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脾调中推拿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2011-04-25 09:37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推拿法中焦运化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一般在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流行,年龄在5个月~2岁的小儿易发,该病起病急,潜伏期1~3 d,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色淡黄、质稀薄如水样或蛋花汤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可伴有发热、鼻塞流清涕、咳嗽、纳差、呕吐等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运脾调中推拿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江苏省中医院推拿科门诊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共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30个月;病程最短1 d,最长4 d;伴呕吐44例,伴纳差40例;无脱水8例,轻度脱水52例,中度脱水16例,无重度脱水病例。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颁布的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2]中腹泻病有关湿热证、寒湿证的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输入PC计算机,数据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运脾调中推拿法,以运脾调中,清肠化湿为治疗原则。每日推拿1次,每次10 min,3 d为1疗程。具体操作:1)顺时针摩腹加振颤法5 min,摩腹频率为60圈/min;2)取患儿左手,行补脾经、运土入水、清大肠各100次;3)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4)捏脊5遍。辨证加减:湿热泻加退六腑100次;寒湿泻加推三关100次。

2.2 对照组 选用“思密达”(由博福——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0690)口服治疗,配合饮食、补液治疗。用量:1岁以内,每日1袋;1~2岁,每日2袋;2~3岁,每日3袋,均分3次服用。连服3 d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小儿泄泻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断标准制订。

3.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2。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表2 2组单一症状起效时间比较 h

4 讨论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其病机为脾虚湿困。本病急性起病,证候表现多为实证。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受外邪感染或内伤乳食而发病。故本研究把该病分为湿热证和寒湿证两种实证证型。脾本有运化水湿和腐熟水谷的功能,若脾强能胜湿,则中焦健旺;反之脾虚为湿所困则易发生泄泻。目前对于小儿泄泻中的轮状病毒肠炎,西医一般采用补液和对症治疗。但采用运脾调中推拿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

“运脾”之名,首载于张隐庵《本草崇原》:“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凡欲补运兼施,则相兼而用”。前人在认识到苍术和白术善治脾胃病的基础上,提出补脾和运脾2种治法。脾虚宜补脾,脾失健运宜运脾。

已故著名儿科大家江育仁于1983年在《中医杂志》上发表题为“脾健不在补贵在运”[3]的文章,提出“运脾”的观点[4]。他认为:“运脾法,并非独立的一种治法,应属汗、和、下、消、吐、清、温、补中的和法[5]。具有补中寓消,消中有补的特点。何谓‘运’?补不碍滞,消不伤正者谓之‘运’,运者,有行、转、旋、动之义,皆动而不息。运与化,是脾之功能。运乃运其精微,化为化其水谷。故欲健脾者,旨在……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也”。所以运脾的本质其实就是消补兼施以调和中焦脾胃,扶助运化,从而恢复脾主运化的正常生理功能。

而运脾调中推拿法是笔者在深入研究小儿腹泻病相关理论和传统推拿方法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总结筛删选出来的一套操作简便却行之有效的治疗小儿腹泻的推拿手法组合。该手法的作用通过观察研究并非局限于“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中的某种单一治法,而是集“下、和、温、清、消、补”多种治法疗效于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法。其中的振颤法、补脾经、捏脊等体现了“温、补、和”,以温脾阳、补脾气、调和中焦脾胃。脾之运化功能有赖于阳气的正常运行与推动,中焦气机得温,脾阳得振,则脾之运化有常,“脾运”则湿祛泻止。顺时针摩腹和清大肠体现了“下、消、清”,使浊气下降,水湿流化,消积导滞,清肠化湿。 因此,可以认为本组推拿手法是补中有清,清补兼施,补不留滞,清不伤正,补脾之不足而无闭门留寇之患,清肠内糟粕而无伐伤正气之弊,调畅中焦气机,使脾升胃降,运化有常。脾运得健,则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分清泌浊,腹泻自止。

[1]江育仁.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北京医学,1994,16(3):182.

[2]刘百祥.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江育仁.脾健不在补贵在运[J].中医杂志,1983(1):4-5.

[4]江育仁.脾健不在补贵在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1):4.

[5]孙浩.江育仁教授“运脾法属于和法”之浅识[J].江苏中医药,2002,23(2):173.

猜你喜欢
推拿法中焦运化
畅通中焦选对药
李生财论治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经验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脑瘫患儿便秘应用护理干预结合推拿法治疗的效果研究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四十九)——小儿眼保健推拿法
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中医学研究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疗效观察
中医调理儿童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