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港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研究

2011-06-29 07:46吴建新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1年9期
关键词:航运港口发展

■吴建新

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中的核心节点,推动着物流系统中基本物流服务和衍生增值服务的完成。港口兴,则国家兴。日本的港口曾在20世纪80年代具有顶尖的竞争力模式,如今随着港口竞争力的丧失,日本经济也陷入低迷。以原油为主导的迪拜港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打造了以港口为先导的临港产业链。港口竞争力战略给新加坡经济带来强劲增长动力,铸就了新加坡国家竞争力与国家实力。

我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11万公里内河航道,全国超过400个港口承担着约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我国港口业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如何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需要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对于环渤海地区的天津港、青岛港和大连港等各港口来说,对外面临长三角、珠三角港口群竞争,对内急需解答提升功能、有机整合的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初步研究认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来自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港口唯有加快由大港向强港的转变,才能跨出国门,实践全球港口运营商角色,以此推动我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

我国港口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综合考虑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港口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可初步判断我国港口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同在,不确定性、不可控性增加。

从全球看,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恢复较缓,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和日本核泄漏等因素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受朝鲜半岛局势影响,东北亚一体化进程几近停滞。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低碳关税、环境壁垒等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力量进一步增强,世界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逐渐明朗。

从我国看, “十二五”时期,我国综合实力和软实力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既面临升值压力,又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机遇。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增速放缓,进出口更趋平衡。贸易机构趋于合理,一般贸易比重提高,加工贸易比重下降,外贸商品结构逐步优化。

从国内各区域看,我国进入区域开发开放新阶段,各地区竞相发展,珠三角、长三角等先进地区正在推动新一轮改革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等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已经确定,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趋于全覆盖。

我国各港口只有勇于抢抓机遇、敢于迎接挑战,化危为机、扩大优势,通过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港口能级与服务功能,探索加快港口建设的新思路、促进港口发展的新体制,才能逐步实现向强港的转变。

我国港口未来发展的四个主要趋势特征

一般的商业港口具有运输、工业、商业、贸易等功能。从港口演进来看第一代的装卸和仓储港口过渡到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功能演变。第一代港口以伦敦港为代表;第二代港口则主要提供分拨、配送等增值业务的港口,并逐渐向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的第三代港口发展。在运输船舶大型化、集装箱运输常态化、泊位向深水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港口已初步进入第三代港口发展阶段,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港口的如下几个主要特征值得关注:

1.港口能力供求结构不平衡。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建设港口,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码头设备需求减少,导致港口运力超前运量几成,要消化当前运力还需要几年时间。从长期看,发达国家出台的贸易保护政策将持续,将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重大影响,未来中国港口集装箱业的发展步伐会减慢,以吞吐量为主的数量型港口增长方式将被改变。

2.港口竞争体现为全产业链、区港联动等综合实力比拼。沿海港口的水深、泊位、设备的差距将逐渐缩小,港口核心的竞争优势将由港口规模、等级等硬件条件转向港口的功能开发与拓展。港口作为运输系统的重要节点,需借助无水港、海铁联运等方式提供现代的综合物流服务,与供需双方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不断提升物流服务和现代航运服务功能。港口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将加快,区港联动发展的格局将明朗。

3.港口信息化支撑现代港口转型。

信息化加速发展,继互联网之后物联网加速崛起,将极大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港口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全面提升了港口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同时,将有力促进港口向质量型、效益型方向转型发展。建设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港口成为港口发展的方向。

4.东部沿海港口形成链条状发展格局。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重点建设上海、天津等港口的集装箱码头工程,新增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440个左右。随着这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我国东部沿海的港口资源将被完全挖掘,各港口布局越加紧密,形成东部沿海的珍珠链状港口发展格局。通过整治长江上游航道,推进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将逐渐开拓内河航运,并与我国东部沿海港口链一起形成 “丁”字状深水港口布局。

我国港口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综合分析我国港口发展面临的环境以及未来港口发展特征,要提升我国港口竞争力,只有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我们可用 “内部提升,外部带动”来阐明这条发展路径。

所谓 “内部提升”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要做足内功,坚持用先进科技手段和现代管理方法加强港口建设,用信息化、低碳化、绿色化实现港口功能的提升。二是要强化内部资源整合,调动港口各要素,充分利用整合后的叠加效应,实现整体大于局部的整合效果。三是在港口服务方面,应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创建国际一流的口岸管理体制。

所谓 “外部带动”包含五层意思:一是作为供应链枢纽,通过拓展物流服务和现代航运服务功能,带动供需双方高效对接,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二是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港口企业应拓宽发展思路,注重与海洋技术与产业等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带动区域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区域产业对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四是对周边地区和内陆腹地的带动,发挥贸易发展催化剂作用,提升港口的经济辐射功能。五是港口间的相互带动,探索港口整合改革方法,促进我国港口业整体发展。

内部提升与外部带动,前者是基础、首要任务,后者起辅助与促进作用,两方面缺一不可,将共同推动我国港口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我国港口业的这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可以用图1来表示。通过这条路径选择,必将促进我国港口整体实力与竞争力的提升,巩固并发挥好引领作用。

我国港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六点具体建议

按照上述 “内部提升,外部带动”的发展路径,结合未来港口发展趋势,提出以下几方面我国港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建议:

1.提升信息分析与整合能力。未来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将更趋复杂,对我国港口业发展的影响将是全方面与多层次的,信息资源的战略作用将更加显著,应加强宏观形势判断分析,加强航运政策研究,整理分析航运市场信息,提升信息收集处理研判能力。同时,积极促进整合港口、海关、海事、航运信息资源的整合,构建统一开放的信息平台。

图1 我国港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图示

2.加快发展现代航运产业。优先发展中、高端现代航运服务,重点发展船舶租赁、航运交易、航运总部经济、船舶交易、大宗商品交易、要素市场、邮轮经济、旅游航运信息咨询、滨海休闲旅游等产业,积极发展航运金融,大力拓展船舶抵押贷款、船舶抵押贷款信托、船舶出口信贷等融资服务,支持航运企业重组上市。

3.建设智慧港口。目前,全球信息技术创新持续加快,以云计算、云存储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技术正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大潮;物联网技术在促进各单元互联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加广泛的信息量。新一代信息技术必将深入到港口管理与航运服务方面。我国港口应紧抓本次信息化革命最新成果,提前规划,推进无线射频识别应用,促进物流装备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推进智能物流建设。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完善港航管理系统及信息安全管理,加快港口调度、引航科技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升级,在全国率先打造智慧港口。

4.建设绿色港口。我国港口应结合低碳化发展趋势,针对旅游观光业需求,推进绿色港口建设。健全环保及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全面开展港口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工作,更新改造耗能高、效率低的老旧设备,发展节能环保的运输装备,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推广码头建设运营中的低碳技术和设备使用,持续改进港湾生态环境,增强所在海港城市魅力。

5.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港口资源,有序开展近海海洋油气开采,鼓励远洋渔业捕捞、深海油气开采活动,积极发展海洋旅游等新兴产业。推广山东、浙江、广东等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先进做法,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形成各具特色的港口与海洋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6.加快港口间整合。随着现代经济以及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港口间将作为港口群系统存在,彼此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虽然在全球港口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相邻港口为争夺经济腹地货源、港航企业等各种资源存在一定的相互竞争关系,但也可以根据发展基础和条件,采取市场化手段,利用资本运作方式,通过差异化定位和合理分工,建立共同的利益机制,求得合作共赢,推动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我国港口体系的形成。

参考资料

1.邹俊善.现代港口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戴定一.再谈物联网与智能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23.

猜你喜欢
航运港口发展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港口上的笑脸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