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LASIK手术后不同年龄单眼调节幅度变化分析

2011-05-30 05:25杨丽娟张清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单眼屈光度幅度

杨丽娟 张清生

近视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可出现调节力的变化,国内外文献对此均有报道,一般通过测量单眼调节幅度来反映调节力的情况。大多数研究显示LASIK术后单眼调节幅度增加,也有个别研究显示在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会有所下降。为研究不同年龄的近视眼患者在LASIK术后不同时期调节力的变化情况,我们对70例(140眼)行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测量其术前及术后1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的单眼调节幅度,并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09年10月行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患者70例(140眼),其中男性30例,女性40例,等效球镜度 -4.75~-9.25 D,平均(-6.23±1.06)D。 按年龄将其分为3组:Ⅰ组年龄18~25 岁,平均(20.31±1.65) 岁;Ⅱ组年龄 26~32 岁,平均(29.61±1.07) 岁;Ⅲ组年龄 33~40 岁,平均(37.45±0.7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长期佩戴框架眼镜,并排除眼部疾病、手术及外伤史。

1.2 方法

1.2.1 单眼调节幅度的测量:使用Topcon VT-8综合验光仪,检查时遮盖一侧眼,让患者阅读眼前40 cm处比其最佳近视力视标大1~2行的视标,然后以-0.25 D为单位,逐渐增加负镜片的屈光度,直至视标第1次出现持续性的模糊,此时所加的负镜片屈光度为单眼的正相对调节幅度,加上检查距离40 cm的补偿屈光度(-2.50 D),即为单眼调节幅度,每次检查测量2次,取平均值。检查由同一位医师操作。在术前及术后1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各进行1次单眼调节幅度的检查。

1.2.2 手术方法:使用美国雷赛LSX型准分子激光系统,美国handstome旋转角膜板层刀,行蒂在上方的标准LASIK手术。

1.2.3 术后处理:术毕即点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1滴,透明眼罩遮盖1天。第2天开始点用0.1%氟米龙滴眼液,每日4次,以后每周递减1次,应用4周;0.3%妥布霉素滴眼液每日4次,应用1周。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对相关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Ⅰ组术后10天、1个月时单眼调节幅度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较术前增加(P<0.05);Ⅱ组术后10天及1个月时单眼调节幅度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个月时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6个月时较术前增加(P<0.05);Ⅲ组单眼调节幅度术后10天较术前下降明显(P<0.01),术后3个月时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 6 个月时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表 1)。

表1 不同年龄近视眼LASIK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的单眼调节幅度(D,±s)

表1 不同年龄近视眼LASIK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的单眼调节幅度(D,±s)

注:①与术前比较,P<0.05;②与术前比较,P>0.05;③与术前比较,P<0.01。

术后1 0天 1月 3月 6月Ⅰ组 9.2 1±0.9 4 8.9 3±0.8 7① 9.0 8±1.2 9① 9.2 5±1.1 7① 9.3 1±0.5 6①Ⅱ组 7.3 2±0.8 7 6.9 8±0.9 6① 7.1 6±1.3 4① 7.3 9±1.0 8② 7.4 2±0.9 8①Ⅲ组 5.7 8±1.0 2 4.8 2±1.3 7③ 5.4 3±1.1 2 5.8 1±0.7 6② 6.1 7±1.1 2①组别 术前

3 讨论

调节是人眼的重要功能,是由睫状肌收缩改变晶状体屈光力而产生的使近距离的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的能力〔1〕。LASIK手术改变了角膜曲率,后顶点距离也发生了改变,因而对眼的调节功能会产生影响。

3.1 LASIK术后不同时期患者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

LASIK术后10天及1个月时3组病人单眼调节幅度均较术前有明显减低。我们认为,我们所选取病人均为术前长期佩戴框架眼镜者,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效果相当于把矫正镜片的度数转移到角膜上,导致后顶点距离消失,使视近物的调节需求较术前增加,且为保证患者术后有较好的长期效果,所有病例均给予了轻度的过矫,术后早期存在远视飘移,也导致了视近物时的调节需求增加。张霞飞等〔2〕的研究结果为LASIK术后调节刺激(调节需求)增加了(0.39±0.12)D。但调节需求的增加并不一定表现为患者实际调节反应的升高,由于近视患者在术前视近不需应用过多调节,在术后早期存在明显的调节滞后,自身调节不足还不能与调节需求的增加相适应,导致了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较术前下降。在LASIK手术1个月后,眼屈光状态基本稳定,且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与锻炼,调节能力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所测单眼调节幅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我们的结果证明近视眼在LASIK手术后实际眼调节是增加的,这也与陈世豪等的研究一致〔3〕。

3.2 不同年龄术后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术前及术后年龄均与单眼调节幅度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大,单眼调节幅度越小。3组在术后所表现出的单眼调节幅度的增加快慢不同。Ⅰ组在术后3个月时单眼调节幅度即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而Ⅱ组和Ⅲ组在术后6个月才较术前有明显增加(P<0.05)。这表明随年龄的增加,调节需求所导致的眼实际调节力的增加需要更长时间的锻炼和适应。3组在术后6月时单眼调节幅度均较术前有明显的增加,也证明LASIK手术对近视眼的调节功能有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近视患者,我们认为凡大于33岁者,在进行LASIK手术时应充分考虑到手术对调节的影响,术前应进行各项调节功能的测量,必要时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视功能训练,使调节储备能够适应术后视近的需求,若经过训练还不能适应者,在设计手术量时可给予保留一定的近视度数,既能满足视远的需求,又能保持近距离工作的舒适〔4〕。

总之,通过对不同年龄的近视眼患者在LASIK术后不同时期调节力变化的观察,可以看出近视患者在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适应,调节幅度均能逐渐增加,年龄较大者,恢复较慢,但最终可恢复至正常状态。但由于本研究所选取病例均为中高度近视,未按屈光度进行分组,且研究中所选取的病例数较少,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调查以证实结论。

[1] 葛 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6-367.

[2] 张霞飞,施明光,陈彬彬.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双眼调节变化的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6,16(1):20-23.

[3] 陈世豪,吕 帆,王勤美.LASIK对近视眼调节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眼视光学杂志,2005,15(1):5-7.

[4] 丁 明,汤 静,徐 君,等.调节因素对LASIK术后效果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04,34(6):45-46.

猜你喜欢
单眼屈光度幅度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基于互联网延续护理在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术后的应用效果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食肉动物眼睛向前,而食草动物长两边
更 正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基于ANSYS的四连杆臂架系统全幅度应力分析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单眼视设计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2014年中期预增(降)幅度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