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影响

2011-08-07 04:02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22期
关键词:离院哮喘发作

程 艳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性喘息,呼吸困难或咳嗽[1-2]。哮喘的转归和预后因人而异,与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案关系重大[3],这要求患儿具有良好的离院遵医行为,如能得到持续干预指导,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医护意识,大大提高了治疗依从率,多数患儿可以有效控制发作。但是,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院外不遵医行为很普遍,从而影响疗效。为此,作者对离院后106例符合条件的患儿进行分组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符合诊断标准[4]的106例离院哮喘患儿,其家长均为本地区常住居民。将以上患儿离院时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年龄 9月 ~12岁,男 30例,女 25例;对照组51例,年龄10月~11.5岁,男 28例,女2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及其家长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和家长在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系统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①相关知识教育。给予哮喘相关理论知识指导,讲授哮喘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护理;讲授哮喘常见诱发因素和保健知识,回避或控制哮喘的触发因素;讲授抗哮喘常见药物的作用机理、用法及注意事项;制定管理哮喘的个体化医疗计划,制定管理急性发作期哮喘的医疗计划;指导家长准确掌握吸药技术及其相关器械的清洁保养方法,教育患者配合哮喘管理计划,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合作伙伴关系。②心理干预,包括集体心理治疗和个体心理治疗。针对个体不同的心理状况,作出心理评估,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和行为训练,指导患儿及家长学会控制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5],遇到哮喘发作,泰然处理,避免惊慌失措;消除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的错误看法,消除患者对吸入激素副作用的担心,增强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经常就诊的自觉性及坚持长期治疗的依从性[6-7],从而减少严重哮喘的发生。离院时,建立患儿档案,记录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病情现状及家长的联系电话。离院后,干预组即安排熟悉业务、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电话干预。离院1月内,1次/周;1月至半年,半月1次;半年至1年,1月1次的家庭护理干预 。内容:通过电话咨询是否按时正确用药,按时检查,避免诱发因素,心理障碍等方面的遵医情况,以了解患儿在控制疾病方面的遵医行为及存在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提供定期随访保健;与患儿家长保持联系,提醒和监督其遵医行为,家长也可随时来电话咨询,依据病情适当进行宣教并适时修改干预方案。对照组离院后不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离院1年即汇总。

评价内容:①遵医行为 。内容:坚持正确用药,按时复查,避免诱发因素,心理障碍。②哮喘控制测试。25分:在过去4周哮喘已得到完全控制;20~24分:哮喘已得到良好控制;低于20分:哮喘可能没有得到控制。

2 结 果

两组患儿离院1年遵医行为比较见表1。通过统计分析表明干预组遵医行为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儿离院1年遵医行为比较[例(%)]

两组患儿离院1年后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儿离院1年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 论

家庭护理干预是指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并以电话等方式定期进行家访干预,强化在院宣教内容,以提高患儿及家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管理意识,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由于哮喘为慢性气道炎症,病因复杂,病程漫长,常有急性发作,甚至危及生命[8],因此,规范用药,对控制或减少发作尤为重要。这不但需要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更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但临床上常见很多患者缓解后或一段时间不发作,即误认为已痊愈,或担心药物副作用,自行停药,以致哮喘反复发作,所以如对哮喘患者进行积极宣传教育,使其能够自我管理,坚持用药,正确用药,对有效控制哮喘非常重要。

家庭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及家长的遵医行为及控制哮喘发作和严重发作的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果显示,干预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遵医率,控制哮喘发作次数和严重病情发生。

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通过电话联系方法,对患儿及家长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了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尊重程度,与哮喘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尊重体谅患者,有利于对患者进行有效管理,监测病情,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长坚持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和遵医行为,从而提高离院患儿的遵医行为,并维持在良好水平,结果显示达到预期的目的。

家庭护理干预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延续,对患者的支持具有针对性。虽然患儿均接受了本科的系统健康教育,但是对照组离院后的遵医率仍不理想。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以随时发现患儿及家长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如很多患者吸入药物后疗效不佳,是由于吸入方法不正确所致,应指导患者正确掌握吸药技术,耐心指导配合教会患者如何使用,并不断纠正。通过干预,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哮喘知识的普及,解答患儿及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使之对哮喘这个慢性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正确的了解,如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危害、预后以及坚持治疗的益处,保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减少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减少哮喘的病死率,使绝大多数哮喘患者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9]。

[1] 张 霞.小儿重症哮喘52例的护理[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33(4):427.

[2] 刘 越.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4):359.

[3] 黄绍良,陈述枚,何政贤.小儿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9.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2003年修订)[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

[5]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

[6] 王玉梅.布地奈德吸入剂与多索茶碱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68例[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24(3):297.

[7] 张朝勇,李玲梅.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26(4):397.

[8] 戴家熊.小儿哮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9.

[9]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24.

猜你喜欢
离院哮喘发作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糖尿病住院患者擅自离院现状及对策研究
“三步督察法” 全天候管好临时在外干警
早期强化健康教育对初诊糖尿病患者离院后的影响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夜间擅自离院患者需求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