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011-08-06 01:53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
关键词:格列吡嗪列奈

周 峰

(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中心卫生院,江苏 常熟 215511)

随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加重,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及环境变化等影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其中的老年糖尿病发病率也增速明显。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14个省市46239名成年人(年龄≥20岁)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患病率(包括既往诊断糖尿病和既往未诊断糖尿病)为9.7%(男性中为10.6%,女性中为8.8%;在20~39岁、40~59岁和≥60岁年龄段得人群中分别为3.2%、11.5%和20.4%。老年糖尿病有其自身特点,其一般多有不同程度心、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减退,对于低血糖的反应差,易于发生低血糖情况,故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很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60例所选老年糖尿病为本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门诊住院初诊患者。均符合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60岁,无口服药的禁忌证。随机分为2组,瑞格列奈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71.2岁;格列吡嗪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72.3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瑞格列奈组给予孚来迪片(瑞格列奈,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5mg/d,根据空腹血糖变化调整至3~6mg/d;格列吡嗪组给予格列吡嗪片(迪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 mg/d,根据空腹血糖变化调整至5~20mg/d。2组均配合口服二甲双胍0.75~1.5g/d。3个月后观察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变化及低血糖情况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各临床参数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2组治疗后糖代谢指标变化,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代谢指标的变化

2.2 安全性比较

瑞格列奈组和格列吡嗪组的低血糖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 3.3%(1/30)vs20%(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低血糖情况,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

2.3 结 果

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瑞格列奈组2hPG下降较格列吡嗪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组HbA1c较格列吡嗪组下降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磺脲类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存在其自身缺陷。磺脲类刺激空腹胰岛素和晚相胰岛素分泌,因此主要降低FBG,对餐后血糖波动的直接作用较小,容易引起餐前及夜间低血糖。瑞格列奈为新型胰岛素促泌剂,通过抑制ATP依赖性钾离子通道,诱发胰岛素分泌。不引起胰岛素的直接分泌作用,也不进入B细胞内,不抑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不升高2hPG的胰岛素浓度,故而作用快,持续时间更短,促餐后早期胰岛素分泌作用更显著,更符合生理情况,且控制餐后高血糖的效果更好,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通过对2组60例初发2型糖尿病分组接受瑞格列奈与格列吡嗪治疗前后的FBG、2hPG、HbA1c水平及低血糖情况的观察,证实了瑞格列奈单药或联合二甲双胍可明显降低FBG、2hPG、HbA1c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也显示瑞格列奈组对2hPG水平控制在更低水平。2组患者治疗中未发现严重低血糖情况,可能在治疗过程中考虑到了老年患者情况,未将治疗目标控制到理想状况有关,但观察到瑞格列奈组餐前低血糖症状明显少于格列吡嗪组。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发现,由于瑞格列奈的速效特点,可以在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很大提高了治疗的可靠性[1-3]。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糖尿病的症状,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尽量避免严重低血糖事件。相对于磺脲类而言,瑞格列奈在控制高血糖的同时低血糖发生率低,更值得作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

[1]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瑞格列奈临床试验协作组.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1,17(3):135-138.

[3]潘长玉,朱禧星,李光伟,等.新型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瑞格列奈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15(6):359-363.

猜你喜欢
格列吡嗪列奈
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耐药的相关基因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吡嗪酰胺治疗肺结核的研究进展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与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加用格列美脲对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的影响
浓香型“山庄老酒”中吡嗪类物质的分析研究
4H,8H-双呋咱并[3,4-b:3',4'-e]吡嗪的合成及热性能
瑞格列奈片口服致头晕及头胀1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