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1-08-06 01:53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
关键词:未婚先孕人流出血量

覃 颖

(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4)

广义的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医护心理学的理论,通过人际交往,影响或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狭义的心理护理是指专业的护理工作者根据心理学理论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过程[1]。本文中所指的心理护理,是狭义的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来完成的。本文通过对40例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对照研究,发现心理护理能预防或明显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 料

选取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来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职工医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先孕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只进行人工流产术常规护理,而实验组,除进行常规护理外,还增加心理护理于手术全过程。此两组患者均于术前B超证实为宫内孕,在年龄、文化程度、孕次、孕周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性。特选两位工作年资10年以上,工作技能熟练轻柔的医师实施常规人流术。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人工流产术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采取下列方法给予心理护理。①术前护理:术前先了解未婚先孕人流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患者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介绍人流室环境,医务人员及术前准备事项,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②术中护理:患者进入人流室后,帮助患者取正确体位,向患者讲解放松技术,告知其术时有轻微疼痛和不适,但可以忍受,也可列举以往成功的例子。多使用如:“您躺好,您放松、配合好医师、不要乱动、手术会很快结束、您一定能行!”等激励性语言,并轻握患者手,使其感到安慰和支持,或与患者拉家常以分散其注意力,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③术后护理:耐心讲解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少量出血,轻微下腹疼痛等注意事项,通过交谈了解患者术后的心理动向,再通过分析、说理、安慰、解释等方式,解除其心理问题,使患者以良好的状态重新面对生活、学习、工作。

1.3 评价标准

①以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甚至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虚脱等症状者视为人流综合反应[2]。②疼痛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及何厚源[3],将疼痛分为4个级别。0级—无痛或稍感不适,无汗或微汗;Ⅰ—基本不痛或轻度疼痛,可以忍受,微汗;Ⅱ—中度疼痛,轻度难忍,合作不佳,不安静;Ⅲ—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叫喊不安,出冷汗伴肢冷。③出血量。出血量用目测法对比。④配合程度。配合程度以在手术过程中,遵医行为依从性高,能密切配合医师者为配合良好。

2 结 果

两组比较结果见下表1。

由表1可见,实验组在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不同程度地减少了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出血量以及疼痛程度,与医师配合也更好更密切。

3 讨 论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它虽短时、简单、安全,但毕竟是一种侵袭性操作,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带来紧张、疼痛、出血和其他不适,甚至引发人流综合征。有资料显示,98%的孕妇在人工流产术中有恐惧和焦虑情绪[4]。未婚先孕人流术患者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就诊的,由于妊娠引起的早孕反应和身体变化,害怕被人知晓,精神极度紧张,情绪不稳定,既希望尽快结束妊娠,又担心手术后会给机体带来创伤和痛苦,更担心人工流产术后会影响今后的生育,害怕社会、单位和家庭的歧视,害怕医护人员的训斥和嘲笑,产生严重的自责和自卑。又由于人工流产术过程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患者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冰冷的仪器,离开家人的陪伴,使其感到非常的孤独,而对手术过程的不了解和对医疗质量的担心又使患者产生恐惧和不安全感,致使过分的焦虑和紧张。而过分的焦虑和紧张会引起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造成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升高,更易诱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加重术中疼痛,增加术中出血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不再是医嘱的机械执行者,更需要主动对患者进行身心全方面的护理。本研究在护理此类患者时,首先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以温暖体贴、真挚同情的情感给予一定的开导,不歧视,做到主动、热情、关心,让患者充分信任我们,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以坦然的心态接受手术.术中用诚恳的语言和态度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用柔和亲切的话语进行交谈,转移和分散其注意力,鼓励和激励患者,以解除其精神上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手术,术后主动热情与患者交流,探讨有关异性之间的交往方法,技巧、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正确处理好以后的关系,介绍避孕方法,宣传人流术过多将影响个人健康和导致多种妇科疾病,促使其采取适宜的避孕措施。

表1 两组结果比较

4 结 论

由此可见,在临床工作中,未婚先孕人流患者是一组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受传统道德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她们在术前、术中、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精神障碍。护士在其人工流产术过程中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可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使患者安心接受手术。能预防和降低术中、术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降低心理和精神障碍以及术中疼痛程度,减少出血量,有利于妇女的身心健康,体现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1]胡佩诚,于瑛,王效道,等..医学心理学.护理学专业(专科)[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69.

[2]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0.

[3]何厚源.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14):369.

[4]梁开茗.异丙酚在人工流产中应用的临床护理与观察[J].中华家用医药杂志,2004,12(4):24.

猜你喜欢
未婚先孕人流出血量
静物式长镜头下的悲情影像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护理中的作用
低龄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后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浅谈PAC对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影响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