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标 准下医院药事信息计算机管理探讨

2011-08-07 02:22何广宏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洛阳市471002
中国药房 2011年33期
关键词:药事差错医嘱

何广宏,王 昭,张 丽(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洛阳市 471002)

医院药事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程度代表了医院药事管理水平的高低和药学服务能力的强弱,因此,国内、外都把药事信息计算机管理作为医院药学工作的重点之一。保障药物信息的正确性、有效性、安全性和便捷性,保证患者合理用药是医院药事信息管理的重点内容。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进服务质量。JCI标准对药事信息管理有着详细的要求,涉及医院药事服务的各个方面,可以有效降低药事工作中的差错率[1],对于医院药事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就如何在JCI认证中提高医院药事信息计算机管理水平进行探讨。

1 JCI标准中关于药事信息管理的要求

JCI标准历来重视信息管理,交流和信息管理是各版JCI标准的重要章节。JCI标准对信息管理的要求侧重于领导与员工的交流、部门间的交流、与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信息保存回顾等几个方面。现行的第3版JCI标准增加了药物管理和使用(MMU)章节,突出强调了药事信息管理。在药品选择上,JCI要求医师随时可获得药品最新信息,并且至少每年更新2次;在医嘱录入环节,要求核对医嘱和处方的适宜性,并且医嘱、处方要及时保存;在药品调配方面,要求药物信息标识清楚,发药系统及时、准确;在护理环节,要进行安全给药核对[2]。这些要求体现了JCI标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为医院药事信息计算机管理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2 JCI认证中药事信息计算机管理建设的具体实施

2.1 医院药事服务质量改进委员会的建立

持续质量改进是JCI标准的灵魂。按照JCI标准要求,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我院在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下又成立了药事服务质量改进委员会,以领导全院用药系统质量改进。该委员会的人员由院长和临床各科室、药学部门负责人等组成。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全院药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用药系统质量改进的次序,对用药系统进行审查,领导协调全院药物管理。同时,药事服务质量改进委员会还要对药品的选择、药品的供应、基本药物的使用等项目进行监测,保证患者用药的经济性。

2.2 药品编码定位系统的应用

药品调剂时经常因药名、规格相似发生取错药的现象,造成送药延迟和给药差错,影响患者用药安全。不仅不符合JCI标准中准确、及时发药的要求,也与药学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相违背。我院药剂科在2008年根据药物使用频次和药理作用,对药品固定位置分类摆放,按摆放位置生成编码并录入计算机,构建药品编码定位系统(Drug coding positioning system),同时将其嵌入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在调剂时由系统按位置编码排列生成摆药单,按照摆药单显示的药品坐标位置进行取药,提高了药品调剂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证患者安全、及时用药。同时,药品编码定位系统在药剂科日常的盘点、效期管理中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2.3 口服药单剂量调配系统的应用

JCI标准十分注重保障患者的知情权,要求患者能够及时获得使用药品的信息;同时又要求给药时核对医嘱。2010年初我院对口服药发药系统进行改进,引进了单剂量调配系统(Unit dose dispensing system,UDDS),嵌入HIS。单剂量调配系统是指药房按药品独立单位包装,按患者个体剂量进行调配。在药房分装药品的同时,打印标签并贴在独立包装的袋子上,标签内容包括患者、药品等信息,方便给药时核对和患者了解药品信息。在维护了患者知情权的同时,避免了按包装整盒调剂造成的药物资源和经济上的浪费,减轻了护理人员负担,方便了药品库存管理。

2.4 医嘱自动检测系统的应用

JCI标准要求药物使用中涉及药物信息要随时可获得。当前医药科技迅速发展,新药层出不穷,及时了解新药信息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是新药更新速度快,医药工作人员难以掌握大量药物信息和相互作用信息。针对此问题,我院于2010年3月引进了医嘱自动检测系统(Prescription automatic screening system,PASS),嵌入HIS。医嘱自动检测系统根据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基本特点和要求,采用计算机数据库组织原理和技术,将科学、权威和不断更新的医学、药学及相关科学知识进行信息标准化处理,实时提供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药物之间的体外配伍禁忌、体内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等警示信息,从而实现医药信息查询和医嘱审查,帮助医师、药师等临床专业人员在用药过程中随时有效地掌握和利用医药知识,有助于其制订和实施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预防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同时,医嘱自动检测系统的记录回顾分析功能也十分符合JCI标准对记录医嘱信息的要求,有助于发现医疗服务中潜在的风险,保护患者用药安全。后期随着软件的升级,医嘱自动检测系统还具备抗生素三级三线管理的功能。

2.5 医嘱审核系统的应用

JCI标准要求审核医嘱信息的适宜性,从人员、流程等方面对审方工作进行规定,指出审方的人员要有足够的资历能够胜任工作。医嘱审核内容包括药物、服用剂量、频度以及给药途径的正确性;要排除重复用药、潜在的过敏反应或敏感现象;药物与其他药物或食物之间确有或有潜在的相互作用;患者的体重和其他生理上的状态与用药合理性(禁忌证)等内容[2]。我院根据JCI标准要求,结合《处方管理办法》,于2010年7月在医嘱开具和药房调配之间设立药师审方岗位,将医嘱审核系统(Prescription auditing system)嵌入HIS,对不适宜医嘱实施有效拦截,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极大地避免了因用药不合理引起的医患纠纷。

3 结果

通过药事信息计算机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措施,我院药事服务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拦截的给药接近差错增加,给药差错发生率降低

2010年,随着医嘱自动检测系统和医嘱审核系统应用,拦截的给药接近差错(是指未发生到患者身上已被发现并纠正的差错)显著增加,从而有效减少了给药差错(是指发生到患者身上的给药错误,包括错误的患者、错误的药物、错误的时间、错误的给药方式等)。具体结果见表1和图1。

表1 2008-2010年我院给药差错相关情况统计结果Tab 1 Medication error statist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8 to 2010

图1 2010年拦截的给药接近差错月趋势图Fig 1 Monthly trend of intercepted near medication errors in 2010

从表1可以看出我院2008-2010年拦截的给药接近差错持续上升,2010年应用相关计算机管理系统后显著增加,由2008年的405例增至2010年的2 036例,增长402.7%。2008-2010年在我院执行医嘱总数增多的情况下,给药差错却由49例降至20例,给药差错发生率也持续降低,从2008年的0.163 3‰降至2010年的0.058 4‰。由此可见,我院在药事信息计算机管理方面开展的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

从图1可知,2010年7月之前,主要采用医嘱自动检测系统和调剂中人工审方2种手段拦截给药接近差错,在2010年7月应用医嘱审核系统后,拦截的给药接近差错明显提高,7月共拦截给药接近错误588例,较2月多561例(其中医嘱审核系统拦截557例,占99.3%)。较之单独应用医嘱自动检测系统,联合应用医嘱审核系统后拦截的给药接近差错有显著的增加。

3.2 工作效率提高,退药率降低

药品编码定位系统与口服药单剂量调配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调剂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减少了医、护和医、患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患者的整体满意程度。2系统应用前、后工作效率和退药率对比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采用编码定位系统后,注射剂调剂效率明显提高,取药环节时间大大缩短,可节约20~25 min送至患者服用,同时给药准确率却显著提高,由92.88%提升至99.25%。同样,应用口服药单剂量调配系统后,由于需按人按频次进行摆药,调剂过程所需时间延长,但送至病区后护理人员分发至患者时间大大缩短,总给药流程共节约25~35 min,并且实现了计算机信息检索及标签打印,给药准确率极大提高,达到99.56%,同时极大减轻护理人员负担。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给药准确性与及时性的提高,注射剂与口服药退药率均显著下降,患者满意度相应提高。

表2 药品编码定位系统和口服药单剂量调配系统应用前、后工作效率和退药率对比Tab 2 Comparison of work efficiency and the incidence of drug repercuss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drug coding positioning system and oral unit dose dispensing system

4 讨论

JCI标准的核心思想是质量持续改进,在JCI认证的过程中,医院按照JCI标准要求,转变了工作的内容和模式[3],在药事信息计算机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提高了服务质量,解决了传统医院药事信息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大大简化了工作流程,加快了信息处理速度,强化了药事管理效能,促进了药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JCI认证过程中药事信息计算机管理所做的研究为医院药事管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下一步可以在加强各部门之间横向信息联系、强化中药药事信息管理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总之,医院药事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有助于提高人员效能,降低药品损失,保证药品合理应用[4],对于完善电子病历、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和规范药品生产流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 张翠莲,胡 扬,苏明杰,等.从JCI标准到减少药房调配差错的实践探索[J].中国药事,2009,23(11):1 144.

[2] Coe CP,Ueslton JP.Assuring continuous compliance with joint commission standards:a pharmacy guide[S].7th ed.USA: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s Pharmacists,2008:46-52.

[3]张虹,杜天信.《JCI标准》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07,18(25):1 946.

[4] 程顺达,杨青峰,邢茂林.实现医院信息化带来的好处[J].当代医学,2010,16(3):40.

猜你喜欢
药事差错医嘱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