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液导入联合根管治疗在急性牙髓炎、根尖牙周的疗效观察

2011-05-17 01:21李连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8期
关键词:塑化牙髓炎牙周病

李连伟

(山东省潍坊昌邑市人民医院 山东 潍坊 261300)

急性牙髓炎、根尖牙周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口腔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急性牙髓炎由于起病急,疼痛剧烈,检查时可见有多处深龋牙体组织的实质性缺损,牙髓处可见微小穿孔,可有浓液或血液渗出,根管内部分牙髓分解引起根尖牙周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根管术是治疗牙髓病、根尖牙周病的主要方法,它可彻底取出根管中的感染物质和牙本质,通过根管预备、消毒、充填等步骤完成治疗[1],但由于多根管后牙的系统复杂,对根管治疗带来一定的影响。我科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塑化液导入联合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根尖牙周患者445例,取得满意疗效,先将临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根尖牙周患者445例,男231例,女214例,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47.6±3.1)岁,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龋坏、刺痛或冷热刺激疼痛,多数患者还出现夜间痛。均确诊为急性牙髓炎、根尖牙周病。其中其中根尖周炎177例,急性牙髓炎179例,牙髓坏死89例。部位:前牙98颗、前磨牙176颗、磨牙217颗,共计491颗患牙。X线检查显示:牙根尖处呈低密度影。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22例,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治疗组223例,采用塑化液导入联合根管治疗,2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患牙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血压、心电图、血常规、X线等常规检查。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进行麻醉。常规采用局部注射必兰麻麻醉,在麻醉的作用下钻开髓腔使其开放,充分揭去牙髓坏死、根尖周炎的患牙髓顶,去除髓腔中坏死、感染的牙髓及引起感染物质,拔除根髓,预备根管并测量根管长度,预备根管扩大时,应注意牙根尖狭窄区的紧缩感,扩管应达到根长的2/3,扩管同时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髓腔及根管,吸干;在常规根管预备、消毒、干燥的前提下,用塑化液导入进行根管充填。塑化液导入时应注意分次缓慢注入每根根管,沿根管壁旋转,上下活动,以利与空气排出和塑化液进入,操作时应防止塑化液溢出窝洞,并保护口腔黏膜。沿根管壁旋转,选择合适的牙胶尖插入,去除根管口外多余部分,垫底,充填,选用AH-plus糊剂调拌做根管封闭剂涂于根管壁处,选择合适的牙胶尖插入,去除根管口外多余部分,完善充填每个根管。手术完毕后,摄X线牙片察看手术填充效果,并嘱患者如有不适随时复诊,定期复查。

表1 治疗效果比较[例(%)]

1.3 疗效判定

治疗1个月内复查无自觉症状,患牙处无松动、扣痛、牙龈及黏膜无红肿及窦道,咀嚼功能、咬合功能正常,X线检查:根管内无空隙、牙根完整,牙周透射区消失,牙周膜间隙正常,为治愈;无自觉症状,患牙处无松动、叩痛、牙龈及黏膜无红肿及窦道,咀嚼功能症状,仅在嚼硬物时出现不适,X线检查:根尖处出现低密度影,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出现自发痛、叩痛,牙龈及黏膜红肿,有窦道形成,牙齿出现明显的松动甚至脱落,不能用患牙咀嚼,X线检查:牙周原有透射区扩大,根尖处低密度影增多,为无效。

1.4 统计学检验

所有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表1)

治疗组总有效率91.9%,对照组总有效率84.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不良反应。本组67例(治疗组23例,对照组44例)出现轻微疼痛,咬合不齐等症状,3~7d后症状消失,有23例27颗患牙在根管充填时出现根尖牙周反应,经治疗后好转,无发生残髓炎或任何不良反应。术后进行3~6个月随访,6个月后患者出现自发痛、叩痛,牙龈及黏膜红肿,牙齿出现松动31例,复发率为6.9%。

3 讨论

急性牙髓炎、根尖牙周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科病症,当细菌侵入牙髓进入髓腔引起牙髓感染,或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的不断老化,牙周围本质细胞血管丛大量丧失根髓及冠髓小动脉钙化[2],导致牙髓活力下降,髓腔内压力增高,压迫神经引起牙齿剧烈疼痛。因此,及时清除牙髓腔内的细菌感染、填充根管是治疗急性牙髓炎、根尖牙周病的主要方法。

一次性根管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根尖牙周病的主要方法。据临床文献报道,根管治疗术的成功率为53%~94%[3],其治疗原理主要是利用根尖周组织血运丰富修复能力强的特点,通过预备、消毒、充填等消除来自根管的刺激源[4],促进病灶愈合,防止牙髓炎及根尖牙周病的发展。

本组病例将塑化液导入联合根管治疗相较于常规根管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我们常使用碘仿氧化锌糊剂中的三碘甲烷粉剂作为塑化剂,具有强大的灭菌作用,对各种病原菌均有效,还能有效促进根尖周病灶的修复和闭合。塑化剂在聚合前可渗透入侧根管、根管壁的牙本质小管及根管系统里残存的病变牙髓组织和感染物质中[5],聚合后可将这些残留的细菌及感染物质包埋,凝聚成无害物质并封闭根管,从而达到堵塞根管系统、消除感染,治愈根尖牙周病的目的。塑化液导入联合根管治疗需经过完善的根管预备、消毒、填充,确保封闭的良好性,有较强的塑化、渗透和抑制作用,有效杜绝再次感染的发生。但在采用塑化剂塑化时应注意:(1)在根管预备过程中防止根管超出根尖孔,激惹根尖周组织;(2)塑化液在聚合前对牙根尖有一定的刺激性,量多时还会引起牙齿的染色,但极少量引起的牙体变色几乎不易察觉,注意导入的量不易过多;(3)牙髓炎、根尖牙周病等根尖炎症导致根尖孔破坏,填充时可导致塑化剂流失,根尖封闭不严[6],感染得不到控制;(4)导入塑化液时后要停留片刻,初步塑化后再导入根管糊剂,最后按常规垫基底、充填。

综上所述,塑化液联合根管治疗远期疗效好,是治疗急性牙髓炎、根尖牙周病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

[1]裴贤淑.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16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7:54.

[2]王嘉德,高学军.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462.

[3]European Society of Endodontology.Quality guidelines for endodontic treatment: consensus report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Endodontology[J]. Int Endod J,2006,39(2):921~930.

[4]范兵,樊明文.根管治疗疗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口腔医学研究,2008,24(1):34.

[5]徐爱凤,张琛,侯本祥.不同根管封闭剂根管充填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5,13(2):108.

[6]马文欣.残髓炎临床分析及其治疗体会[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9(1):35.

猜你喜欢
塑化牙髓炎牙周病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保存的短期疗效观察
可剥离胶塑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沟槽机筒单螺杆挤出机塑化性能的模拟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注塑机塑化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牙周病致错畸形正畸治疗中邻面去釉治疗的效果研究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比较
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