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采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1-07-17 06:26彭国莉程美群汪正坤潘幼乔吕先竞西华大学四川成都610039
图书馆建设 2011年11期
关键词:出版物纸质形式

彭国莉 程美群 汪正坤 潘幼乔 吕先竞 (西华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3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3章第16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1]《条例》确立了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的法律地位,表明我国已经开始了构建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进程[2]。公共图书馆加强对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理应成为目前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

1 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采集的相关概念

1.1 政府信息及其传播渠道

《条例》将政府信息定义为“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1]。根据该定义,政府信息应包括如下内容:①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包括自己制作和委托制作)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如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划、计划、通知、公告、办法、情况通报、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工作报告、发展规划、政府白皮书、政府发言人代表政府立场的发言和答记者问、中央和地方首长的讲话、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书、国家标准等;②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取(包括自己获取和委托获取)的信息,这些信息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依据,如中国知识产权局在履行专利授权职责的过程中获取的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书等专利文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履行工商企业管理职能过程中收集的企业注册信息,有关政府部门收集的诸如商标、企业信用信息、统计资料、投标书等。

政府制作或获取的信息一般通过以下形式进行传播:①纸质文件;②纸质出版物,按出版形式又分为图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期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报纸(如《中国人口报》、《中国民族报》)、专利文献(如《发明专利公报》)、标准文献(如《国家标准汇编》)、商标文献(如《商标公报》)、科技报告(如《中国机械工业科技成果通报》)和会议文献(如《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等;③广播、电视;④网络,包括数据库和网站等;⑤手机及其他。

1.2 政府信息资源及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采集

政府信息资源是各种政府信息的集合,既包括政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的各种信息的集合,也包括政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取的各种信息的集合。

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采集是指图书馆根据读者的特定需求和目的,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有目的地从多种政府信息传播渠道收集政府信息的过程[3]。

1.3 我国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方式

我国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方式主要为购买和呈缴。购买是指图书馆采访人员通过经销商获取以各种出版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呈缴是指图书馆根据相关法律制度接受相关机构送交的、以各种出版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

2 省级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现状

《条例》自2008年起实施,至今已有3年多的时间,为了解省级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采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于2011年2—4月对我国大陆地区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信息资源采集情况进行了网络在线调查。

2.1 以纸质文件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采集现状

由于纸质政府文件主要在政府机构内部传播,以致图书馆无法及时采集这种以原态形式存在的文件。在被调查的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中,除青海省图书馆和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没有建立网站外,其余29所省级公共图书馆均建立了网站,但通过其OPAC系统均无法查询到纸质政府文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7所公共图书馆建立了政府文件数据库,分别是上海市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

2.2 以纸质出版物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采集现状

在29所建有网站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中,除去7所无法检索馆藏目录的图书馆,笔者通过在责任者字段输入政府机构名称(如外交部、商务部、统计局等)及在题名字段输入国务院公报、国家标准、专利公报等方式,逐馆调查了余下22所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信息资源收藏情况(见表1)。

2.3 以商业数据库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采集现状

目前国内商业数据库都不同程度地收录了由政府机关制作或获取的以图书、期刊、报纸、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商标文献、科技报告、会议文献等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笔者调查了29所建有网站的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商业数据库采集概况,调查结果见图1。

图1 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商业数据库采集概况

2.4 以网站及公益数据库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采集现状

29所建有网站的省级公共图书馆都采集了以网站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但是它们大多只是通过链接省级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文化厅(局)网站的形式实现,也有个别省级公共图书馆开始着手采集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的内容。对于以公益数据库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只有个别图书馆做了相关链接,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链接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库”。

3 省级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采集的问题与对策

3.1 省级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采集存在的问题

上述调查表明,省级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资源采集方面已初具规模并体现出各自的特色,特别是在以纸质出版物、商业数据库、网站等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采集方面,许多省级公共图书馆已拥有丰富的资源并处于不断完善之中,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以纸质文件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采集 大多数省级公共图书馆没有接收到政府机构送交的文件,而在部分接收到政府文件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中,其政府信息资源存在送交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

(2)以纸质出版物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采集 省级公共图书馆都比较重视采集该形式的政府信息资源,但是采集的品种、数量偏少,无法充分满足公众的需求。

(3)以商业数据库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采集 超过50%的省级公共图书馆都采集了比较大型的综合性数据库,对于一些更侧重政府信息收录的小型数据库,各馆尚未重视起来。

(4)以网站及公益数据库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采集 大多省级公共图书馆都在本馆网站给出本地政府门户网站、文化厅(局)网站的链接,形式与内容较为单一。

3.2 省级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采集的对策

表1 22所省级公共图书馆以纸质出版物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采集情况

3.2.1 拓展信源

目前政府信息有纸质文件、纸质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传播形式和种类的信源。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省级公共图书馆在采集政府信息资源时出现信源不平衡的现象,如图书馆目前比较注重采集以纸质出版物和网络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只有少量图书馆采集以纸质文件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尚没有图书馆采集以广播、电视等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信源的不平衡会影响图书馆采集政府信息资源的全面性和多层次性。因此,省级公共图书馆要拓展信源,采集通过多种渠道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除了继续巩固以纸质出版物和网站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外,还应加强对以纸质文件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开始着手于以广播、电视等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从而推进图书馆政府信息采集工作的发展,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能力。

3.2.2 按需采集政府信息资源

公众需求是省级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采集的依据。笔者于2010年6—10月调查了公众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载体以纸本形式为主(占81.2%),其次为网络资源(占48.2%)。而且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纸质出版物形式主要是报纸(占77.6%)、期刊(占45.3%)、图书(占38%),其次是科技报告(占11.8%)、会议文献(占11%)、商标文献(占9.6%);再次是专利文献(占6.2%)、标准文献(占4.2%)等。由此可见,省级公共图书馆既要全面采集以纸质出版物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包含图书、期刊、报纸等多种形式),又不可忽略以网络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包括各种数据库与网站资源)。省级公共图书馆在采集以网站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时,应系统、有针对性地采集政府网站各个栏目公开的信息,对公益数据库进行链接并将其整合到图书馆的资源检索平台。

3.2.3 敦促制订、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呈缴制度

目前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主要通过样本呈缴和购买的方式采集以纸质出版物形式传播的政府信息资源,但是拒缴、漏缴、少缴样本的现象相当普遍[4],以致政府信息资源“几乎年年严重缺漏”[4]。这些问题首先是由缺乏政府信息呈缴制度造成的。例如,关于公共图书馆的呈缴制度中,目前只有7个省(市)有相关法规提及本地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出版单位应将样本送缴图书馆收藏;现行有效的13条省级政府信息公开规章中,只有9条提及政府部门应将政府信息送交图书馆。其次,已制订的政府信息呈缴制度不完善。虽然有9条省级政府信息公开规章提及政府信息应送交图书馆,但是对于如何送交及不送交的负激励机制却没有相关规定,以致立法相当于摆设,无法发挥法律约束作用。因此,图书馆应敦促建立出版物呈缴的补偿机制、建立出版物呈缴的催促制度和公告制度[5],敦促修订、完善已有的呈缴制度,敦促相关部门制订有关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送交、地方出版物管理的文件。只有呈缴制度完善,才能保证公共图书馆收藏更多的政府信息资源,进而考虑建立政府信息的寄存图书馆制度。

3.2.4 拓展政府信息资源采集方式

为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建立通畅的“供需”通道,图书馆可以尝试建立政府信息馆员制度。政府信息馆员制度即在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馆员,同时从政府部门聘请政府信息顾问。政府信息馆员应深入了解政府部门的发展动态,参与政府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年报的编制工作等,并与政府信息顾问建立密切的联系。政府信息顾问应积极推动政府部门与图书馆的合作,与政府信息馆员密切合作,以保证政府信息及时送达图书馆,为图书馆的政府信息采集工作献计献策。

3.2.5 主动采集政府信息资源

很多图书馆认为开展政府信息采集工作难度大,主动权在政府手里。但是笔者认为,只要图书馆积极主动采集政府信息,大部分政府信息还是可以采集到的。例如,在北京市人民政府传达室设立有《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的赠阅处,图书馆可自行索取相关文件或联系寄赠;在朝阳区人民政府办公楼内与区档案馆设有《朝阳区人民政府公报》赠阅处,图书馆可自行领取政府向公众免费发放的文件;《对外经济贸易公报》取消纸质出版物,改为电子版订阅与查询,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相关网站链接或下载后的文档[6]。

4 结 语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对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已初具规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采集工作要拓展信源,依托公众需求,积极拓展采集方式,主动采集政府信息资源,敦促制订、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呈缴制度,以使更多的政府信息资源通过呈缴等方式进入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政府信息资源的服务作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EB/OL].[2011-05-01]. http://www.gov.cn/xxgk/pub/govpublic/.

[2]李国新.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情报资料工作,2008(4):10-12.

[3]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1.

[4]金恩辉.应当认真坚持样本缴送制度:石景宜先生赠书对我们的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1997(6):25-26.

[5]李国新.论出版物样本缴送制度改革[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2):5-12.

[6]田建设.中国国家机构政务类公开出版物之探索:一个法律图书馆员的调查[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7(2):35-47.

猜你喜欢
出版物纸质形式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2017年出版物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