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农村?

2011-07-23 01:54□高
四川文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功能型差距城乡

□高 峰

一直以来,城乡差别被视为现代化的障碍,或者是现代化不够的表现。搞现代化,就是要像发展城市那样发展农村,消除城乡差别。

这种认识实际上潜伏着一个严重误区,那就是所有城乡差别都是消极的、落伍的,因此现代化的目标就是消灭农村,不再需要农村了,或者说需要的是像城市那样的农村。这种认识的最大问题就是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城乡差别,即生活功能型城乡差异和资源机会型城乡差异。

从历史上看,自从城市出现以后,城乡差别就一直存在,这样的差异不但没有被否定,而且还被认为是社会多样性的重要表现。比如从古到今,乡村更接近土地、更接近自然,所以乡村生活体现出人与自然的交融,而城市体现了人的集聚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水平,所以城市生活往往是与人口集聚直接相关。

在当代,当人们厌烦了城市喧闹、嘈杂、拥挤的生活,就会到乡村去寻找宁静、清新的生活,所以,就出现了到乡村过农家乐、爬山、采摘、探险等返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追求。同样,乡村居民想寻找热闹、繁华、霓虹灯闪烁的生活,就必然会想到去城市。城市与乡村就这样构成相异相倚的生活生态体系。从这个角度看,没有人希望城乡的这种差异消失。这是一种生活形态和功能方面的城乡差异,或称之为生活功能型城乡差异。

还有一种城乡差异,是一种不被人们认可、接受的城乡差异,被认为有损社会公平、公正,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和谐。它是一种城乡之间在资源和机会配置上存在的差距,即资源机会型城乡差异。从当前社会批评和质疑的内容看,这种城乡差距主要集中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乡政策不合理、农村公共服务不足、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距、农村流动人口权益得不到保障等方面。

构建什么样的城乡关系,关键在于资源和机会的配置。如果资源过度倾向城市,会导致城乡严重失衡,乡村走向衰落。而乡村的衰落对城市来说并不是福音,因为它会使离开农村的人口拥向城市,不但增大城市的人口压力,而且有可能导致城市社会结构的两极化,使城市也出现严重的失衡。

因而,要缩小城乡差距,主要是要增加资源向乡村的配置,但这种配置不仅仅表现在量上,更要评估其带来的机会多少和机会质量。如果向乡村配置的资源在增加,但没有带来机会的增加,尤其是没有带来机会的均衡配置,那么,就会造成乡村内部的失衡,结果也会影响城乡关系。

总之,城乡一体化不是消除生活功能型城乡差异,而是要消除城乡之间资源和机会配置的不合理差异。那种用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功能要求去改造乡村并以此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做法是不能被接受的。目前在许多地方出现的强迫“撤村并村”、“让农民上楼”、“农民向社区集中”等等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借城乡一体化名义的逆城乡一体化的做法。这种做法一方面忽视了生活功能型城乡差异不仅对乡村重要,同样对城市发展也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实际上是对农村和农民资源的又一种新的掠夺,也是对农村和农民生活和发展机会的剥夺。所以,认清和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城乡差别,对于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和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功能型差距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这个接口不一般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功能型建筑陶瓷的作用及其应用探究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