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视疲劳的临床观察

2011-05-30 05:25张花治侯春英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耳针耳穴眼部

张花治 侯春英 刘 莹

视疲劳(asthenopia)又称眼疲劳,中医称之为“肝劳”,是目前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但并非是独立的眼病,而是以患者眼的自觉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故又称眼疲劳综合征〔1〕,属于心身医学范畴。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群被视疲劳困扰,尤其是随着电脑等视频终端的大量普及,使视疲劳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西医学主要采用休息、矫正屈光不正、口服维生素、滴用抗疲劳滴眼液等方法治疗本病,效果欠佳。我科联合针灸科运用针刺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视疲劳80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具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2008年3月~2010年4月在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及针灸科门诊就诊的视疲劳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针刺配合耳针组和眼药组,每组40例。针刺配合耳针组中男18例,女 22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1岁,平均(35.38±1.58)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5年,平均0.58年。眼药组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9岁,平均(35.73±1.35)岁;病程最短 12天,最长 4年,平均0.58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1〕中“视力疲劳症”有关内容制定:①暂时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复视、串行、字行重叠、文字跳动;②眼部症状:灼热目赤、干涩畏光、眼睛酸痛、泪液减少;③全身症状:常有不同程度头痛、眩晕、颈肩酸痛、嗜睡、乏力、急躁易怒、心烦不安、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甚者有阅读恐惧、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表现。

1.3 纳入标准〔2〕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6~65岁,矫正视力在0.8及以上,且持续配戴合适度数眼镜者;③虽使用其他药物治疗,但已停药2周以上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严重心、肝、肾、肺功能障碍患者;②青光眼、急性结膜炎、角膜疾患和其他感染性眼疾患者;③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针刺配合耳针组:针刺取穴:承泣、四白、阳白、风池、足三里、三阴交、光明、太冲、合谷。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先针刺风池使针感达到眼部;承泣紧靠眼眶下缘直刺0.3~0.5寸,不提插;阳白透鱼腰;余穴常规针刺,留针30 min,眼部穴位出针后注意要用棉球按压以防止出血。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耳穴压丸取穴:眼、目1、目2、脾、胃、皮质下、神门、交感。操作:常规消毒耳廓皮肤后,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在耳穴上,用手指按压胶布,使耳穴有明显热、胀、痛感。嘱患者每日按压3~5次,每次5分钟左右,5日更换,两耳交替。10天为1疗程。针刺及耳针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眼药组:局部滴萘敏维滴眼液(艾唯多,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7L73E),每次1滴,每日4次。连续用药20天。

治疗期间禁止看电视、录像和玩各种电子游戏机,并注意用眼卫生。

2.2 视疲劳评分标准〔3〕

0分:无眼部不适症状,能坚持阅读或从事视频终端操作3 h以上;0~1分:偶尔出现症状,休息后缓解,与用眼多少有关,能坚持阅读或从事视频终端操作2 h以上;1~2分:有时有症状,开始影响工作、学习,阅读或从事视频终端操作不能超过2 h;2~3分:症状经常出现,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持续阅读或从事视频终端操作不能超过1 h;3分:症状持续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用眼工作难以胜任。

2.3 疗效标准〔3〕

基本治愈:能坚持阅读或从事视频终端操作3 h以上,眼部症状及全身症状消失;显效:阅读或从事视频终端操作较治疗前延长2 h,眼部症状及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有效:阅读或从事视频终端操作较治疗前延长1 h,眼部症状及全身症状至少有1项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眼部症状及全身症状均无改善。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样本均数的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3 结果

3.1 2组治疗前后视疲劳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视疲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46,P>0.05);2组治疗后视疲劳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比较治疗前后评分差值,针刺配合耳针组改善情况好于眼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表 1)。

3.2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疲劳评分比较(±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疲劳评分比较(±s)

注:①2组治疗前视疲劳评分比较,P=0.946,P>0.05;②2组治疗前后比较,P=0.000,P<0.01;③2 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00,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差值针刺配合耳针组 40 1.95±0.11① 0.52±0.86② 1.43±0.73③眼药组 40 1.96±0.10① 1.31±0.10② 0.65±0.60③

针刺配耳针组总有效率97.5%,眼药组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表 2)。

4 讨论

古代医家把视疲劳称为“肝劳”,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七窍门》:“其读书、博弈等过度患目者,名曰肝劳。”明代《医学入门》谓本病:“读书针刺过度而(目)痛者,名曰肝劳,但须闭目调护”。后世医家受此影响,结合“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的理论,在临证中大多从肝入手治疗。而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视疲劳患者大多伴有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症状,借鉴西医对视疲劳有关眼肌发病的认识,认为本病不仅与肝有关,与脾虚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脾主肌肉,睑司开合,眼肌的调节和眼睑的开合均由脾胃所主。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指出: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视疲劳患者多是长期伏案工作,最易劳倦内伤,损脾伤肉。脾胃内伤,则五脏六腑的精气无法上输于目,目失濡养则视物不清、干涩流泪诸症丛生;脾虚则眼肌失主,则见复视、头痛等症。另外视疲劳患者还常伴有喜闭目、眼睑抬举无力等症状。胞睑在脏属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运健旺,气血生化有源,则胞睑抬举自如,脾虚气弱,胞睑失养,则抬举无力,喜闭双目。临床上也有医家从脾论治本病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5〕。

表2 2组视疲劳患者的疗效比较

依据以上理论,我们在用针刺治疗本病时主要选用脾胃经和肝胆经的穴位,以调理肝胆、舒筋活络,益气健脾、和胃明目为治法。针刺承泣、四白、足三里、三阴交以补益脾胃,益气养血,濡养眼周肌肉,调节眼部紧张性痉挛,从而使睫状肌和眼外肌的疲劳得到改善;针刺风池、阳白、光明、太冲能养血柔肝、调理肝胆、通经明目开窍,使肝胆经气血充足,目得所养,从而缓解用眼过度引起的不适;而合谷为治疗面部疾患的经验穴,可起到益气养血、疏通经络、通畅全身气机的作用。诸穴配合可达到治疗及缓解视疲劳的目的。

耳与脏腑经络关系非常密切。《内经》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耳穴压丸通过刺激耳穴相应部位以养肝明目,缓解视疲劳,且费用低,无副作用,可长期应用,能弥补针刺法的不足。两者相结合,取长补短,可增强治疗作用,提高疗效。

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针刺配合耳针组患者的视疲劳评分改善程度及总有效率均优于眼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针刺配合耳穴压丸是一种治疗视疲劳的有效方法,且安全、快捷,值得临床推广。

[1] 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652.

[2] 胡 慧,周 丽,俞兴源,等.针刺治疗视疲劳综合症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13(2):11.

[3] 刘 坚,徐斯伟,张 仁.透刺为主治疗视疲劳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6(9):9.

[4] 霍豫星.调中益气汤治疗眼肌性视疲劳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7):540.

[5] 秦祖杰,杨 洁.补中益气汤联合眼部综合疗法治疗电脑终端视疲劳临床观察[J].华夏医学,2007,20(2):284.

猜你喜欢
耳针耳穴眼部
耳针联合八段锦锻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耳针结合化痔汤治疗内痔52例
疏肝解郁法配合耳穴压贴治疗经前期综合征60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
耳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