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先生遗墨记

2011-07-23 01:54乔德光
四川文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博爱陈家中山

□ 乔德光

中山先生,我中华国魂,共和之父也。夜抚先生手书《博爱》之铭心收藏,望九衰翁,亦不禁感触万端,入定难期矣。余生民初,可谓亲睹乱世疮痍,民生危艰。贫困学徒如余者亦能知:先生民族民权民生皆自由平等博爱之道,即我辈亿兆苍生所祈矣。终身崇敬先生之情由此而立。

先生仙逝十周年,余亦立身蜀中文物业,蓉城公祭先生之日,亦是余发愿珍藏先生墨宝之时。然十数年间,所觅之物或赝或残或真而缘之不至也。四十年代末,再闻蜀中知名藏家、自贡自流井陈家场王石岭老人藏珍不宣。余知其开明士绅,一方人望,且与已故著名同盟会员、中山先生秘书、自流井人氏雷铁崖乃通家世谊,传报当属不谬。然其时战事频繁,行路断魂,徒唤奈何!时至一九五二年春,新政安定,蜀土太平,余方赶赴自流井陈家场,犹记王石岭老欣然展此四尺之帧,甫一观之,怦然动容!中山先生《博爱》正书神采奕奕,扑人眉宇!且惊上款者赫然讋皆(雷铁崖之字)先生。此乃余终生所鉴中山先生遗墨中至大至精者矣。然王石岭老甫知余意即坚拒之。其言今犹在耳:中山遗墨,当属国宝,岂容言贾!余汗颜而退。越二年,余为公藏再往,拒之。再往,再拒之。十余年间往返无计矣。彼藏之齐璜、大千、悲鸿、抱石等诸多巨制皆由此悉数入藏公门,然佳绘可购,墨宝难求!余迄今不忘者,惟仰《山》长叹而已。未几“文革”祸起,余陷囹圄.个人悲苦,毋庸赘言,然民族劫难,中山先生《博爱》之义何存矣?

逝者如斯,物换星移。甲子之秋,余以病退之躯,望七之年偕大千故里内江市文物爱好者廖厚其先生,再赴自流井陈家场王家老宅,王石岭老人已故世有年矣。其婿欧建华先生感余之诚,终将此帧以昂值易余。平生夙愿,自此得遂。携归之日,百感交汇,夜不能寐,心香三柱,拜观达旦。先生遗珍,卷松软,裱已伤,纸亦黄,然墨华粲然,神采依旧耳。

余从此业,七十有年,所鉴所历所藏之明清巨迹、大家名作当谓不胜枚举,悉数尽散亦未足惜,惟此南北名鉴皆尽知敬之,余二十余载须臾未离,所为者何?实乃寄情之物,铭心之藏,平生之慰矣。

今拙笔述源,一遵小友之嘱;二期遗珍终得善藏,付梓面世;三祈中山先生《博爱》之髓广布人寰,遍保佑亿兆黎民。如是,余殁无憾矣。

岁在甲申七月 八十八叟乔德光于思卞斋

注:孙中山书法旧藏者乔德光,祖籍四川省新都县,13岁入成都古玩字画行学徒,19岁创办古宝斋,终身从事文物业。解放后长期担任四川省文物商店业务掌门人,被启功先生誉为“巴蜀文物老人”。此文系2008年3月病故的乔德光老人遗稿。

猜你喜欢
博爱陈家中山
坚守初心三十载 静待花开终有时——常州市博爱小学华文教育
PbI2/Pb5S2I6 van der Waals Heterojunction Photodetector
超250 亿!广州第二批集中供地来了!土拍规则有变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我喜欢的季节2
中山君有感于礼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历史上的“中山人”
博爱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