

3.1 对嗓音病患者术后开展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美国护理专家Orem认为,个人对维护自己的健康负有直接的责任,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首先要靠自己的努力。人是行为的主体,完全有评价和管理自己的能力[11]。自我管理是指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持之以恒的治疗自身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12]。由于嗓音病患者手术后声音嘶哑症状缓解,患者主观认为已经痊愈,加之生活工作较难避开诱因,而其在院治疗、护理时间短暂,出院后脱离了医护人员的监督,使得患者在避免诱发因素、正确用嗓、正确用药等方面的自我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在嗓音病患者于术后开展自我管理教育很有必要。

3.2 嗓音病患者术后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效果 嗓音病患者术后 1个月是嗓音康复的关键期,期间患者的遵医行为直接影响疾病预后和复发[2,7]。以往,我们按照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但患者对康复知识掌握了多少,能否按照要求执行,存在哪些困难等我们并不清楚,一些患者了解了健康教育内容,但不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达不到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此,我们成立了自我管理教育团队,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等状况,与患者共同商议并制定适合的自我管理计划,通过观看录像、向患者发放疾病相关性阅读资料、医护共同参与的自我管理教育团队的讲解指导、定期集体健康知识讲座、提供禁声期适宜的沟通方法和温馨的禁声提示牌、出院后专人电话回访和督导等方式,使患者主动参与,增强了自我监控意识。表1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 1个月,在避免诱发因素、正确用嗓、正确用药和按时复诊 4个方面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将GRBAS、VHI及嗓音分析主客观指标综合评估手术前后嗓音质量,意欲全面、科学地评价嗓音病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教育的临床效果。表2、表3显示,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主客观检测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嗓音恢复的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从嗓音病疾病特点及患病人群行为特点出发,加强教育与可行性指导,并对患者监督、随访和提醒,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缩短病程,促进了疾病康复,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尊重程度。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医患模式为共同参与模式,不仅强调医方的积极作用,而且充分发挥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13]。

4 小结

嗓音病因其特殊性,采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嗓音病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我监控意识,通过患者主动参与,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了疾病早期康复,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1] 周继福.实用嗓音病治疗学全书[M].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90:1-4.

[2] 晏继梅,侯军华,周颖,等.声带良性病变发病因素的分析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7):603-604.

[3] 李正廷,章波,郭茅.嗓音医学现状及发声显微外科相关问题[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5,13(6):390-391.

[4] 楼正才,朱巧英,宗慧勤,等.5785名市场营业人员嗓音病流行病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4):174-178.

[5] 许燕,岳军,常捷军.2813名教师嗓音病普查及分析[J].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4,10(2):103-104.

[6] 成源,王桂敏.西安市1007例教师进行发声器官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4,7(5):348-349.

[7] 张丽.喉良性病变手术前后嗓音变化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5A):810-811.

[8] 钟美容,卢小菊,梁志金.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对提高代谢综合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B):11-13

[9] Hirano M.Psycho-acoustic evaluation of voice:GRBASScale for evaluating the hoarse voice[A].In:Hirano M,ed.Clinical Exam ination of Voice[M].Wien,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1:81-84.

[10] 于萍,黄冬雁,Joana R,等.不同嗓音样本对嗓音听感知评估的影响[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4,12(3):164-167.

[11] 杨延忠,李智巧,黄丽.自我管理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906-908.

[12] 骆宏,谢斌.自我管理模式及其在精神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2004,16(2):117-119.

[13] 周佳.伙伴关系有利于患者的遵医依从性[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2):77-78.

猜你喜欢
嗓音病患者依从性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黄绮珊:我的嗓音为什么是这样?
“世界嗓音日”——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在行动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2016年第七届友谊嗓音疾病诊治高级研讨班暨首期北京友谊医院嗓音检测和嗓音训练学习班通知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