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义”之我见

2011-05-14 16:59刘晶
卷宗 2011年9期
关键词:悲剧命运仁义三国演义

刘晶

摘 要: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但他过分标榜仁义,就接近虚伪,刘备的仁义虽然使他称帝于天下,可是刘备的仁义也造成了他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刘备;仁义;政治利益;悲剧命运;虚伪骗术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描写三国时代几个军事,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复杂斗争的历史小说。它对主要人物的描写是十分精彩的。它突出了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仁厚。曹操的奸诈,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等性格特点。描写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入木三分。这里仅就刘备的仁义道德进行粗浅的分析评价。

《三国志》蜀书,是这样评价幼年的刘备的:“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馀,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汉晋春秋曰:涿人李定云:“此家必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兒於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一个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孩子,竟然敢说出想当皇帝的话,这在那个封建社会,是一般的成年人也不敢想的事情,可见幼年的刘备是相当的有抱负的,他并不甘心贫苦,心里盘算的是建立一番顶天立地的事业。这种超人的远见多半是促使他那种喜怒不形于色,沉默少言的性格的重要因素。因为少年家境贫寒(这点是跟曹操比不了的,他从小是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因此在行事上,刘备考虑更多的是百姓的疾苦。看到国家政治混乱,民不聊生,他同情百姓,救民于水火,谋求兴复汉室。要以仁义取天下,这是刘备的政治主张与思想核心。仁义思想与政治野心的矛盾造成了刘备的悲剧命运。

一 、仁义行为使他获得一定的政治利益。

刘备以仁义待人,使其部下以死相随,忠贞不渝。最典型的是徐州兵败,兄弟失散,关云长被迫降曹,可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拒受曹操的重金美女及高官厚禄,最终还是过关斩将、千里寻兄。赵云慕刘备仁义弃公孙而投刘,在长坂坡于百万曹兵的包围中为救幼主拼死突围。诸葛亮为报答三顾之恩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他一些将士也为其出生入死而在所不辞。

因他仁义出名,陶恭祖三让徐州,陈登父子及荆州伊籍在他危难之时解救他。徐庶、庞统等智能之士投奔归附他。两川名士张松向他献出西川地图。因他德行仁义确实收到一定的政治利益。

二、仁义思想妨害了他政治目标的实现。

刘备的政治主张是扫灭群雄,铲除奸邪,匡扶汉室,欲伸大义于天下。为实现这一政治目标,他聚众围剿黄巾军,为铲除国贼他参加袁绍的讨董盟军,他接受衣带诏,参加剪除曹操的密谋。他用韬讳计逃出曹操的控制而奔走南北,说袁绍劝刘表出兵夹击曹操。这些都是实现他政治目标的步步行动。但他没有成功。原因除了袁绍、刘表等皆是庸碌之才没有深谋远略;更重要的是刘备自己势单力孤,没有雄厚的实力。

刘备为什么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原因他出身低微、缺乏资历,没有基础。更主要的是他开始时不注重人才的收拢。自以为施行仁义便可以取天下了。其实不然。曹操却不同,曹操一起事便召集天下贤士,在战争中不断召降文臣武将。如程昱、荀攸、郭嘉、许攸、贾诩等一群谋士;李典、徐晃、张辽、张颌等众武将。而刘备当时不过关张,知兵善战者实无一人。正如司马德操所言:关张虽万人敌,但缺乏使用他们的人,孙乾、糜竺、糜芳等一介书生不是经天纬地之才。刘备只有遇到诸葛亮时,才是他一生事业的转折点。另一方面刘备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当时曹操据有中原,袁绍占有河北,袁术淮南称帝,而他寄人篱下。虚伪的仁义害了他自己。寄居刘表后,表有托孤诚意,刘备怕说弟夺兄业,有害仁义而拒受。刘表死后,蔡氏协表幼子降曹,趁此机会,荆州垂手可得,刘备又怕说欺孀妻弱子而再次放弃机会,致使失新野,败当阳,走江陵,奔夏口,惶惶如丧家之犬。虽赤壁一战,借东吴势力据有荆襄,但付出的代价也太大。因为荆襄十郡东吴视为已有,刘氏暂住,荆州又称为孙刘争夺的焦点。倘使刘备放下仁义假面具,早得荆州,曹操也未必敢大举南下。战后孙权也未必图谋荆襄。

夺取西川造成鼎足之势,即是孔明隆中对策,也是刘备实现政治目标的根本意图,然而既想夺取西川,又不忍兄弟相残,坏了名节,羞羞答答怀抱琵琶半遮面,企图一举两得而不可能。最终还是兄弟反目成仇,刀兵相见。又害了川中名士张松。如果采纳庞统的上策果断行事,那么取西川易如反掌;如果庞统不死,取川后率师北伐,孔明率荆州军北向宛洛,那么中原可得汉室可兴矣。刘备为全名节,坚持虚伪的仁义,害了自己,使其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又害得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致使蜀汉兵困民乏,劳师费力,终于难免灭亡。

关羽死后,刘备不顾国家大业,放弃联吴抗曹的方针为兄弟私行侠义而举倾国之兵,孤注一掷,大举吞吴为关羽报仇。孙权以还荆州为代价修复就好,但刘备执迷不悟,一意孤行,最后陆逊一把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蜀军大伤元气,刘备白帝托孤,从此再没有统一中国的力量,这不是一场大悲剧吗?

三、刘备的仁义道德是虚伪的骗术

“刘备何如人也”? 操曰:“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也”。瑁曰:“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不克终,足见其为人”; 布大骂曰:“是儿最无信者”。这是刘备的对手曹操、 蔡瑁和吕布对刘备的评价,当然不足为据,但刘备标榜仁义,在重要问题上并未行仁义之事。据荆州、取西川以为根本,本是隆中对策,刘备当时是欣然接受的,感到茅塞顿开。所以说夺取刘表、刘璋的基业本是刘备由来已久的本意,但在具体问题上,他虚情假意,有碍于舆论。仁义只不过是他的一块遮羞布罢了。荆襄九郡及两川地盘毕竟被他巧取豪夺了。

当并败当阳时,他不忍弃荆州之民,每日携百姓行十余里。有人劝他抛开百姓,速行保江陵,他却断然拒绝:“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但当曹操大军逼近时,他还是不能与民众同生死而弃百姓而逃了。

吕布兵败成囚时,曹操擒了吕布,是用是杀,还在犹豫,这时候最着急的是刘备,刘备深知,以曹操驾驭手下的本领,完全可以控制住吕布, 如果二人联手,他的野心也许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了,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精彩的一幕:吕布被绑缚在地,趁曹操出去的一会功夫,吕布向当时曹操的座上客刘备求情,刘备点头答应。一会儿,曹操回来,问刘备吕布怎么处理,是用还是杀? 刘备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这二人都是吕布先认作干爹而后又亲手杀之,曹操当然知道。那吕布听了刘备的回答,气得破口大骂:“是儿最无信者”。而曹操上了一当,还以为刘备是为他好呢。刘备一句话要了吕布的命,吕布临死时才识破这位伪君子的真面目。

《三国演义》中一直是将刘备与曹操两个人的性格进行对比描写。一个是仁厚君子,一个是奸诈的典型。但奸诈的曹操不无仁义之举。如他献刀杀董卓,事情不成,他又召集天下诸侯首推袁绍组织盟军讨伐董卓,在讨董卓时,当袁氏兄弟轻视刘备、关张时,曹操给关羽以礼相待,不以身世地位取人。又如曹操对待谋士郭嘉、许攸等莫不言听计从;对待武将典韦、张辽、李典等莫不以城相待。这些都表现曹操爱惜人才、用人不疑、主持正义的举动。只不过奸诈多疑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但曹操做事从来是赤裸裸地暴露自己“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刘备一生也不无疑心,在庞统死后,调孔明入川,留守荆州的问题上,诸葛亮早已窥测出刘备谁也不信任,唯独信任关羽。白帝城托孤时,先帝刘备对诸葛丞相说:“君才十倍曹丕, 必能安邦定国, 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 则辅之。如其不才, 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听了,当时就把头磕得流出血来了。其实,阿斗可辅不可辅, 刘备自己最清楚,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诸葛亮也清楚,正因为知其不可辅,才有了这一番遗嘱, 意思是要诸葛亮明知其不可辅也“硬要辅”,然后又命令几个儿子拜诸葛亮为义父,你想,经过这一番折腾,诸葛亮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才怪呢。刘备死后,诸葛亮一直扶着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直到病逝于五丈原。这表明刘备对竭忠尽智的孔明取代后主刘禅的担心。刘备对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

刘备和曹操打仗,赵云在长坂坡于百万军中舍命救得阿斗,血染征袍,精疲力尽的赵云将正在怀中熟睡的阿斗双手递给刘备,刘备接过阿斗,却一下摔在了地上,并说: “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一见, 忙跪在了地上,哭着说:“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刘备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抚慰赵云呢? 实在是没有办法,当时的刘备不像曹操, 他没权没势也没钱, 除了摔阿斗, 还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对赵云进行感激和奖励。其实,刘备这一着的用意, 就是后来的普通百姓也都瞧出来了,不是有句歇后语叫做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吗?这也概括了刘备性格的全部。

还有他对张飞说了一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使关羽、张飞感动得五内俱动,像这样的四两拨千斤的话语唯独只有刘备才能说出来。曹操一生做事,无论好事、坏事大都坦荡公开,从不隐讳自己;而刘备行事总是苟苟且且始终戴着“仁义”的面纱。

刘备的缺陷恰恰与他的优势密不可分。过分重情义,就等于以私代公;过分行使柔术,就等于懦弱无力;过分标榜仁义,就接近虚伪;过分强调正统,就接近于邪术。他离帝王的地位越近,他的形象就越来越变得可敬不可亲,给人一种面目模糊之感,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刘备奉行中庸处世之道,很少有真情流露,而且给人的印象是性格懦弱,逢人便哭,其实这一切都只是表象而已,我认为刘备是生活中绝好的演员,他的仁义道德有其虚伪的一面,这样就促使他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最终酿成了历史的一幕悲剧。

猜你喜欢
悲剧命运仁义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仁义不过是“客栈”?
论《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三国演义
论孟子“居仁由义”的壮美意蕴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