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诗中的造境技巧

2011-08-15 00:45宋伟元
大家 2011年17期
关键词:造境互文荒原

宋伟元

(宋伟元: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诗歌创作。)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是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绘画的 “画中有诗”、音乐的“余音绕梁”、文学的“诗中有画”“象外之象”,等等。它是一种艺术境界,评介某一艺术作品的优劣,在于考查其境界的高低。因而,艺术创作最讲究的,便是意境的营造,也即造境。造境,即在举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诗歌的感染力更多的是依靠造境的方式体现出来[1]。

在创作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意境的营造呢?

一、常规的意象堆叠

这是最简单的造境方式。现代诗歌发展初期的作品往往是通过意象的堆叠和排铺来营造意境。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难度较小,无论是创作过程还是接受过程;缺点是功底较浅的初学者在运用过程中容易走进诗歌散文化的误区。

意象堆叠的操作方法,一般为依照散文或者其它文体的客观叙述顺序,将意象有意识、有选择地按照一定的布局思路进行排布,如情绪发生的高潮处详细,情绪发生前或者发生之初简略等,意象的变形很少,比喻、暗示、拟人等技巧用得很明显。这种造境过程,情绪的抒发主要体现在意象的定语位置上,因此修饰词应尽可能选择和情绪接近的词语,画面上应保持连续和完整,抒情上应保持主动,作者应占据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向读者展开画卷,并引导读者进入到抒情中去。

采用这种手法的诗歌有不少名篇,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抒情主体的突出和意象的变形

抒情主体,即在抒情过程中,处于发起者位置的存在,而抒情客体即在抒情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位置的存在。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我”的存在,即是抒情主体;而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康桥”的存在,即是抒情客体。抒情主体的突出,即在诗歌中,有一个清晰的抒情者的形象存在,他引领着你,进入作者脑海中的画面,而这画面(意境)由发生了变形的意象构成。

那什么是意象的变形呢?诗歌里的意象,往往具有双重属性,即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如“折柳寄别”。柳,物理属性是植物;它的心理属性则是不舍的感情、离别的愁绪,是挽留的象征。所谓意象的变形,就是通过对意象物理属性的削弱或者扭曲,来达到扩大或者深化心理属性的效果。

在突出抒情主体的基础上进行意象的变形,是一种高级的造境方式。前者可以抓住读者的思路和视线,并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后者则通过不同程度的变形,用意境的画面和场景给予读者感官上的冲击和心理上的暗示。

三、抒情主客体的集体隐退及两种意象属性的还原

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造境技巧。

抒情主客体的集体隐退有两层意思:首先,没有抒情主体。其次,抒情客体的大量出现导致主要抒情客体的退居幕后。

两种意象属性的还原,说的是两种情况:其一是无限放大意象物理属性的一个方面,令其与其需要承载的心理属性达成一致;其二是心理属性向物理属性的妥协,附着于鲜明的物理属性之上,通过联想和感官来进行传递。前者如海子的元素化写作,后者如保罗•策兰的词语破碎写作。

抒情主客体的隐退,首先造成抒情主体,也即“我”的形象的模糊和消失。这样做的好处是削弱了“我”的影响,读者可以不受作者主观情绪的影响,便于开展再创造;其次,抒情客体,也即主要情绪发生者的消隐,模糊了作者强烈的情绪导向,避免读者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受到作者的暗示而使想象空间受到削弱。抒情主客体的消隐,其作用是放大读者的想象空间,给读者思维以最大的自由。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容易导致个人化写作,使诗歌晦涩难懂。而意象属性的还原,则是针对这种危险做出的保障。

(一)海子的元素化写作。

海子的诗歌,尤其是后期诗歌,往往少不了已经元素化了的意象的参与,如《秋》:这首诗中,“王”“秋天”“鹰”都是属于元素化了的意象。“王”——自己,“秋天”——贫苦、悲伤、清冷的困境,“鹰”——冷酷、不理解不接受的人们。在这里,作者无限放大了三个元素的物理属性的一方面,如“王”放大了崇高和孤独,“秋天”放大了萧瑟和荒凉,“鹰”放大了强硬、冷酷和侵略性。在物理属性的引导下,我们便能解读其密码般赋予的心理属性。

(二)保罗•策兰的词语破碎写作。

词语破碎写作,是策兰后期逐渐热衷的写法,即无限强调意象的物理属性,保证其完整和鲜明,从而使意象承担的心理属性向物理性靠齐。也即词语首先是它的物理意义,其次从物理意义的排布和构建中寻找到其承载的心理特征。如《线太阳群》: “灰黑的荒原”“一棵树”“光之音调”,荒原就是荒原,孤独、荒凉;一颗树就是一颗树,在荒原上的一颗树,突兀地站立;音调就是音调,但被具象了,发着光,仿佛可以看见。我们再看其中被赋予了什么:灰黑的荒原——思想的荒漠,世界的被抛弃处;一颗树——孤独突兀的一颗树,在所有倒伏的树中央独自站立的坚持的一颗树;光之音调——荒原中的光之音调,可能是那线状的太阳,发着光,好像是那棵树的歌声,人类之外唯一坚持的歌唱。于是这首诗的密码就迎刃而解了。

模糊抒情主客体是为了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为了不让这想象空间过大过于朦胧,需要通过意象的属性意义来进行引导。所以,运用这一技巧,创作中意象的选择一定要鲜明,意象的物理心理意义要明确、容易捕捉,否则便会适得其反。

四、互文性造境

互文性,也被称为“文本间性”,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2]。它包括:(1)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的关系;(2)某一文本通过记忆、重复、修正,向其他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3]。艾略特的《荒原》,是诗歌互文性技巧成功运用的典范。

互文性技巧应用于诗歌,表现为某一文化体系(如神话)或其他种类文学作品中的代表性意象、人物等出现在诗作中,通过与诗作之间逻辑和阅读体验上的类比和联系,进行抒情或主题的阐释。互文性写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诗歌的意境范畴。如挪威诗人豪格的《烟缕》:

烟缕自那居住着

年青夫妇的林中的

烟囱上轻盈地浮升。

他们愉快地

把浓密的云杉

和坚硬的桦树

给予巨大的光力。

烟缕在守财奴所居之处

犹如纺锤而又纤细:

邪恶的时代

对上帝来说

不太适合。

你从未看见

你自己的烟缕

然而很多年我就像

该隐

坐在黑暗中。

这里的“该隐”就是一个互文。

该隐是圣经中的人物,是亚当与夏娃所生的两个儿子之一,他因为嫉妒弟弟亚伯而将其杀害,因此受上帝惩罚,成为吸血鬼,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甚至不能死去。在诗中,作者竟然自比为该隐,仅仅两个字,就把作者内心的孤独、惶恐、绝望和苦难都表达出来了。作者就像那个悲惨的该隐,独自一人坐在黑暗中,远离人世。如此的空虚和绝望,如果不是通过互文的手法,很难在如此短暂的瞬间爆发出来。

使用互文性技巧,需要注意的是,互文对象只是诗歌的一种附属和注解,而不能成为诗歌的主体。另外,一首诗中最好不要出现多个互文对象,否则会引起混乱和冲突。读者欣赏的是诗作而不是互文对象,所以在创作过程中要把握好度,以免本末倒置。

诗歌的造境技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完善与创新。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创作过程中,除应积极借鉴前人创作经验和技巧外,还应培养一颗诗性的心,注意捕捉生活的灵感;应注意时刻积累,勤于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1]百度百科. 造境 [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3187094.htm ,2010.

[2][法]朱丽娅•克里斯蒂娃. 符号学 [M]. 1969.

[3]马中红. 互文性:一个无限广阔的广告创意空间[J]. 中国广告,2006.

猜你喜欢
造境互文荒原
清初四僧绘画笔墨造境与情态表达探析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荒原童话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传统诗文中的互文
“深文”:为学生的探究能力奠基
互文与中学语文教学
无才勤补拙 造境意传神
说说“互文”