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10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2011-08-06 01:53刘煜帆刘建平曹俊达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
关键词:九江市药制剂概率

刘煜帆 魏 玲 刘建平 曹俊达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西 九江 332000)

药物不良反应(ADR):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是临床用药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ADR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也积极对ADR进行监控。对ADR的监测统计,以及及时上报互相交流,能起到帮助安全用药、及时抢救ADR患者的作用,因此本文收集例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07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表4 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上报至全国ADR监测网的107例ADR报表。

1.2 方 法

107例ADR报表分别按患者性别与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物种类、引起ADR的抗抗菌药物种类以及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手动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性别与年龄分布

在所统计的107例ADR报告中,男性出现了65例(60.75%),女性出现了42例(39.25%),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分布在1~84岁。发生ADR的患者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发生ADR的患者年龄分布

2.2 给药途径

107例ADR中静脉给药83例(77.5%),口服给药21(19.63%),肌肉注射3例(2.80%),静脉给药远高于其他给药方式。

2.3 引起ADR的药物种类

在107例ADR报告中共涉及了54个品种,其中抗抗菌药物引起的ADR例数位居首位12例(40.19%),其次是中药制剂和心血管系统用药,均为16例(14.95%)。具体分布,见表2。

表2 引起ADR的药物种类及构成比

2.4 引起ADR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较易引起ADR,单独对其统计。其中以喹诺酮类引发ADR例数最多16(37.21%),其次是头孢菌素类(18.60%),二者合计占55.81%,超过总数的一半。引起ADR的抗菌药物类别分布和具体药品,见表3。

表3 引起ADR的抗菌药物种类分布和具体药品

2.5 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

ADR一般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本次统计只根据ADR的最主要临床表现作为其受损器官或系统来进行统计。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见表4。

3 讨 论

107例患者中男65例(%)女42例(39.25%),男性发生概率高于女性,与国内宋立刚等[1]报道相符。从患者年龄分析显示,50岁以上患者占总数一半以上,发生概率较其他年龄段人大,这可能与中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较弱,耐受能力差,增加了出现ADR的可能性[2],另外,中老年人多患有多种疾病,同一时期使用了多种药品,这也是增高ADR概率的一个因素。提示我们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用药检测,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从给药途径分布看,静脉给药引起的ADR83例(77.57%),远远高于其他给药方式,提示我们应严格规范静脉给药。静脉给药易引起ADR与其广泛使用有关,应其疗效快,反应显著,是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和病人的首选,静脉给药的方式使人体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肝受过效应,药液中的pH值、杂质、微粒、渗透压、内毒素等均可引发ADR[3],而且静脉给药能快速达到高血药浓度,也易引起ADR。提示我们应尽量遵循“可口服,勿静脉给药”。

从引起ADR的药物种类看,抗抗菌药物43例(40.19%),引发ADR概率最高[4],其次是中药制剂和心脑血管系统用药,都是16例(14.95%)。抗抗菌药物的高ADR发生率与其种类多、应用广有关,更有一些临床用药出现抗抗菌滥用现象,是引起ADR高发生概率的重要原因,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除了卫生部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外,医药工作者也要本着行医为名的原则,从自身做好,ADR反应报告也能从间接反映抗菌药物是否有滥用嫌疑。中药制剂的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明确,多含杂质、鞣质、淀粉、树脂等成分,直接进入血液中,都可引起ADR,随着近几年中药制剂使用增加,ADR发生概率也不断上升,提示中药制剂在量的增加的使用同时也要保证质的稳定。使用心脑血管药物的患者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此比较容易出现ADR,此外心脑血管疾病多并发症特点,因此准确用药难度大,需联合用药多,也可能成为高ADR发生概率的原因。

43例抗抗菌药物中,以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ADR例数最多,共16例(37.21%),因其广谱、高效、毒性相对较低且不需要皮试,用药方便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从而使得其ADR概率升高。

ADR的临床表现多为消化系统损害27例(25.23%),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5例(22.36%),这可能与上述症状容易观察和感受到有关,而一些慢性的不良反应和隐匿的不良反应较难发现,有较高的漏报率,而正是这些隐蔽性较强的ADR对人体的危害更大,提示医务工作者应更加重视。

在107例ADR中,出现1例严重的ADR,是由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小便失禁,全身起红疹,四肢颤抖,经立即抢救,患者慢慢恢复正常。提示严重的ADR可危及生命,医务工作者应切实做好ADR监控工作。

在107例ADR报告中,有3例新出现的,分别是由美洛昔康口服给药引起的感觉不适、寒颤,由法舒地尔针静脉滴注引起的左手颤抖和转化糖静脉滴注引起的畏寒、寒颤,新出现的ADR可能与用药个体差异,用药环境,药品批次等有关,提示应密切监视患者用药反应,预防未知情况发生。

就上报情况看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上报的ADR报告超过83例,短短半年的上报率就是之前一年多时间的上报率的3倍多,上报幅度大幅增加,由此可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对ADR的监测越来越重视,所做工作越来越全面。

[1]宋立刚,袁晔,闵昌敏,等.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表统计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6,3(3):141.

[2]柏冬红,方琦,臧旭杰.15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0,13(16):1802.

[3]高黎黎.1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检测,2009,6(6):358.

[4]栗云明.183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5):366.

猜你喜欢
九江市药制剂概率
九江市审计局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我的“自画像”
不老的情缘(合唱)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老年大学校歌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