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1-08-06 01:53蓝璧高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
关键词:下壁心肌细胞心肌梗死

蓝璧高

(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6300)

所谓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指急性心肌梗死经过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后缺血心肌部分或是全部恢复血流供应期间所出现的一过性心律失常[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社会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呈现出有增无减的态势,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也随之升高。研究表明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往往导致患者血液动力学改变,因此成为此类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所以加强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临床特点的分析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选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且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2]中有关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且均为首次发病,同时对存在以下情况者给予排除:①脑、肝、肾及肺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患者;②因言语及智能障碍而影响交流沟通者;③以往存在心律失常者;④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另外回顾性观察60例研究对象病历资料显示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65.6±2.4)岁;基础疾病分类:高血压者18例、2型糖尿病者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例、慢性支气管炎者12例、脑血管疾病者4例(4例患者均为脑梗死后遗症)。

表1 60例研究对象心肌梗死部位与再灌注心律失常分型相关性观察(n,%)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观察与分析60例研究对象相关病历资料,同时参考《实用内科学》[2]和《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3]及目前临床试验设计标准,设计《60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临床特点观察与分析表(Case Report Form)》,其中表中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措施、心电图检查及心律失常分型等,同时由专人对表中内容进行观察与详细记录,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相关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所观察到的全部数据均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同组中多个构成比比较给予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60例研究对象急性心肌梗死部位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分型相关性观察统计结果,见表1所示。

通过表1中相关数据可知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以心肌前壁最为常见且与其他部位相比χ2=19.75、▲P<0.05。

3 分 析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多是由于血管闭塞、血流中断造成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因此再灌注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关键,而在血流进行再灌注时往往引起严重并发症,例如心律失常,因此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其风险系数;而据相关资料显示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再灌注后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氧自由基暴发及细胞内钾离子丢失后快速不均匀恢复存在密切关系[4]。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本次进一步加强了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观察与分析,从表1中可知本次观察梗死部位以前壁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最大且以快速型心律失常为主(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而下壁则以慢性心律失常为主(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究其原因前壁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发生可能是与心肌缺血引发浦肯野纤维细胞、心肌细胞的4相自动除极的背景电流钙离子内流增多而导致心肌细胞自律性增高有关;而下壁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窦房结内的血流减少而其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所致,同时下壁所存在有数量较多的心脏抑制性感受器,一旦发生再灌注即会造成迷走反射所致[5]。另外心律失常的发生多出现在血管再通的瞬间或是半小时内且发作较为突然、同时缺血面积越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

总而言之,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成功的有效指标之一,而加强此种心律失常的特点研究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指导治疗与判断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1]赵静.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治疗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52-53.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27-1036.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16(8):653-654.

[4]张开滋.临床心律失常[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9-120.

[5]谭志学 摘译.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有效评诊断与评估心肌梗死[J].磁共振成像,2010,1(2): 158.

猜你喜欢
下壁心肌细胞心肌梗死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
冠心舒通胶囊对心肌细胞Ca2+ -CaM-CaMPK Ⅱ δ信号系统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1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