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2011-05-17 01:21刘春利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8期
关键词:比索室性洛尔

刘春利

(莱芜市人民医院雪野分院 山东 莱芜 250101)

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并与单用比索洛尔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其中男43例,女23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8.95±10.24)岁;病程7~16个月,平均病程(11.23±4.15)个月;入选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6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均无明显差异,具有一致性(P>0.05)。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1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9g(1包),3次/d,比索洛尔1.25~5mg,1次/d[1];对照组口服比索洛尔1.25~5mg,1次/d。比索洛尔均从小剂量开始,视病情变化调整剂量。观察用药前后动态心电图变化、临床症状、体征(包括心率、心律、血压等)、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胸片检查及药物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悸症状消失,24h动态心电图示期前收缩减少90%以上;有效:心悸症状大部分消失,24h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减少50%~90%;无效:心悸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或24h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减少50%以下[2]。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积极治疗后,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可见表1。

2.2 不良反应

2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胸片检查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出现轻度腹胀、恶心1例,对症处理后缓解;比索洛尔组出现窦缓、低血压各1例,减量后缓解。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常可引起心力衰竭、猝死,常常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或电(ICD、电复律)治疗,常规药物治疗往往引起严重的副反应,增加经济负担,病人耐受性差。本文采用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并与单用比索洛尔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胸片检查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出现轻度腹胀、恶心1例,对症处理后缓解;比索洛尔组出现窦缓、低血压各1例,减量后缓解。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这表明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比索洛尔,不仅具有协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且可减少比索洛尔的剂量,降低其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例(%)]

[1]王廷涛,张俊,张效明,等.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6):489~490.

[2]高松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83例疗效观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7(2):121~122.

猜你喜欢
比索室性洛尔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谁为啤酒买单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比索洛尔联合依达拉奉对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抗氧化作用分析
普萘洛尔治疗桥本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
2014年4月墨西哥米却肯州油梨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