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

2011-08-06 01:53胡玉欣王淑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心理疾病

巴 汗 胡玉欣 王淑梅

(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新疆 塔城 834700)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病毒携带者约有1.2亿人,每年因肝硬化、肝癌、肝衰竭而死亡的人数超过30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由于人们对此病缺乏全面的认识,而且目前还无彻底治愈的特效疗法,致使许多乙型肝炎患者患病之后,心理负担加重,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长期潜在,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本文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塔城地区人民医院住院部治疗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均符合2005年12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慢性乙型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有乙型肝炎或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HBSAg和HBV-DNA仍为阳性者,可以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排除有精神病、酒精依赖及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和肝硬化者,患者愿意参加本调查。

1.2 方 法

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2](SCL-90)进行测试,向患者发放调查表,要求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真实的评定。对于文化程度较低不能理解题意者,由护士予以解释,理解后方可填写。此量表包括90个项目,共归纳为9个基本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性。量表采取1~5分的5级评分标准,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②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2]调查患者在患慢性乙型肝炎对采用何种心理应对方式,该问卷由Feitel编制(1991)姜乾金修定。用于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过程应对情况,包括20个项目,各项目按4级评分,分为面对回避、屈服3个维度,每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越倾向使用该项目的方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 果

2.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CL-90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的比较

见表1。

2.2 慢性乙型肝炎与国内常模MCMQ的比较

见表2。

表2 60例乙型肝炎患者与国内常模MCMQ比较

表1 60例乙型肝炎患者SCL-90因子分析

3 讨 论

3.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①心理障碍:本调查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SCL-90测定与健康成人常模比较: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的因子得分高于常模,说明了乙型肝炎患者心理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因为乙型肝炎病毒可以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而且容易发展成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又因乙型肝炎传染性强,易复发且不能治愈,昂贵的治疗费用及社会上对于乙型肝炎存在许多误解和偏见,使患者承受多方面的压力。因此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②社交障碍: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社会人群对乙型肝炎缺乏正确的认知,因而对患者存在抵触和排斥行为。患者因遭受到外界的歧视和疏远,而导致社交活动减少,因此患者容易出现自卑、敏感孤独、敌意和不公平的心理问题。

3.2 医学应对方式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不同的应对方式可加重也可减轻患者心理反应水平[3]。本调查显示,与常模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倾向采用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与年龄、性别、医疗费用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使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加重,从而更多地选择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

4 护理对策

4.1 全面系统评估患者

包括患者的躯体不适症状、文化程度、心理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对疾病知识知晓状况及社会支持系统状况等,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准确的干预对策。

4.2 心理护理

护士要主动和患者沟通,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以护患合作为载体,共同分析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指导与教育,以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心理安全感,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3 集体健康教育

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制定入院宣教卡、乙型肝炎知识手册或小卡片发给患者,内容包括乙型肝炎的基础知识,消毒隔离知识、防治方式、用药指导、饮食要求等全方面的知识。以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面对疾病,更好的配合治疗。

4.4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包手家庭、亲属、伙伴、同事、党团、工会等组织,给予个体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4]。良好的社会支持是患者战胜疾病的有力保障,可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降低其负性情绪的程度。 因此医护人员、亲属及朋友都是患者的社会支持资源。共同指导并帮助患者,在生活中给予照顾、在情感上给予支持,在信息上给予支持。使患者体会到集体、伙伴及家庭的温暖,以积极的、乐观的情绪配合治疗。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S].2005:10-11.

[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3]岳洁,潘芳,张红静.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胡祎,刘忆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护理[J].上海护理,2009,9(4)22-24.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心理疾病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